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是一生的必修课

​106班的战友们,晚上好!我是胡稷帆,很高兴能和大家在践行群一起学习成长。

9月30日,在班长和班委的支持下,我在咱们班发起了“liuda老师逻辑课”打卡活动。时间过去的很快,到今天已经完成了两轮、16节逻辑课的学习,并正在进行第三轮的学习。

在此,感谢大家的支持与参与。今晚和各位战友分享“逻辑课”学习、打卡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逻辑要学一辈子练一辈子

笑来老师在投资课上反复强调“逻辑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要求大家一定重视逻辑课的学习,并指出逻辑不过关,干啥啥不行。

不仅在投资课上反复强调,在写作课上和他的书里也对逻辑的重要性进行阐述。

在第一期、第二期共八节的写作课上,笑来老师花了两节课的时间,讲了逻辑基本思路,包括“形式逻辑、非形式逻辑、认知偏差和科学知识,以及what、why、how格式化的创作逻辑

可见不懂逻辑,表达不清晰,写不出高质量文章的;

在《把时间当作朋友》第三版里,笑来老师花了一整章的篇幅讲解了什么是“独立思考”,包括归因错误、双盲测试、逆命题、举证责任、案例局限、对立论证等等常见的认知错误。

可见不懂逻辑,不仅做不好自我管理,更不要说做时间的朋友了;

在《定投改变命运》第三版里,笑来老师提到了要对这个世界客观客观更加客观,讲我们人类就是非常不靠谱,无时无刻不在受到“框架效应”的影响,导致定投收益公式中本可以为零的 γ因为错误的操作变成正值,该挣到的钱却亏掉了。

可见不懂逻辑,投资不仅不能挣到钱,反而会把凭运气挣到的钱,凭实力亏掉。

逻辑就是这么重要,是我们要学一辈子,练一辈子的知识。

在BOX定投践行群里有编程课、英语课、销售课等等,但唯独liuda老师的逻辑课已经讲了七轮,现在正在讲第八轮,几个月会讲第九、十轮。

笑来老师为了战友们树立正确的投资观可谓用心良苦。

虽然逻辑课如此重要,但是践行群里真正学完的战友只有20%左右,也就是80%的战友没有完成学习。非常惭愧,我也是这80%中的一员。

去年逻辑课上线时,也决心跟上liuda老师的节奏,但是往往是坚持两周,中间落下一、两课就中断了。笑来老师强调后,又会捡起来一段时间。这样反复几次,最后没有学完。

为什么一个好的习惯和行为模式就这么难于养成?

在今年2月12日,笑来老师在投资课里提到:

一个重复的行为模式从陌生到建立起直觉,快的不会低于21天,多则260天左右,一般是在60-90天左右。

这段时间或长或短,是任何人都不能跨越的。

逻辑课学习作为一种“健脑”活动,习惯的养成更是难上加难,知道和做到之间的距离相差着十万八千里。

养成一个习惯开始的一个月很重要。如果不能耐着性子坚持下来,任何好的习惯都很难养成。

打卡是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的最佳开始,是社群化学习优势的集中体现。在群里打卡不仅是对自己的一个承诺,更为关键的是,由于大脑“镜像神经元”的作用,看到战友们持续的输出和鼓励,也会更容易坚持下来。

万事开头难,关键的是要勇敢地迈出第一步。正如liuda 老师在逻辑课第一轮第一节课里说的方法:dive,跳进去,无知者无畏。

一旦开始了,体会到打卡的好处,就能养成定期学习的习惯。

多种方式体系化学习

liuda老师围绕《beyond feelings》在每一轮开始都会介绍怎么学习逻辑课。在此,结合自己的体会,说自己的拙见,主要有3点。

一、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学习,循序渐进

beyond feelings为什么这么难学?我理解主要是两点。

一是这本书是英文原版书,书中有大量的长难句和生词,基本上都是大学英语6级的水平。很多情况下下,读完一个长难句根本不知道意思。

更为重要的是,书中大量使用”抽象“名词。笑来老师写作课里说过,如果一篇文章中抽象名词占到20%,就是一篇很难的理解的文章,而beyond feelings的抽象名词占比肯定超过这个值。

正因为难学,才体现出这本书的价值和意义,只有解决它我们才能进步,不是吗?不过我们也不要担心,我们相对群外的人还是有优势。

首先,liuda带着我们进行多轮 “逻辑课”的学习,把每章节的知识重点给我们进行归纳和总结,并结合案例和自己知识进行了讲解,降低了我们理解和学习的难度。

其次,beyond feelings这本书的架构是很清晰,可以用三个数字总结:7、24、6。7就是指第一部分讲的独立思考7个概念,24是指第二部分讲的4类24个认知谬误,6是指第三部分讲的应对错误的6个步骤。

带着这样“思维导图”,逐个进行学习,难度也就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了。

最后,完成比完美更重,要先保证完成学习打卡,不掉队,过程中可以不求甚解。将来,我们是要进行多轮的、循序渐进的学习,并逐步解决问题,要学会带着问题前进。

当然打卡只是手段,不要成为我们的负担。咱们班的建伟战友,打卡方式就令我很受启发,每节课列出思维导图,以及学完的笔记,没学完的就用英文TODO标记,做到可查、可跟踪。

image

二、结合笑来老师写的书进行学习,事倍功半

在学习“逻辑课”的同时,我也在学习打卡《把时间当作朋友》,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有意外的惊喜和收获。

在《把时间当作朋友》里,笑来老师结合个人经历,将beyond feelings的内容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实例化拓展,相对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比如关于“思考”,在书里,笑来老师讲到人们犯逻辑错误最重要的原因只有两个:

概念不清

拒绝接受不确定性

其实想一想,beyond feelings中24个认知偏差那一个不是在讲“拒绝接受不确定性”?

比如,“无根据的假定”就是人们理所当然地认为事物会按照以往习惯的节奏出现,一旦和之前不一样,出现了不确定性,我们就拒绝接受。

又比如,“视角匮乏”,每个人“只能看到部分已知的事实,而拒绝学习其他未知的事实”,这其实也是拒绝接受不确定性。

在读到这句话时,真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beyond feelings中24个容易混淆、不好理解的错误认知,因为笑来老师一句话瞬间就理解了。

大家仔细体会笑来老师的《定投改变命运》、《通往财富自由之路》、《我也有话要说》等等书籍,其实也都是这个价值体系的体现。

我们可以把这些书作为《beyond feelings》教材在现实世界、践行版的书籍进行学习,通俗易懂,也有笑来老师进行“证实”和“证伪”,对我们学习理解“逻辑课”大有脾益。

三、结合写作课进行学习,学以致用

践行群绝大多数战友都有公众号,多数人也在学习笑来老师的“写作课”,需要完成每日写作练习。我们经常会陷入writingblock,不知道写什么。

其实可以结合beyond feelings的学习笔记,加上个人的经历和体会,就是一篇不错的文章。不仅完成了“写作课”每天500字的作业,也是日更公众号的很好方式。

在这方面刘敏层班长就是榜样,她坚持日更公众号“日拱一卒只争朝夕”,内容就是结合笑来老师投资课、liuda老师逻辑课和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打卡内容。

image

这样就能把践行群里的各项学习任务结合起来,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这也是积累流量和信任的有效方式,信任可是提高销售能力的关键因素。

逻辑课学习后的变化

逻辑课学习刚开始18天,所以谈变化还为时过早,在这里介绍一下自己的体会。

首先,打卡后生活变得更加自律。

在咱们106班成立之前,我有跟着王渊源老师在“清晨朗读会”进行英语打卡,目前已持续261天。

image

106班成立之后,先后参与两轮《定投改变命运》、笑来老师的投资课和现在的逻辑课打卡。经过近半年的打卡,期间也有由于各种时间冲突和挫败感,坚持不下来的想法。

作为立志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长期主义者,成为一名只看重长期收益的猛人,就要能忍受这种寂寞和痛苦,唯有长期的痛苦才是成长和进步之源。

想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打卡也就能坚持下来了。

打卡后最大的变化就是人变得更加淡定和从容,一天进步一点点,10年、20年后的自己会为现在的习惯上的一个小小的改变而感谢现在的自己。

其次,逻辑课学习后两个小得体会。

一是要持续践行。学的再好用才是关键,不断地用才能将知识内化。

我在这方面也刻意加强了练习,对照beyond feelings的24个谬误,检验自己言行,有出错的迹象,及时采取补救,而不是像以前只有直觉和情绪。

比如,在近期审查项目时候,提出了公司管理思路和要求,建议项目如何调整。对方往往会转移话题,讲客观原因,甚至反驳要求不合理。

如果是以往,面对别人的指责,面子肯定是挂不住了的,过程中也一直想反击。

想到我们要学会区分“我的观点和我”,他们不赞成的是我的观点,并不是我本人。这样自己心情就会平静许多,脸上也能保持微笑,注意倾听,了解他们的诉求,求同存异。

另一个是要不断反省。不管如何刻意练习,一不小心还是会犯各种逻辑错误。

以前犯了就犯了,只有自己独自忍受和痛苦,并不知道原因。

现在把感觉记下来,一有时间就会对照24个谬误,分析第一反应是属于哪个错误?为什么会有这种反应?有没有其他更合理的反应?

在这个练习过程中,不断优化自己的行为和决策。

好,今天分享就到这里。最后邀请大家积极参与逻辑课打卡活动,什么时候入场都不晚。

谢谢各位战友的时间!

你可能感兴趣的:(逻辑是一生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