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是台湾作家吴晓乐的著作,一经推出就获得了广大读者的好评,更是拍成了同名的影视剧,引发收视热潮。
作品以一个家庭教师的视角讲述了发生在9个不同家庭中的亲子故事。9个故事看似毫无关联,却有着共同的悲凉:父母对孩子畸形的爱。
这本书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其中的一篇:《一脉不相承》。这个故事让我知道,原来每个家庭对孩子畸形的爱的背后,都是有原因的,如果认真追究都离不开原生家庭的影子。
其他几则故事虽然没有像《一脉不相承》这样,有明显的几代人传承的痕迹,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将来这些家庭走出来的孩子必然是带着原生家庭的创伤,而这些创伤会在新生家庭中体现出来,甚至传承给下一代,如果不能打破这个魔咒,便是无休止的轮回。
在本文中,我将结合《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这本书,从什么是原生家庭、原生家庭创伤的形式以及超越原生家庭重获新生三个方面和大家共同探讨。
一,原生家庭的魔咒——我们最终都变成了父母的样子
原生家庭对家里子女的影响越深刻,子女长大之后就越倾向于按照幼年时小小的世界观来观察和感受成年人的大世界。——卡尔·古斯塔夫·荣格
《一脉不相承》是《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的第二篇故事,讲的是女孩茉莉从小努力学习、拼命讨好母亲,然而始终得不到来自母亲的正面反馈,甚至经常挨打。
有一天茉莉从小姨那里知道,原来母亲让自己一定要考上“北一女”不过是为了弥补她曾经落榜的遗憾。
成年后的茉莉为了服从母亲的意愿,放弃出国深造的机会嫁给了自己并不喜欢的医生永信。
结婚后茉莉没有出去工作,成了全职太太。在抚养女儿小叶的过程中,她忽然发现不知不觉间小叶正在慢慢成为第二个自己:为了取悦母亲宁可委屈自己。
惊醒了的茉莉决定自己承担起所有的外界压力,终结原生家庭的轮回魔咒,给小叶一个自由成长的空间。
人类基因组计划(HGP)的研究证明,人类的某些生理特征是由父母的基因遗传下来的,比如:身高、相貌以及眼睛和皮肤的颜色等。而其他的某些特征和遗传基因关联不大,甚至可以说完全没有关系,比如:精神状态、脾气秉性、性格特征等等。
但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会发现有的孩子几乎就是他们父母的翻版,而有的孩子又会刻意反其父母之道而行之,这都是因为受到养育方式的影响。
原生家庭并不是什么新鲜的概念,美国知名的家族系统理论学者、乔治城大学的莫瑞·鲍文博士,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出了家庭内部运作机制的基本理念,可以看做是原生家庭概念的雏形。后来经过诸多的心理学家不断完善,形成了现在的原生家庭概念。
人的一生中有两个家庭,一个是自己在那里出生并成长的父母建立的家庭,另一个是自己长大进入婚姻生活后所创造的家。通常意义上,原生家庭就是指从小成长的家,而自己长大后组建的家被称为新生家庭。
值得注意的是,当我们生儿育女以后,这个新生家庭也就成了新生儿的原生家庭。而我们从自己原生家庭带来的创伤就会再一次在这个新生的家庭中体现出来,甚至给新生的孩子造成同样的伤害。
就像《一脉不相承》这则故事中,茉莉的母亲从小在家里就不受重视,等她成家生下茉莉,同样不重视茉莉。而茉莉如果不是中途觉醒,那么她的女儿小叶将会同样继承这个悲剧。
二,爱我们的人往往伤我们最深——常见的家庭创伤
你的所有感受都是有道理的,尤其是那些灰暗的感受。这些灰暗的、一直以来难以被别人和自己所理解接纳、似乎根本无处安放的感受,其实就是来自你的家庭,而且主要是来自你与父母的关系。——武志红
家,不仅仅是爱与温暖的代名词,同时也是恨与伤害的传递通道。
虽然普遍认为“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几乎所有的父母都是爱孩子的,然而“爱”同样是一把伤人的武器,不恰当的爱的方式会给孩子带来伤害。更何况还有的父母根本就不爱他们的孩子。
知名心理咨询师朵拉陈在她的作品《走出原生家庭之伤》中认为,原生家庭之伤可以简单归为以下几种类型:身体之伤、言语之伤、性之伤和情感之伤。
在我们中国家庭中最常遇到的是身体之伤、言语之伤和情感之伤。
①随时都会落下来的巴掌和拳头——身体之伤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持久以往的体罚都相当于变相的身体虐待。
家庭的养育方式,尤其是幼年时期的养育对人的成长至关重要,有力的证据表明,90%的受虐儿童在成年之后会患上精神疾病;而70%的受虐儿童在成为父母后,也会虐待自己的孩子。
在《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这本书中第一篇故事叫《人子与猫的孩子》,故事中的小圆妈本性不坏,她会怜悯流浪猫,温柔地对待它的孩子。然而对自己的儿子却经常暴力相向,她会因为眼镜仔没有考到理想的分数就大打出手。
她不仅自己打孩子,同样也鼓励家教老师对眼镜仔施行体罚。她说,“老师,我儿子如果不乖,或者题目写错,你就用力给他打下去,孩子有错,就是要教育,我不是那种小孩子被打就反应过度的妈妈。”
小圆妈奉行的就是棍棒教育,在她看来孩子不打不成器,“打”是推进孩子进步和成长的最大动力。但是这种打骂教育非但不能促进孩子的成长,甚至给孩子造成终身无法摆脱的阴影。
这种环境中的孩子以后,通常会有两个极端的发展。
一种是小孩子会产生错误的认知:“什么都是自己的错,就是因为我做错了,父母才会打我”。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会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对任何人都小心翼翼,严重的甚至会形成讨好型的人格,成为应声虫一样的存在。
另外一个极端就是,在长期的受虐待过程中,小孩子会形成“不管自己还是他人的身体都不值得尊重”的认知。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往往会有暴力倾向,这种暴力会施加到自己的伴侣或者下一代身上。
实际上我们经常在新闻中看到的家暴,都是有原因的,健全的人格不可能会做出那样耸人听闻的事情,如果追溯其根源,和施暴者的原生家庭是分不开关系的。
②生下你不是我的意愿——言语之伤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第五个故事叫《他没有家了》,故事中的妈妈可以把自己的爱给丈夫和别的女人生的女儿,也可以把爱给和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男友的孩子,但是唯独不能给自己的孩子 。
当陈小乖质问妈妈的时候,妈妈竟然很认真地回答:“当初生下你不是我的意愿。”对于一个把父母当成这全世界的孩子来说,没有什么比这句话更伤人的了。
心理学上有一种现象叫“内化现象”,即我们相信了父母口中对自己的负面评价,并且把这些负面评价在内心转化为对自己的信念。通俗点说就是,依赖父母生存的孩子,他们的世界观是由父母创建的,如果父母认为他们不好,他们就会认为自己真的很差,最终从心底屈服于父母带来的伤害,并且扭曲了对自我与世界的认识。
就像陈小乖,曾经聪明又上进,最后还是放弃了学习,除了钱什么都不认。其实现实生活中一点都不缺乏这样的例子,比如有的妈妈会说自己的孩子,“你看你都那么胖了,还在吃……”“这么小的年纪就想谈恋爱,怎么那么贱呢……”“当初生下来的时候就应该直接把你掐死……”
③我给你的还不够多吗?——情感之伤
小孩子需要情感上的满足,如果一味地对孩子进行情感上的伤害,用多少物质都是弥补不了的。
情感忽视和过度控制可以说是情感伤害中的两个极端。
有的父母因为工作繁忙就忽视了孩子的情感,唯一能满足孩子的就是物质需求,很少会有时间来陪伴孩子。而过度控制则是无论大事小事家长全部都要插手,不给孩子一点自主的权利。
在《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第八篇故事《怪兽都聚在一起了》中,蔡汉伟这样说,“这么多年下来,我认清了一个道理:我父母是毁掉小孩子的天才,他们生出我,再用尽手段毁掉我。”
蔡汉伟的妈妈就是过度控制的最好例证,她插手儿子的一切活动,不管在家里还是在学校,不管是个人生活还是还是交朋友。她会因为儿子在学校受伤跑到学校大吵大闹,致使蔡汉伟在学校既不受老师喜欢也没有任何朋友;她会强制儿子和喜欢的女孩分手,导致蔡汉伟极度厌世。
我们身边这样的例证并不少见,我一个同事的女儿,上了大学以后竟然每周给妈妈快递一包脏衣服,因为她长这么大连袜子都不会洗。
对于这种父母过度控制的行为,美国心理咨询师皮娅·梅乐蒂称之为“知性虐待”,即父母在我们成长过程中的过度控制,抑制了我们发展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阻碍了我们发展面对挑战和困难的适应能力。
这样的孩子成年后踏入社会,常常会感到迷茫和沮丧,缺乏承担责任的能力和勇气,也没有足够的自信心与人社交。更有甚者就直接放弃进入社会,成为啃老族。
三,正视原生家庭,掐断轮回的枷锁
①正视原生家庭,曾经的一切都不是你的错
人和其他动物不同,很多动物的成长期都非常短,比如小牛生下来很快就能行走,而人想要达到最基本的独立行走至少都需要几年的时间。
这就注定了作为一个不能独立生存的孩子,必须要仰仗他的养育者,取悦养育者以获得精神和物质上的满足成为一种本能。孩子努力获取父母关注,并对自己的这种行为无限维护,这种普遍趋势称为“后代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如果说为人父母也算是一种职业的话,这大概是世界上门槛最低的职业了:不需要培训,不需要考核。而作为孩子是没有权利去选择降生在一个什么样的家庭,更没有选择父母的权利。
所以不要把父母曾经犯的错归结到自己的头上,你要知道曾经发生的那些事都不是你的错。你可以选择不原谅,那是你的权利,但是你必须要学会正视这一切。
伊能静曾经在一次演讲中,双眼含泪地说到,“原生家庭欠你的,你要自己赢回来。”过度地执着于过去就如同双脚陷入泥潭,越是挣扎就陷得越深。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有一个术语“阴影”,不能在阳光下呈现的心理,最后就会躲入阴影中,但它不会消失,而是会以我们不能控制的破坏性的方式出现。
我们要做的就是正视原生家庭带来的阴影,并且勇敢地走出来,走到阳光下,做最真实的自己。
②从现在开始保护你的孩子,打破轮回的魔咒
你身上本就具备改变子女命运的力量。当你自己从内疚、自我仇视和愤怒的家庭遗毒中解脱出来的时候,你也解救了自己的子女。当你终止了旧有的家庭模式并打破循环时,也为你的孩子、你孩子的孩子以及以后的子子孙孙送上了一份无比珍贵的礼物。你是在塑造未来。——苏珊•福沃德
如果我们饱受了原生家庭的创伤就要时刻警惕,不要再让这个创伤传递给下一代。
在《一脉不相承》中,茉莉做到了。茉莉不想让女儿和自己走上一样的路,她决意给小叶剪断所有束缚,让她可以自由地成长。她会用照相机将女儿在墙壁上的涂鸦拍下来,然后默默地找人重新粉刷;她不会强迫小叶一定要考什么“北一女”,她会说,无论怎样你都是我的女儿,我都一样爱你。
而我们一样也可以做到。
写在最后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本《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每个人解读的角度都不同。但是这本书中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原生家庭的伤害是无法让人忽视的,这是所有人都会遇到的问题。
生儿育女传承的是生命,是血脉,但任何一个孩子都绝不是父母完成心愿的接班人。每个孩子的人格都是独立的,自由的,而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每个孩子都是值得尊重的。
我们必须知道,孩子并不是你童年的替身,他们有自己全新的生命和全新的人格,你当年未满足的需求,未必是他的需求;而你当年经历过的伤害,从他那里永远不可能得到真正的补偿。
最后,用《一脉不相承》中的茉莉的话来结束这篇文章吧!
事情的最初,我们要的只是孩子健康、快乐,最后我们的期待却无限制地扩张开来,于是伤害就无可避免,我们也失去了凝视孩子的初衷,曾经在某个时刻,我们光是触摸小孩柔软的掌心就满足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