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票房与口碑的差异,恰是主旋律电影与商业化碰撞的裂痕

《长津湖》票房与口碑的差异,恰是主旋律电影与商业化碰撞的裂痕

文/姜诗华

国庆假期的阴雨连绵,使得人们有更多的时间走进电影院,提及这个国庆档期上映的影片,《长津湖》自然是一个无法绕过的话题。截至10月6日晚21时19分,电影《长津湖》上映7天 ,总票房突破30亿,成为中国内地影史第13部票房破30亿的电影。不过,在高票房的背后,这部电影豆瓣评分为7.6分,不是特别低,但也不是票房反应的那般让人惊喜。21万多人给出了评价和打分,有高达百分之七的网友给出了一星和二星的差评。按照此种比例,大约有1.6万人给出了差评。当然,这是观众多元化观点的真实反映,为何出现《长津湖》高票房与口碑不一的反差,或许,这是主旋律与商业化电影模式碰撞的裂痕。

早在这部电影上映之前,就已经吊足了影迷的胃口。无论是陈凯歌、徐克和林超贤的导演阵容,还是吴京、易烊千玺、段奕宏、朱亚文、李晨、胡军、张涵予、黄轩等人的演员阵容,都堪称豪华至极。加之长津湖战役本身的题材选取和国庆档的排片优势,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讲,《长津湖》的竞争对手其实只有自己。从上映后的效果看,无论是话题聚焦还是商业效应,《长津湖》的投资方可以惬意地开启香槟了。甚至,《长津湖》很有可能超越《战狼2》,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票房最高的作品。

既然有这么多人追捧,自然有其道理。时长达到3小时这对于一部电影作品来说显然是一个考验,但总体看,《长津湖》是能够抓住观影观众心理情绪的,自然不乏一些亮点。而我认为最大的亮点在于细节的刻画,比如毛岸英之死,在当今这个时代需要为这件事正名,岸英牺牲后,画面给到伟人,风雪里孤独又伟岸的背影,我相信任何一个人看了都会动容。再比如影片中,雷公牺牲时,哼了两句《沂蒙山小调》,这虽然是艺术想象力在影片中的展现,却足以戳中无数人的泪点。作为山东人,请记住这样一组数据:朝鲜战场的志愿军烈士共有19万7千多名,其中有2万5千多名是齐鲁儿女。还比如:影片中看似不经意说出但却让人永远铭记的台词:“我女儿问我,为什么我要去打仗。这场仗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打。我们出生入死,就是为了让他们不打仗”。除了对细节的刻画之外,对于小规模战斗场面的拍摄,无论是节奏的紧张度还是血肉横飞的残酷度,都符合影迷对于这段历史艺术再现的期待。

但不得不说的是,《长津湖》不是一部完美的作品,特别是在电影艺术表现手法上,除了主旋律高度契合下的煽情之外,总感觉有些地方无法满足对高质量作品的期待。首先是节奏的衔接上不够紧凑也不够合理。一方面,这部电影是三位导演共同完成的作品,三人之间的风格差异注定了节奏衔接会有难度,确实,在不同场面的转场间给人以生硬的感觉。另一方面,战役前的铺垫部分占用时长太多,到了战役部分,战斗之间的转换太仓促,如果事先不做足相关史料功课,很容易让观众摸不着头绪。另外观众较为期待的制作特效明显发力不够。比如宏大战争场面的展现特效很少,大多是再现小规模的战斗,虽然小规模战斗更容易突出小人物,但影片名字是《长津湖》,而不完全是钢七连。另外,伍万里试图当逃兵时脑海中展现出的万里长城的画面,一来有些突兀,二来这长城的画面太粗糙了,像一幅油画,根本没有表现出长城的雄伟感和沧桑感,这个特效制作应该给差评。再比如一些演员的表现,胡军的表现确实很好,甚至比主角更有说服力。至于易烊千玺,还是《少年的你》,伍万里这个人物没有立起来。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影片本来以突出细节见长,但本应该大书特书的冰雕连,却被一两个镜头一笔带过,实在让人可惜。

当然,口碑不一的反响绝不是导演和演员的水平问题,更不是取材问题,而是主旋律电影与商业化模式本身碰撞的裂痕再现。其实,以往中国电影史上出现过不少主旋律叫好的作品,其中有以宏大叙事结构著称的《大决战》,战争场面让人震撼。也有近年来涌现出的《战狼2》和《湄公河行动》,后者更以刻画大时代下的小人物而著称。而《长津湖》既想展现宏大的叙事结构,又想展现出小人物的立体性。不得不说在当今市场环境下,这种想法还是太理想主义了。特别是当今的电影观众群体,其特征和文化背景的差异,注定多元化的趋势愈加明显,加之主旋律电影融入商业化模式的创作本身就有一定的难度,《长津湖》的票房再现以及口碑再现,正是两者之间在兼容中相对独立的差异化再现,看似意料之外,实乃情理之中。

期待更多更好的主旋律影片能够在电影表现手法上,打动更多的观众

你可能感兴趣的:(《长津湖》票房与口碑的差异,恰是主旋律电影与商业化碰撞的裂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