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跑步锻炼灵魂》随笔

这是亚德哈罗南德·芬恩继《跑出肯尼亚》后第二本探寻长跑民族秘密的书。作者在日本生活半年,采访了许多运动员和教练,跟着民间俱乐部、大学驿传队、企业队一起训练,还参加了几次当地的赛事,试图探寻日本在既没有东非民族得天独厚的生理条件,又没有高海拔生活优势的前提下,是如何成为一个长跑大国的秘密。书中总结了几条:重视跑步运动、崇尚健康饮食、有完善的阶梯式人才培养体系,这几个方面和肯尼亚如出一辙。与肯尼亚从20世纪末才在世界长跑界崭露头角并称霸至今不同,日本靠着上百年历史的驿传传统和跑步文化,一直在长跑界占有重要席位。除了长处,作者也用了不少篇幅批判了限制日本培养顶尖运动员的因素。比如日本人崇尚吃苦和奉献的武士道精神,训练队伍存在严格的等级制,这让日本的长跑训练方式过于追求“量”而忽视“质”,训练内容缺乏个性化,大多数优秀跑者不仅体会不到跑步的乐趣,还过早承受了巨大压力,过早耗尽了青少年的潜力和兴趣。另外,日本因为高度城市化,很少有土路,跑者都习惯在混泥土硬路面训练,容易积累伤病。结果是,日本跑者大多到二十多岁时,不是饱受伤病,就是一加入企业队就失去了奋斗动力,在顶尖运动员层面跟东非国家始终存在差距。

日本与肯尼亚人跑步的风格大相径庭。日本人大多步幅小步频快,严格按照预先计划好的配速,训练唯教练是从,连民间跑团都有严格的等级制,最好的品质是团结和刻苦;而肯尼亚人步幅大,跑步不看表,配速几乎按照自我感觉,在比赛中一个不小心就疯狂加速,和教练共同制定训练计划,不仅知道为什么要这样练,还能在不舒服的时候自作主张减少跑量甚至停跑,大多性格开朗且爱说大话,以赚取奖金回馈家乡为最高荣誉。日系跑者有着浓浓的工业社会气质,等级森严、执行到位,以团体的胜利为目的,因此民众跑步基础扎实,大学生驿传比赛的商业化程度不比NBA和欧洲几大足球联赛差。如果世界大学生比赛不限制参赛人数,估计在长跑项目上其他所有国家加起来,在参赛人数上也未必能比过日本。然而,冠亚军之争鲜少出现日本选手,工业体系并不能保证培养出顶尖运动员。从这个角度看,我国不仅可以在体育事业从中取长补短,也可以在教育事业上引以为戒。

书中还写到了2件事情非常有意思。

一个是作者一家人为了融入日本社会,学习日语的事。书中提到了伍迪·艾伦的语言老师米歇尔·托马斯的教学理念,“没有人能真正学到东西,除非把所有的压力源都消除掉”,知识、理解力和能力一直都在,但只有当你在舒适区——像婴儿一样安全、受保护时才运用得上。我的体会也确实如此,尤其是儿童教育上,压力会很明显限制孩子的注意力和学习能力。

一个是日本独有的马拉松苦行僧——比叡山僧侣,以跑步为修行,挑战1000天跑完1000个马拉松以求开悟。挑战成功的僧人将广受尊敬和崇拜,被当做活佛或圣人看待。作者有幸约到一位当代“活佛”面谈,想知道开悟或体会万物合一是什么感觉,问他“你找到答案了吗,我们为什么活着(为什么要跑步)?”活佛却说:“没有那种灵机一动,就一切终结、大彻大悟的时候,学习没有止境。大学毕业后,你也不会就此停止学习。千日挑战不是终点,挑战在于如何继续享受生活,学习新东西。”也就是说,千日挑战不过是一段冥想的过程,等事情过去之后,生活一切如常。活佛还说:“每个人都要找到适合自己的东西,适应他们身体的东西,适应他们此生应做的事的东西。我选择接受这项挑战。然而这只是通往目标的千万条道路中的一条。”作者又写到,开悟就像这位僧人说的一样,不是那种在某个时间点上万物静止、就此完成的感觉,并不意味着从此你永远居于快乐的光辉中。不,这是一种活生生的东西,每天都推动着你,召唤你回去,无论你是比叡山上的大行满阿阇梨(最高修行者的称号),还是在豪恩斯洛上班的数据管理员助理,我们内心深处渴望了解那种境界,想再次找到它,想要回去。而对一些人来说,这就意味着绑好鞋带,再一次出门跑步。我想,这一段才是呼应书名的篇章。在东非高原上,人们为了获得更好的生活物质条件而跑步,那种竭尽全力没有退路的精神,很容易让人看到他们“跑步的灵魂”。而在高度现代化、城市化的日本,跑步更多是一种为了健康,为了兴趣爱好的选择,更加符合作者面对的大多数读者的真实情况。于是,日本人从跑步体现出来的“灵魂”也就更加能引起现代人的共鸣。我们经常会问自己和别人,为什么而跑?为什么而活?其实跑步就是生活的一种方式,喜欢跑步的人自然而然选择了这种生活方式,而生活有千千万万种方式。生活的意义在于,永不停止的学习和工作,并享受其中,就像跑步一样。而享受其中的奥秘在于,多和自己比较,每天都能进步一点,改变一点,偶尔赢得一场比赛,在一小群人中脱颖而出。这就是我作为一名热爱生活的跑者的一点感悟。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跑步锻炼灵魂》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