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游戏

年过四十,突然回想起我们儿时的游戏,那时候物质生活匮乏,我们也没什么玩具,都玩儿啥呢?

藏老猫收儿,就是捉迷藏。尤其是在秋收的时候,麦秆儿堆的有两三米高,一眼望不到边的打麦场,就是我们活动的乐园。一队人藏,一队人找,攀爬到麦堆顶上,钻到麦堆里面,弄的灰头土脸,累的满头大汗,我们却是这么的高兴。在活动中,我们锻炼了体魄,学会了如何利用现有条件进行伪装,还锻炼了观察蛛丝马迹进行寻找的能力。

跳绳,两个人撑起皮筋儿,其他人按规定动作来做,随着游戏的推进,皮筋儿的高度越来越高,我们完成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在这个游戏中,我们不断的挑战自己,一天一天在不知不觉中锻炼着平衡平衡能力,锻炼着弹跳能力。

玩儿玻璃球,是男孩子们的挚爱。随便找个土坡儿,挖个洞,看谁能最早把玻璃球弹进洞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研究用多大的力,要思考与其他球儿碰撞之后的运动轨迹,还要时不时给对方制造点困难。

滚铁环,一根钢筋,弯成一个圈,里面再用铁丝用电焊点住,用另一根铁丝做个“把儿”,就成了一个随身携带的玩具,男孩子都将它当成是哪吒的风火轮了。于是,我们推着铁环满村里跑,现在我们用微信记录自己一天走的路,上去一万步自己就满足了,上去两三万步,那肯定是有意锻炼的同志了,可当时我们推着铁环,一个上午跑个两三万步,那也是不在话下的。

还有砸沙包,找几个破布片儿,缝成一个正方体,里面装上一点儿粮食,然后封住口,就做成了一个完美的沙包儿。男孩子女孩子都可以参与,不用限制人数。有砸人的,有躲避的,这个游戏让我们步伐迅速,躲闪及时。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我们终于迎来了新的玩具——电子游戏机!从此无数的青少年脱离了体力玩具,从体力玩乐变成了脑力玩乐!

《魂斗罗》让我们眼睛一直盯着屏幕,精神高度紧张,一上午的时间一动不动,闯过一关又一关。

《魔兽世界》让青少年们迷恋上网络世界,可以在网上交友,甚至结婚,还有很多人都忘记了自己学业。

《吃鸡》让青少年们整日忙碌在厮杀之中。

从此,学生们的体质开始下降,视力开始下降,连智力也开始下降。我们开始注意到,一个二十分钟的升旗仪式,便会让好多同学晕倒在操场上,一个大幅度的动作,就会让某某同学拉伤经骨,同学之间一个小小的撞击就会让骨头断裂。

我羡慕小时候的玩具和娱乐项目,只可惜,现在的中小学生都没有经历过,也许再也没有机会去经历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儿时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