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

文/梁先森  图/网络

中国的假期不多,但是节日不少,主要是跟风的节日让人受不了,完全没有大国的气象和自信。但是对于父亲节这样的“念”亲恩的节日,我还是持赞成和支持态度的,也有些字想写写,尽管关于父亲的文字也写了不少,现在再补上一些吧。

父亲出生在新中国建国初期,现在已70出头,不过跟我很多同龄人的父亲相比,他还不算太老。在那个比较特殊的年代,无论是搞生产、生活、选干甚至读书都讲成分,父亲的哥哥,也就是我的伯父成分不好,所以我父亲并没得读什么书,连小学都没毕业。

但是父亲头脑灵活,手脚麻利,学东西很快上手,除了“出身不好”,思想上也算得上是进步青年。所以后来有一次选干,他被定为最佳人选(之一)。但是关键时刻有一何姓干部跳出来说我父亲成分不好,大家也怕犯错误,就另选其他人了。

于是同村的一位叔叔就被选到区建筑工程公司去任职,后来又从国企跳槽开了公司,现在自己做了老板。现在叔叔见到我们还常常提起这件事情,说他的人生原本是属于我父亲的。尽管我们不以为然,但是听到这也难免有些唏嘘。确实那个特殊的年代毁了多少大好青年。

后来,村里要成立一个电影队,父亲也被确定为人选之一。这次很幸运,他没有落选。那时农村里的文化活动并不多,而电影几乎就成为奢侈品了。村里只要有电影看,就象过节一样,十里八乡的三姑六婶都拖儿带女拿着小板凳去了,干农活的大叔还来不及放下铁锹,满裤泥巴地赶到现场了,把银幕的四面八方都围得水泄不通……

作为电影放映员的父亲,自然也就成为姑娘处对象的大热门,所以很快,父亲就和母亲结婚了,不久就生下了我们。

再后来,县里要每个乡镇选人去学开拖拉机,为社会主义大生产做服务。那个时候能当上个拖拉机手,可就更光荣了。这次,父亲又被选去学开拖拉机,最终成为了一个令人羡慕的拖拉机手。

可以说,除了读书,那个年代最“拉风”的事情,我父亲几乎都逮上了。他也成为了那个年代十里八乡都有名的青年“楷模”,有过我们这一辈无法比拟的荣光。

从我能记忆时起,父亲就已经被选到县里的运输公司开大货车了。父亲在城里“吃国家工资”,那时在村里可是件稀罕事,尽管我们大部分时间还是生活在村里(母亲务农),但我小时候就觉得自己跟别的孩子有优越感(看来谁都曾经犯过这样的怪毛病)。

可以说,父亲是那个时代的潮儿。改革开放后,他又跟随了当时的潮流,停薪留职下了海,和朋友一起买了辆货车走南闯北。

那时候的父亲年轻力壮,意气风发,有种天不怕地不怕的男子汉气概。他开车到过冰天雪地的漠河,也接近过中国太阳最后降落的木吉,还爬上过风雪交加的唐古拉山口,是我小时候心目中最勇敢的人。

全国几乎所有的省份,父亲都能随口而出。他哪里都熟,什么都懂,在我眼里,他甚至就是大半张中国地图和大半部中国历史。后来父亲又把货车卖了,和几个好朋友一起买了客车走长途,那时候在县里可是第一拨私营的省际长途客车。直到现在县里做得多大的运输企业老板,提起我父亲的名字他们都敬几分,因为父亲是这行的老前辈,有过那个时代的荣光。

由于父亲的勇闯能干,那时的日子过得也算不错。尽管有四个孩子读书(父亲出去见过世面,说无论如何都要送仔女读书,除非他们自己不争气),但父亲还是第一个在村里建起了楼房,又几乎是第一个在城里建起房子……

说起自己的四个儿女,父亲对我的期待最大。

“儿子呀,考到北方去,到时我亲自送你去上学!”父亲常常跟我说这样的话。而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的我当然也认为不在话下,不出意外的话,随便考个重点大学都没有问题。

可最后还是出意外了,我最后考取的只是区内的院校。父亲没说什么,但是显然是有些失望。毕业后,还是父亲托熟人走了关系才找到这份在外人看来还算不错的工作。

总之,在我毕业参加工作之前,父亲的头顶上是一直戴着光环的,他有大半辈子属于他的荣光。然而,到我们参加工作后,他的光环逐渐暗淡下去了,这也许也是他始料未及的。

也许是父亲觉得我们都长大了,也工作了,他辛苦了大半辈子了,也该歇歇了,所以也有逐渐退隐“江湖”的想法。

父亲先是不再跑长途客车了,凭自己多年的经验和威望,先转行做了帮别人“提车”的“幕后”工作。县里前几批直达快班和豪华客车都是委托父亲去开回来的,桂林大宇、扬州亚星、丹东客车,那段时间在路上走的新款客车,大多都跟父亲有关。

这样一来,父亲也觉得自己的门路广了,便又转行做了客车零配件的生意。刚开始生意还不错,但是后来生意不断被实力雄厚的国企和一批后起之秀抢走了,再加上父亲早就萌生了退意,也不太用心去打理了,仓库里积压了大量存货,生意算是失败了。

接着父亲还因为交友不慎,惹上了经济官司,后来是遭贼,再接着……

接连不断的麻烦事让父亲债务缠身,身心疲惫,他不想再继续做下去了,他认为,该他的儿女们登上“历史舞台”了。

不过此时,父亲也才刚40来岁,还不到50岁,正是别人大干事业,积累财富的关键年龄。可是,父亲真的要全身而退了,也许他真的累了。他跟别人说他的儿女长大了,他不用再辛苦了。

所以当后来我们经济上遇到什么问题,都时不时会说父亲当年当了生意战场上的逃兵。如果再咬咬牙挺下去,那么好的基础,那么多的经验,到现在肯定是发达了。看看当年还当他学徒的那些人,差不多个个都富得流油了。

但是现实是不能总说如果的。由于躲债,我家也被迫从城里搬回村里。阔别村子多年,我家的旧楼房已被四面八方的新楼房所包围,使它几乎透不过气来。

不过见过世面,有过荣光的父亲倒也很快坦然下来,他没有觉得自己是失败的。他认为他好好的培养了儿女,现在儿女长大了,可以延续他的荣光,擦亮他的光环。他说话的语气里就常常有这样的期许。

可是现实的情况是,我们都在体制内上班,无论你多么勤奋干活,多么追求进步,哪怕像我做到了所谓的中层领导,也根本斗不过高企的房价和物价。你多少年的努力拼搏,轻易就被这赤裸裸的经济问题一个指头扳倒了。

而偏偏作为儿女的我们都是笨手笨脚的,只知道一味的埋头苦干,越穷越忙,越忙越穷,沦为了十足的穷忙族。房自己买不起,钱是东挪西借的,车自己买不起,钱也是东拼西凑的。

为了躲债,父亲到过广东一段时间,因为年纪和脾气等问题,工作干不下去,又不得不回到村里。尽管他的儿女们因生活所迫,对现实多有怨言,但父亲还是不愿低下他曾经高昂的头。他还总认为自己的孩子很有出息,可以继续他的荣光,擦亮他的光环。

可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的生活还是没有多大的改变,甚至比村里一些早早辍学去打工的人还等而下之。虽然父亲嘴上还总是说他儿女的好,但经过这么些年,他心里确实是有了不小的变化,明显苍老了许多,平常爱说笑甚至还有点爱吹牛的他也逐渐变得沉默寡言了。

这些年,曾经风光无限的父亲就一直赋闲在家里。看到母亲整天的辛劳他也想帮上点忙,可十指不曾粘土、五谷也分不清的他一下地就让村里的三姑六婶笑得前俯后仰。动两动歇三歇,气喘吁吁,动作笨拙,怎不让人取笑。

以前父亲算不上威风八面,但也还算是光彩照人,现在回到村里竟被大伙笑话起来了,这种深埋于心的失落感也许是我们难以体会得到的。尽管母亲也时常责怪他笨手笨脚的,但她到底知道父亲拉不下这个面子,便不再让他下地干活了。

于是父亲便又想到外面去揽点活干,干他熟悉的老本行已经不行了,因为他的驾驶证由于种种原因已被取消了(后面再说),再加上年龄和脾气的问题,他怎么也找不到一份合适他做的工作来……

最后舅舅在首府帮父亲找了份工,说是帮别人看管工地。那天他取道经过我这里,但我下乡没能和他碰上面。我从乡下赶回来的时候,他已等不及,自个搭车走了。那夜后半夜,风雨大作,我在瑟瑟中被冻醒,关上窗户再躺下,却怎么也合不上眼了。说真的,我很心疼他,怕他被冻着了。

次日清晨我便打通了父亲的电话,叫他立即回来,来跟我一起住,不要再去看什么工地了吧。可父亲说:“没事的,工作很轻松,每天三班倒,一班两个人呢!”,他坚持着。

我觉得父亲的语气倒也有几分轻松,悬着的心也暂时放了下来,既然已经去了,那就让他先干着吧,他本来就是个精明的人,别人该不会欺负他的。

半个月后的一个深夜,我接到在首府工作的堂弟打来的电话“哥,给你爸多点关怀好不好?现在他身体好像大不如前了,吃不下饭,又失眠的,他奔波了大半辈子,你们做子女也应该让他歇一歇了。再说了,这里的工地很复杂,有些家伙监守自盗,失窃了又要照额赔的,到时这责任谁来负呀……”

堂弟的一番话让我无地自容。第二天,我便打电话给父亲,让他不要再干了,让他马上就回来,跟我到医院去检查身体。

“嗯!等干完这个月再说吧!”,父亲仍然坚持着。“那说好,这个月结束后就必须得下来!”“好的!”

月底,父亲打电话给我,说他已经回到老家了,请我放心,病就暂时用不着看了,没多大问题的。由于工作实在太忙,我竟也把带父亲去检查身体的想法搁置了,是堂弟的一个电话又才让我想起来,于是才嘱咐他,这次非下来看病不可!

亲下来了,他木然地坐在沙发上,头发稀稀疏疏,皱纹沟沟壑壑,我惊讶父亲好像突然间苍老了很多。他也不太爱说话了,问一句答一句的。

幸亏检查结果还算乐观,是一些老年常见病,医生开了点药顺便叮嘱了几句注意保养之类的。

“看,我说吧,没问题的,白白浪费钱!”“爸,检查了就放心了!”父亲不说话了,低头不语,象是在思考着什么,吃过晚饭他便执意次日便回老家去了。

考虑到我们工作也繁忙,都没有时间陪他老人家,与其让他自己闷在房里,倒还不如让他先回老家去罢。

看到父亲的鞋子裂开了口子,全身衣服皱巴巴的,晚上我便抽空和他去买了一双皮鞋和一套衣服。

这时我才想起原来这是我第一次给他老人家买衣服,而以前都是他自己买的,可我竟忘记了,以前那是他自己能赚大钱,而现在的父亲已经不是以前那个走南闯北、风光无限的父亲了……

而就在当天晚上,我竟然出了一起交通意外,等我凌晨4时从医院回来,父亲还呆呆地坐在客厅里,眉头紧锁。

“人没事吧?!”“估计不是很严重,不过双方的车都严重撞坏了!”“有保险不?!”“有保险!”

父亲沉默了片刻,“人没事就好了,没事就好!”“对,没事的,快睡吧,爸!”“嗯!”

父亲转身进房去了,看着他佝偻的单薄的背影,我感觉几分陌生,还有心酸。

是的,父亲已经不是以前的那个顶天立地的父亲了。现在他除了能安慰两句,已经无能为力了,而我终于也知道,我应该长大了,应该懂事了!

尽管没能帮上什么忙,但第二天父亲终究没有走,等到我的事情处理得差不多了才提出要回去。他走的那天刚好是父亲节,但我有工作任务,所以父亲执意不要我送去车站,最后我只好找了辆三轮车交代好司机把父亲送到火车东站去。

“凡事小心点!”,父亲压着隆隆的三轮车声叮嘱着我,三轮车载着父亲、载着他的不安摇摇晃晃地走远了……

后来,留在村里生活的小弟结婚了,先后生了一个聪明伶俐的孙女和一个活蹦乱跳的孙子。父亲要看管他们,也享享天伦之乐,便很少到我这里来了。

后来妹妹来到我工作的城市做点小生意,在她的努力下,全家人的生活状况有了改善。她还把母亲接了出来一起住,顺便帮她照顾小孩。小弟和弟媳去广东打工,就剩父亲在村里看管两个留守儿童了。而我就时不时回去看他一下,给他带点烟,再塞给几百块什么的。

有一次我回老家办事,顺便带母亲和外甥女一起回村里。父亲很高兴地骑车要去买菜给朋友吃,由于村里路况不好,快速行驶的摩托车轮子一打滑,重重摔了下来。父亲的左胸腔瞬间像被刺刀扎进去一样,剧痛难忍,昏死了半分多钟,才艰难爬了起来。当时发现左边身几乎不能动弹了。

事故发生的时候,我正在县城约别人吃饭。所以当父亲气喘吁吁的打电话给我时,我也走不了,只好叫姐姐他们到村里把他接出来,到县人民医院救治。我这边完事后才赶过医院,此前叫同学介绍了一个医生帮看,初步诊断说手骨没有断。但是胸骨和肺部有没有问题,还得拍片才知道。

我到医院的时候姐姐和姐夫正陪着父亲在等待拍片,父亲手臂上都是干了的血迹。看到他伤痕累累的样子,我鼻头一酸,心疼地问:“伤得很重吧,怎么流了那么多血?”

父亲说:“流血的地方只是皮外伤,现在最怕的还是内伤!用力呼吸,或稍微动一下,左胸的位置就锥心的疼。”

这时,同村的小武从外面赶回来了,他刚好是心胸外科的主治医师。他说他当晚不当班,刚刚出去吃饭了,接到电话后就赶了回来。

我握着小武的手说:“真是麻烦你了!”就像在乞求一位陌生的医生,客气得有点让人受不了。毕竟当年跟在我屁股后面踢球玩耍的小孩,现在已经长大了,成为了救死扶伤的主治医师。

不过小武倒没有那么见外,还像当年那样七哥长七哥短的叫。在他的协调下,拍片顺利完成了。

“断了四根肋骨和一根肩胛骨。肺部有点积液。”小武坐在电脑屏幕前,拖动着鼠标跟我说。

“那么严重呀,有生命危险不,那要不要做手术?”“嗯,年纪那么大了,手术就不做了。目前来说,也没多大危险,就是疼呗。住几天院,打止痛针和消炎针,等没那么疼了就回村里找草药敷,让断骨慢慢愈合吧!”

老人家遭受如此重创,就算是我们身强力壮的年轻小伙都快死半截了,何况他这副风烛残年的老骨。

等办好入院手术,已经快到零时了。姐姐他们先安顿好父亲,我则回村里给他拿换洗的衣服什么的。我打算晚上就在医院陪他,好歹有个照应。

可等我回到医院的时候,父亲却说,他这边已经安顿好了,他睡着了就好了。没必要留下来,再说了,这不是有医生护士嘛,有什么摁个铃就行了。

我竟然相信了父亲的话,或者从很大程度上说,是我的自私心战胜了我的孝心。因为我确实不喜欢在医院里多呆半刻,我不喜欢那里惨白惨白的色调和浓浓的药水味。所以,我交代了几句,就离开了医院,回我姐家里呼呼大睡了。

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现在才第一天,就应验了这句话。第二天我买了早餐拿去给父亲吃,他说他想吃粉,我便打包粉给他,可等到下午我去和他告别,看到粉也没多吃几口。姐姐中午送去的粥他也没吃什么。估计是疼痛难忍,没有胃口吃吧。

尽管看到父亲的状况并不好,但是我的自私心又出来作祟了,他劝我回市里上班了,说他这里每天打针吃药,会一天天好起来的,没什么大事的,再说这里有姐姐姐夫他们呢。我找小武说了几句拜托的话,又再次自私地离开了正需要人照顾的、还在病痛中的父亲,赶回了市里上班。

从父亲摔伤的这件事情,我又想起曾经引起众多网友热议的那条微博:假如你病倒了或者猝死了,你服务的单位会第一时间找到人替代你,一切如常运作,你没想象得那么重要;而你的家人、爱人的天都会塌下来。所以再别秉持神马家人生病不回家、父母死了不奔丧、老婆分娩不去陪而“坚守岗位”的变态价值观了。适度工作,多陪家人,爱惜自己!

端午节的时候,我和妹妹、姐姐一起到医院帮父亲办理出院手续,接他回家,妹妹还给了他一笔钱,交代他好好养伤,老人家欣慰了许多。

这些年来,为了所谓的工作,忽略了生活、身体、健康,甚至淡化了亲情、友情、爱情。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如机器一样运行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没了青春,没了当下,也没了未来,个人的生活失去了原本该有的颜色。

不过埋怨归埋怨,尽管我们没能像父亲所期待的那样,延续他的荣光,擦亮他的光环,但是,我们都能认认真真干事,堂堂正正的做人,没让他老人家费心和丢脸。并且也在自己和亲朋好友的努力下,平息了父亲的债务风波。

经济上的暂时困难,其实看开了,根本就算不了什么。我们还没到揭不开锅的地步,不是么。只是没有别人那么能“搞钱”罢了。

现在我们的条件都逐渐好转了,我也成为了两个孩子的父亲。父亲时不时来跟我们生活一段时间,帮带带孙子。在城里觉得闷了,就回村里住几天。来来回回,回回来来,只要他自己喜欢就行。

人生都会有多多少少的遗憾,有些遗憾,想想就过去了,而“子欲养而亲不待”是人生无法弥补的巨大遗憾,我们已经亏欠了父亲那么多,趁现在他还不是太老,趁他的身体还算硬朗,多点关心他,照顾好他。

PS:为人父应该时时思考的一个问题:作为一位父亲,你真的尽力了吗?

遇到问题,一味地自责和后悔毫无用处,最关键是要知道从事中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从而避免再次掉坑和吃亏。自从为了人父后,我思考得更多了。

前面我说的,我的父亲,在50岁不到,身体还足够硬朗的时候,便主动退居“二线”了。父亲觉得自己养育了几个孩子,而且都陆续读书毕业,自己的任务也就完成了。

父亲有这种“隐退”的想法也没有任何毛病,他20岁左右就走南闯北,没日没夜地辛劳,体验到生活的艰难,也见证了太多的生死。对于一个农村的家庭,父亲能毫无怨言地送完几个孩子读书,那已经是非常了不起了。

父亲“退隐”后没给我们留下什么积蓄,多年积累下来的资源和人脉也都浪费掉了。平时没遇到什么大事确实没什么,但一遇到买房、购车之类的大事,我们只能靠自己,所以得比那些家庭条件好的人,就要多努力很多年。

作为儿女,我们不能有啃老的思想,但是,如果能在孩子独力支撑危局,独自面对社会险恶的时候,作为父亲的一辈能捎带一把,他们的人生自然会顺畅很多,豁然开朗很多,这样孩子这一辈就可以有更多的精力和实力做更多的事情。

有种言论说,一位农民工要过上如同城里人同等的生活,得比别人多努力一辈子。也许说得有点武断,但也说明了父辈祖辈积累的重要性。都说三代才能培养出一个贵族,说的也是一样的道理。

但是请谨记,我们做儿女的永远都没有资格去苛责父母。只是已为人父人母的我们要认识到,从我们这一代开始,就要拼尽全力去做好别人的父母。

我们不要在本该奋斗的时候就选择安逸,不要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就不思进取,因为你年轻时对自己和家庭欠下的债,总得要你未来的孩子来偿还。

如果你自己不足够努力,你的孩子不是输在自己的起跑线上,而是在他父亲应该跑好的那一段就已经先落下来了。

我们要做一位有责任有担当有远见的父亲,拼尽全力去奋斗,是对自己的现在负责,更是对孩子的未来负责。

你可能感兴趣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