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朋友邀请同游石公山,因事未能成行,后来去明月湾古村时也经过,因已太晚,也未能游览。此次终于如愿。
石公山,既是山,也是一座三面环水的半岛,几乎是山即是岛,岛即是山。它位于太湖中的西山岛东南端,可谓是岛中有岛。
山上树木郁郁葱葱,山下太湖水波荡漾,石公山宛如一只青螺或者一块碧玉浮于水中。
石公山得名于山前一块状似老翁的石头,已经不复存在,只留石公之名。一起消失的还有对面一块石婆石。
石公山不高,不到50米,在苏州 ,山都很“秀气”,不能苛求有多高。这个高度也比较适合老年人或者我这等身体不是很强壮的人玩耍。
著名景点有海灯法师修行十年的石公寺、练武用的梅花桩,可以观赏日月双照的览曦亭,赏月佳地明月坡,方便远眺太湖的联云亭,对瘦子极为友好的一线天,等等。
移步换景,我们一个个去看。
进入大门后,面前就是绿树覆盖的石公山,往右上山可以从桔香亭开始游览,往左去则接近出口,但因为要去石公寺旁边的卫生间,我还是选择了往左。
首先看到的景点是呈现花冠状的花冠石,看过水浒传的都知道花石纲,苏州是饱受其害的重灾区之一,此处是花石纲遗址之一。
石公寺不大,甚至可以说是极小,但依然殿宇宏伟,而且有自己的特色:禅武合一。寺里有练习梅花拳的梅花桩,海灯法师曾在寺里做过十年主持,梅花桩是其练武之用。网上还有和尚在桩上面练武的照片,我来的不巧,没有看到走桩的精彩场景。
寺后有海灯法师灵骨塔。
海灯法师在时受迫害离开,不然很可能一直在这个风景秀丽的地方生活下去,与周围居民相处融洽,其乐融融,这样也许不会有日后的盛名,但也不会有后来的巨大争议,幸与不幸,很难说清。
寺外是名叫荷花池的小湖泊,绿树环绕,与不远处的太湖形成湖中有湖的格局。
穿过石径,来到太湖边,柳枝拂水,水波动荡,远处水天一色,岛屿似在水中漂浮,再远处是绵延的天目山余脉。偶尔也有摩托艇风驰电掣而过,浪花飞溅。
石公寺往前走,看到一大片灰色的较平缓山坡,就是明月坡。想象一下古代文人雅士在此聚会赏月的场面:天上明月高悬,太湖涛声阵阵,山上树叶沙沙作响,推杯换盏,吟诗作对,高谈阔论,何等惬意。
相传吴王夫差和西施也常来此赏月。我感觉夫差大王是真闲,经常到处游玩。
明月坡沿石阶往上,穿过一个小亭子,就到了山上,绿树掩映,绿草如茵,无比清凉,实乃避暑胜地。
览曦亭是国内四大赏月胜地,也是观赏日月同照奇景的地方,不过石公山晚上不开放,日月双照也罢,前面的明月坡赏月也罢,对普通游人来说,基本只能空想了。然而临亭远眺,是一个不错的赏湖佳地。
云梯耸立,攀爬不易,当然是禁止攀爬的。
夕阳余晖可以透入的夕光洞。
眺望太湖最好的地方莫过于联云亭。波光云影,一览无余,远看岛外有岛,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下面的明月坡也历历在目。
不远处是一线天。一线天在很多景点都有,天平山更多,分为一线天二线天三线天,而石公山的一线天格外狭窄,微胖都不易通过。禁止往下走,只能往上爬。共有五十三阶,意为“五十三参,参参见佛。”
一线天下是移影桥,建筑得极为巧妙,如半月跨过两岸。桥下可以通到水榭,可惜现在不让过,无法去水榭凭栏临风,体验超然物外之感。
节烈祠没怎么细看。断山亭、来鹤亭、邀月阁爬上去瞧了瞧,无多大特色,乘凉不错。来鹤亭有点“仙鹤一去不复返,此地空余来鹤亭”的意味。
海灯法师陈列馆闭馆了,没能进去看。
顺治皇帝墨宝“御墨碑”,看看“敬佛”二字书法如何?
又见梅花桩。
原来为接待女客的浮玉北堂。
归云洞。
很有古代特色的月亮门。出了月亮门,再走走就是桔香亭了,没注意周围有没有橘树。
还有一个花冠洞,没有找到,也不是很紧要,待下次再去吧。
我倒很想晚上住下,欣赏一下夜晚的美景,可惜没有时间。
快线11路公交可到,从木渎过去,一个多小时。附近有民宿可住,囊中充实的可找饭馆品尝太湖三白等特色菜肴,景点物价自然有点贵,不过还好, 苏州景点很少听说天价宰客的。
如果还有时间,可以再去欣赏明月湾古村, 离石公山步行大概半小时左右,下午4点半关门。4点半后在旁边可以进去,只是一些闭馆的景点是看不到了。
附其他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