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25 周五 晴天
“我们可以换一种角度想一想:如果孩子们应该做的事情都让大人帮他们做了,时间一长,孩子们就会因此失去主动性,无法形成自己的能力,成为一个被我们照料着的健康的躯壳,那么,我们的孩子岂不是与我们豢养的小动物没有任何区别了吗?难道我们也仅仅满足于给孩子们一个健康的身体就可以了吗?未来我们的孩子们的命运会是怎样的呢?是不是最终也跟我们豢养的小动物一样呢?”(P41)
01.
常常,会将一句玩笑似的话挂在嘴边“就当小猫小狗小猪这样养着吧”。说是说,玩笑归玩笑,可是真的能够将孩子像猫狗那样去喂养吗?
为什么我们说“喂养”动物而不是说“抚养”“养育”动物?前者多是机械性的饲养,后者不仅有“饲养”,更多是需要情感和精力的持续投入。
中国父母口口声声说爱孩子。他们所谓爱,就是供吃供喝供钱花。这些父母,在孩子面前与旧时家庭里雇佣的保姆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现在,家庭条件相对好了很多,家长们对孩子的溺爱程度,有增无减。
孩子所有的任务和工作只有一个,那就是学习。
不少学校会在母亲节、父亲节、老人节等一些传统节日上做文章,做什么文章呢?让孩子给自己的父母,给自己家中的长辈洗脚,借此来宣扬孝道,试图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感恩之心。
可是,事与愿违,事倍功半,孩子们好像并不吃这一招,也不理你这一套,还是天地逍遥任我行。
这些洗脚之类的小事,不是孩子本身就应该为父母和长辈做的吗?为什么还上纲上线,明文规定了呢?
02.
很多家长坦言,在家里,就是洗碗扫地这样的家务,他们都是舍不得叫孩子动手的。他们“好心”的帮孩子节省了他们自以为不少的时间,只想要孩子安安静静地坐在书桌前,读书,学习。
但家长们完全忽略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参与能力,这,是十分叫人心痛的事实。
在我任教的班上,有一个女生,她的书包和书桌大概是全班里最杂乱无章的一个。每次经过她的桌前,都没有勇气低下头去看她放在脚边的长着大嘴的书包。书包里,试卷和课本,和作业本,胡乱地堆叠在一起。很多试卷的边缘,参差不齐。桌子上,课本、作业本、文具和自己的水杯等东西,也都不分界线地“大杂居”。
一个女孩子,竟然也如此不修边幅!
后来的一次,和女孩的家长聊天,家长说,因为一些原因,她从来都不叫孩子干一点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包括收拾书包,削铅笔等等这样的我们看来十分简单的事情。
孩子上了初中以后,家长想放手。但是,放手之后才发现,之前那么多年,孩子的自理能力,动手能力,已经差下了一大截。现在想要弥补,至少得拿出百倍的努力才可能有所提高。
家长也是在这时候才无不懊悔地叹息“要知道这样,我早几年就让她自己动手收拾东西了,唉……”
“懒妈妈,勤娃娃”。懒惰与勤快,是相对立的二元。一方懒惰了,多数时候,另一方会相对勤快一些,这大概就是“互补原则”。但是,不要高兴得太早。中国妈妈永远是最勤劳的妈妈。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也是妈妈的勤劳一手酿成的惨剧。
我们常常感叹“这孩子就是懒!”懒不是凭空而来,而是有根脉,有源头。这根脉,这源头,就是父母的勤劳,母亲比父亲更勤劳。
母亲的勤劳,造就了比比皆是,叫人触目惊心的高分低能儿。
03.
中国父母,应该叫做“包办超人”更合适一些。著名作家张丽钧老师曾写过这样一件事。在她的学校,明确规定父母不能给孩子送饭,但是有家长竟然敢公开抗旨。一次又一次地把自己做好的母爱大餐风雨无阻地穿过学校的栅栏送给栅栏内的孩子。
针对此事件,张丽钧校长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写到:
“在我们指责“过度医疗”“过度服务”的同时,别忘了指责“过度抚养”。“过度抚养”的罪恶在于,孵出精神不断乳的“妈宝男”“妈宝女”,为社会贡献“口腔至上”“味蕾膜拜”的巨婴、吃货。
我将父母对孩子的抚养分为四个层次:口腔抚养、情感抚养、心理抚养、灵魂抚养。口腔抚养,乃是最低端的抚养。亲爱的“中国式好妈妈”,你为啥硬是搂着它死活不肯放手呢?”
妈妈不放手,孩子不自由。妈妈不放手,孩子难健康。妈妈不放手,孩子就是小猪和小狗。
04.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一段话,刚好打在“中国式好妈妈”们的七寸上——“如果你想毒死你的孩子,你就给他喝饱一剂足量的你所谓的幸福,他就可以被毒死。”
这剂量的幸福形式多样,五花八门,而这帮孩子做了孩子应该做的事,就是一剂。它让孩子肉体安逸,却也叫孩子精神萎靡。
家长们,我们不是饲养员,我们是人类的父亲和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