莫泊桑是19世纪后半叶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俄国契诃夫和美国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他一生创作了六部长篇小说、三百五十九篇中短篇小说及三部游记,是法国文学史上短篇小说创作数量最大、成就最高的作家。
莫泊桑短篇小说的主题被归纳为三个方面:
第一是讽刺虚荣心和拜金主义,如《项链》《我的叔叔于勒》;
第二是描写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赞颂其正直、淳朴、宽厚的品格,如《归来》;
第三是描写普法战争,反映法国人民爱国情绪,如《羊脂球》。
《项链》是讽刺那些极具虚荣心和追求上流阶层生活的小人物的命运的经典代表作之一,相信在所有读者心中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象。作品描写了一个没有身份地位的小职员的妻子卢瓦泽尔太太因为一场晚会而遭遇的灾难。
卢瓦泽尔太太是个自以为本应生而享有一切精美奢华之物的女人,她嫁的是教育部的一个小职员,生活平淡,安稳。但她不甘熬在清寒之家,在安逸中总在幻想奢侈的生活。她渴望自己魅力倾众,渴望能被女人们嫉妒,渴望能被男人们喜欢,走到哪儿都有人追求。
终于一个出头露面的大好机会来临,他的丈夫带回了教育部长邀请他们参加在教育部大楼举办的晚会。为了能够参加这个晚会,他的丈夫忍痛拿出刚攒够的的四百法郎,让她买了能够穿得出去的衣服,她又从朋友处借来了一串漂亮的项链。
卢瓦泽尔夫妇如愿参加了晚会,卢瓦泽尔太太也出尽风头,她的美貌使她大获成功,她快活得上了天。
当她回到家时,发现项链不见了,在反复寻找无果后,灾难降临了。他们倾尽所有、东借西借,花了三万六千法郎买了和朋友一模一样的项链还给了朋友。以后的十年,他们过着穷人的苦日子,一个子儿一个子儿的攒钱还债,终于还清全部的债务,同时也把自己变成了一个穷人家的老婆子。当她在街上转悠的时候,不其然的遇到了当年给她借项链的好朋友。也许已如释重负,她把丢项链、还项链的经过告诉了好朋友,好朋友却吃惊地告诉她:她自己的项链是假的,顶多值五百法郎。
故事产生的背景是19世纪80年代的法国,当时的社会,大资产阶级当权,政府中贪污风行,社会上道德沦丧,资产阶级骄奢淫逸的糜烂生活和惟利是图的道德观念影响到整个社会,贪图享乐、追求虚荣,成为一种恶劣的社会风气。而小资产阶级更免不了想要摆脱自己的普通处境、跻身于上流行列的强烈愿望。卢瓦泽尔夫妇正是这一时代的小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他们不甘安稳和普通,幻想通过某个机会就能实现跻身上流。现实往往是残酷的,就像卢瓦泽尔夫妇的遭遇一样,不但没有实现所愿,反而跌的更惨。
01、虚荣心从来不会成就未来,脚踏实地才能改变命运
卢瓦泽尔太太对生活中的每一处都充满幻想,幻想安静的会客厅、四壁挂着东方式帷幔、高脚青铜烛台光芒冶艳,家具精致美观、有香气妖娆、情调婀娜的小厅、有丰盛的大餐、身边有爱慕她的名流逸士等等,可见她对奢靡生活方式的向往有多么强烈,以至于和富有的女性朋友见面,都会刺激的她一连哭上好几天。
莫泊桑给卢瓦泽尔太太制造了一个机会。他让她的丈夫带回了一个高级别晚会的请柬,卢瓦泽尔太太却表现的很冷淡。因为她既没有漂亮的衣服,也没有像样的首饰,她一定不会以现有的状态去参加晚会。所以她并不积极。这时,卢瓦泽尔先生表现出了十足的慷慨,拿出刚攒的四百法郎,支持太太参加这场晚会。因为他觉得“这是个机会,能在那里见到官场上的大人物呢。”那么,卢瓦泽尔先生所谓的机会是什么?显然不是他自己,而是她的太太。他想借由太太而获得自己的机会。所以,后面的悲剧结局并不单是太太的虚荣心造成的,起决定作用的是卢瓦泽尔先生。他不仅争取到了请柬,也一步一步调动起了太太的热情,推着太太成功走向了晚会。
当大获全胜的喜悦遭遇瞬间的巨大灾难,它告诉人们,那些带着光环的诱惑,不过是个陷阱,它让你在深陷泥潭的时候看清生活的本来面目。
莫泊桑没有把卢瓦泽尔太太塑造成一个袖手旁观的灾难制造者,而是灾难的清除者,灾难不仅没有打垮这个原本幻想多于实际的女人,反而激发出了她面对灾难的坚强品质。她立刻过起了穷人的生活,辞退了佣人,租住了廉价的小房子,穷人家的妇人一样买菜、做饭、攒钱,亲自操持生活。她和丈夫一起全清了全部债务,可以在街上转悠,可以坦然地面对朋友。至此,卢瓦泽尔太太可以心安理得的开始新生活了。
卢瓦泽尔夫妇的遭遇告诉我们,虚荣心从来不会成就未来,脚踏实地才能改变命运。
人是环境的产物,也是社会的产物。今天的社会,人们摆脱了贫穷,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科技带来了大量的休闲时间,精神空虚的人转向追求奢靡的生活,追求刺激,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盛行。当今的卢瓦泽尔太太已不是个例,而是普遍现象。比如婚嫁,女孩子一要高昂的彩礼,二要现成的城市住房,三要有车,把感情全部兑换成了金钱。就有这么一个例子,男孩子是个修车工,经过奋斗,自己开了修车行。日子过好了,老婆却变了,不好好带孩子,成天逛街,买名牌服装、名牌包包,不久就把挣的钱花光,男孩子没有流动资金,生意因此收到了严重的影响,婚姻也出现了危机。
所以,《项链》在今天读来并不过时,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是对追求享乐、过度虚荣的人们的一个警告。
02 在有限的时空,展现无限精彩。
以前,提到《项链》这个短篇小说,我就会想到那个可怜的女人马蒂尔德。可是为什么几十年以后还会记得这个人物,却从来没有思考过。经过一年多训练营的学习,懂得了如何去阅读和思考。现在重读这篇小说,才明白了它的精彩在哪里,那就是大惊喜、大悲伤、大反转构成跌宕起伏的情节曲线。
一开始,莫泊桑给读者推出了一个美丽动人、自视甚高、不甘自己的生活现状、幻想过上上流社会生活的小职员的太太闷闷不乐、伤心流泪的形象,然后,笔锋一转,出头露面的机会来了——一个难得的晚会邀请函。为此,她买了新衣服、借了项链,自信的参加了晚会,而且大获成功。她的美貌盖过了现场所有的女友,所有男人都盯着她看,教育部长都注意到了她,在巨大的荣耀面前,她飞了起来。
当喜悦之情达到高峰时,接着,灾难降临,她借的漂亮项链丢了。为归还项链她的丈夫拿出了全部家底,还背上了许多的债务。他们用了十年的时间、省吃俭用的还清了全部债务。正当一身轻松,可以在街上散步时,一个出乎意料的结果却呈现在女主面前:一个假项链让她背负了巨大的债务,消耗了十年的青春。在巨大的打击面前,女主将会是什么样的结局?到此,戛然而止,结局,留给读者去想象。
这就是情节设计上的精彩之处。而在细节上,虚实有度,层层递进,从容不迫。
1)、为参加晚会所做的努力详写。面对请柬,面对可以见到大人物的机会,卢瓦泽尔太太却没有参加晚会的衣服,而购买新衣所需的钱刚好是先生才攒到的钱。衣服买好了,却没有可戴的首饰,怎么办?钱已经花光了,只好去向朋友借。对于一个小职员,参加晚会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为后面偿还债务的不易做了铺垫。
2)、寻找丢失的项链和寻找同样的项链的过程、还债的过程也是详写。为参加晚会,他们已经花光了钱。不断的去寻找项链才是他们内心的窘迫,给朋友归还一模一样的项链也符合一个虚荣者的心理。而小职员的微薄收入也决定了他们漫长的还债历程。这些详实的描写,让结局的反转达到高潮。
03、项链的寓意、开放式结局
项链意指那些外表耀眼的诱惑,往往都是虚假的陷阱。生活中存在各种各样的诱惑,它们往往披着光鲜的外衣。人们的欲望也是多种多样的,虚荣、拜金、贪婪往往使人失去理智,也就容易走上骗局、陷阱。
对于极度虚荣、不切实际、满怀幻想的人,莫泊桑是够狠辣的。当我们以为卢瓦泽尔太太的改变是一种同情的时候,他却给了一个绝决的结局。他是要让卢瓦泽尔太太经受更大的打击一蹶不振呢?还是要让卢瓦泽尔太太彻底成为一个生活的强者?我们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