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剪影
绘本故事课
课前准备:
1.ppt课件2.贴自然名或小名3.准备纸板和两种颜色笔4.奖励贴5.手绘的安东尼.布朗《我爸爸》与《我妈妈》作为奖品
课中过程:导入-文本-拓展-总结
导入
1.认识彼此,打开孩子们的话匣子。通过询问自然名介绍爱好打破彼此的隔阂。
当孩子们说完自我介绍后,我把自己“蚊子”老师的身份稍稍解读一下,一个代表生态环境好的小生物。可当我说:“如果下次见到蚊子,你们会不会没有那么憎恶,想到蚊子老师,会多一分喜爱呢?”其中廖俊哲同学马上做出拍蚊子动作,脱口而出“我会一掌把它拍死”,呜呜,蚊子老师我彻底无语了。
反思:除了那个拍蚊子还算意外惊喜,整个自我介绍部分依旧还要打磨,调动他们积极性不够,有点流于形式,特别是我自己有点紧张,没有做到足够的耐心与倾听。
2.认识安东尼.布朗
先吹嘘一下这位作者如何如何厉害,然后开始化身这位高大威猛的男士。
“咳咳咳,孩子们你们好,我是安东尼.布朗,已经75岁了。”我弯曲着背,用略带嘶哑的声音。
“不不不,我安东尼.没那么老态龙钟,我其实是个高大威猛的男士。嗯,对对对。”台下一阵哄笑。
“我出生于一个约克郡的地方,对,英国,在一个小村酒馆里做事,不不不,是我爸爸妈妈在那里做事。”台下又是一阵哄笑。
“我5、6岁就很会讲故事,平时我就会和爸爸一起画画,我爸爸很会画画,他还喜欢很多运动项目,橄榄树、足球。我有个哥哥,你们可以看看上面这张图,这个穿着布兜的是我,旁边的是哥哥,最右边的高大威猛的男士是我爸爸。”语言有些平淡,怎么感觉又回到了蚊子老师的状态,幸好孩子们很安静地听。
“可是,直到我17岁,一场可怕的事降临到这个温暖的家庭。我的爸爸和我有一天看完球赛后,过了一个半小时因为突发心脏病,倒在……地上,就在我面前。”我故意让这个场面语气低沉点,我也感觉课堂效果是我预期的,空气中很凝重。我问了几个孩子感受,他们都表达很难受。
“父亲的离世让我一直无法走出来,我选择了艺术和体育,我大学读的艺术专业,毕业后本来想做画家,后来去做了医学解剖图的插画师。这份工作是单调而重复的,不需要带有想象和情感。我工作时,是在医生开刀的瞬间迅速画出人体结构。这样的工作一做就是三年。”我引导孩子们看了看解剖图,主要是让他们看到解剖图精细冷峻的刻画,而这样的刻画在后来安东尼.布朗创作大猩猩中运用的笔触是相似的,猩猩的毛发根根清晰就像解剖图一样精细。
“我有用了15年画贺卡,这个工作比前一个工作有趣,我画了很多有趣的角色。直到我30岁我创作了我第一部绘本作品《穿越魔镜》,可是这本绘本并不为人所知,直到我38岁创作了《大猩猩》,我才名声发作。”于是关于安东尼布朗的大部分经历就以这样方式讲述出来了。
3.安东尼.布朗的三个特色:偏爱大猩猩;名画再造;形状游戏
现在我基本上又回到蚊子老师角色,提问时间到了。
“安东尼布朗很喜欢很喜欢创作大猩猩…”
我的话音未落,有个小朋友就说“老师,我觉得大猩猩好丑!”
“可能有孩子觉得它丑,安东尼布朗却喜欢,他说:’大猩猩高大厚实的背后,其实是温柔的,害羞的’,你发现这点吗?并且你觉得大猩猩高大威猛的身躯有点像我们前面布朗家人中的哪一个。快看,快看!”于是我又将ppt切换到布朗的家人,很快孩子们意识到大猩猩像安东尼.布朗的爸爸。布朗在用大猩猩寄托对爸爸的思念。
恶搞名画的部分我只是展示了图,没有多阐述,到了形状游戏这一块是重点,孩子们的兴奋点又来了。
这里无需赘言,直接来看孩子们挥笔大作吧!这里由于时间的原因,只让三组孩子参与了一下!第一次是我和一位孩子配合,后来就是两组孩子配合。看得出来,这帮孩子可以一直画下去,他们的笔是想象力的延伸。
文本解读
后面文本解读就是常规的带着孩子一起翻完一个故事,对于解读故事可以说很多,但我在讲述故事时抓住了四张主要画面,第一是封面以找细节来引导孩子们寻找安东尼布朗安插的密码,需要他们如挖金子一样好好挖掘。第二张安娜缩在墙角电视机的光照着她,问孩子们的感受。另外就是大猩猩穿着爸爸的衣服和帽子与安娜出门的场景,以及最后安娜早上醒来看到大猩猩时的感受。孩子们情绪节奏把握得都很准确,不过在讲故事中,因为小家伙们执着于找宝藏,迫不及待表达,课堂有几次失控。他们太喜欢提问,找隐藏的大猩猩了。
拓展延伸
最后拓展以及总结部分,说实话有点草率,但当初编排是打算做深入的。就是对于陪伴这个话题由书里到书外的呈现。
这里补充说一下再次化身安东尼布朗来谈如何处理无人陪伴。
“我,安东尼布朗小时候也没有人陪,爸爸妈妈都很忙,忙酒馆的生意。”当我说这个话时,捣蛋鬼开始出现了,简直就是碎碎念。“那他的哥哥呢,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呢?还有伯伯呢,小姨呢?……”如果你处在那个场景,确实容易失控,原来当时想的,文章中看到的话述,在孩子面前这么经不起推敲。
总结回顾
作为结尾部分,本来是找孩子们谈收获更好,可是因为时间到了,就没让他们发言,只让他们静静地与内心对话。
结束后,与孩子们拥抱!
课后小纪
当天小悟:
今天是人生的转折点,我一直不知道自己在儿童文学哪个角落站得住脚。是理论研究吗?可是孔阳君做的童话与绘本之森比我的公众号更理论,更专业。儿童文学就研究方向我觉得至少包括:理论、创作(插画以及写作)、出版、阅读课程开发。理论我觉得需要提升太多,而且要非常系统学习,创作能力目前也不强,出版行业处于没落我并不想参与,唯有阅读课程开发可以是儿童文学于我一个研究方向。我喜欢做老师,特别是故事老师,将一本本书用各种有创意的方式讲授出来。今天能来绘本馆讲课,于我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我感受到自己内在的能量在爆发,虽然我知道还有许多可以完善的,但我能感觉出那份成就感很强。
第一,我有好好准备,这个24张ppt我改了快5遍了,第一遍准备用三原色导入,发现点太难直接删ppt。第二遍,穿插安东尼布朗的介绍,第三遍改了PPT错别字,对一些问题做了删减。第四遍,抠掉许多图的背景色,第五遍安东尼布朗小时候照片和成年后画艺术解剖图都放上去了。在这个完善过程,其实是对安东尼布朗本人更全面的了解。另外我在绘本课有以下创新:1.模仿安东尼布朗来做自我介绍2.画形状游戏互动。最后,我在课前让孩子们贴自然名,提前认识了他们。
当然,本次故事文本内容有点短,而对安东尼布朗背景介绍得过多。不过我觉得也不是大问题,没有谁规定看绘本重点一定是文本解读,文本可以借回家看,而更多创作背后的故事需要绘本老师去挖掘。除了绘本讲授之外,我还想做安徒生童话、安房直子幻想小说的阅读课,我们不单单看书,还像在文本场域里挖掘更多创作的故事,阅读课该做的是有深度有力度的培养学生的思考力。我觉得今天我的课做到了!
除了做阅读课,我还想随时记录与儿童阅读有关的故事,它可以是我们家的亲子阅读、也可以是我正在做的阅读讲授课。面向成人的童话阅读讲授课以后再开吧,之前我也打算开绘本馆,后来发现自己不喜欢修理书整理书,管阅读馆借阅这样繁琐的事。我还是专注于上好一节课,好好地记录,做自己最想做的事,避免精力顾不来。我对自己未来还是很有把握的,做一名普通的体制内教师,平时兼职成为阅读老师,等到哪一天兼职老师做得足够优秀,锅里的粮食更多了,也便是离开体制的一天。还有一年熬过去,孩子上幼儿园,就会有更多时间做自己!
深入反思:
7月31日下午4:30于倾斜度绘本馆做了人生中第一次真正的绘本课。这堂课有传统教学的影子,结构非常清晰,从导入-文本解读-拓展-总结这四个流程进行。但它也是颠覆我以往教学的,首先教学目标就不同,传统教学中有非常清晰的三维目标,特别是对知识与技能的强调占到主体地位,而我这节课更侧重后两维目标,即过程与方法,在将文本前总结了安东尼.布朗的三个主要特色,带着对作者深入了解去解读文本,从而达到培养孩子思考力与共情的能力。
这堂课第二个特色是注重趣味性、互动性。即使上了46分钟,小家伙似乎并不疲倦,一个个还能上蹿下跳,课堂参与度达到百分之百。这节课针对的是6岁以上的孩子,还有梁老师孩子大概10岁。四岁上下的年龄差并不影响他们听同一堂课,每个年龄阶段都有他不同的理解。这堂课我觉得有两处亮点,比如教师化身安东尼.布朗来直接来介绍自己的人生经历,这一点是借鉴了华德福培训中尤更老师讲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典型人物来谈这个革命对生活方方面面的改变。另外,孩子玩布朗小时候的形状游戏,情景化领会布朗想象力的由来。设计这个教学环节,是因为考虑到小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可以在中间穿插小游戏不至于使课堂太沉闷。整堂课下来,孩子们热情还是很高的,有几处让我个人很意外,比如导入部分大猩猩为什么会被十字线分隔(实际上与后面笼子有关),有孩子觉得大猩猩很丑,可当讲完安东尼.布朗爸爸故事后他们的态度发生了变化,进入正文部分孩子提问封面上的帽子是谁的?在一页页翻动文本时孩子们对找大猩猩这件事乐此不疲,十分投入。
这堂课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1.课堂出现被某个孩子打断的情况2.模仿安东尼.布朗表演能力还很欠缺3.随堂的创造图形游戏有点尴尬4.PPT上依旧有一个错别字5.拓展延伸问题过多6.总结回顾有点赶进度,真正的是让孩子们分享这堂课他们的收获。希望下次多出一个创意,我始终觉得教师富有热情,内在有成就感,即使瑕疵很多的课堂也是精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