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天之旅

一个月的学习结束了,我想说说我的一些感受,其实一开始参加这个训练营主要是冲着变现而来的。一个月结束以后呢,我不但学习了阅读和写作的一些技巧,最主要的是我思维上的一些转变。突然觉得非常想要读书,感觉自己像海绵一样想要吸收无穷无尽的知识,这种欲望是我之前都没有过的。

为什么会有这种转变呢,可能是突然意识到但凡优秀的人,都有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吧,想要变得更优秀,没有第二种选择,只有阅读。阅读和写作就像是一栋高楼的砖,是最基本的原材料。

那么该选择阅读哪些书籍呢,毕竟书籍那么多,不可能每个种类都去阅读,我目前是定位在育儿类和自我认知提高类的书籍。当然,一些经典的书籍也要慢慢的涉猎一些,可能我始终觉得定位就像是一栋房子设计师,必须根据业主的已有资源来设计这栋房子才合理。这也是我在整个训练营里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以下就是我这三十天以来关于定位的梳理:

一:写作初心

刚进训练营的时候我就在想如果让我做一款读书产品,我会选什么主题呢?从我自身的读书经历出发,我只是一个很普通小学老师,什么成长类,职场类,文学类都不适合我,没有说服力,可能只剩下育儿类、心理学类和传记类的比较适合了,因为有段时间对心理学和传记也挺感兴趣,读过一些,算是有一点点积累吧!虽说很多读过也就忘了。加之自己是老师,对教育比较熟悉,所以综合一下我想能不能做出一款专门给小学生听的人物传记课呢?

经过这几天的学习和思考,我不断在想这款产品的合理性,传记对小学生有用吗?从我自己十年的教学生涯中我也深刻感受到确实现在的小孩太缺少内在动力了,读书都是被逼着读,成绩比较好的,其实动力也是来自于怕被惩罚或者怕辜负了父母的期待,而不是真的热爱学习!回想起我小时候的学习也是如此,我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物理,为什么要一直研究那该死的受力分析,为什么要做化学配平方程式那么难的题目,我只知道考试要考,考高分了我爸妈就会开心,他们就有面子,其实我很痛苦,我不喜欢,直到听了这本《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这是一个哈佛研究人类应该学什么整整五十年的资深教授写的,我感觉我找到了答案,如果学习不能和现实世界有很多的连接,如果学习都是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而不是创造性地主动学习,那只是一种知道,不叫学习,知道是没法对我们的思维方式进行改变的,那么我上面所说的人物传记课对小学生能做些什么呢?

小冰老师在课程中一直强调人的本质=信息+模式,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一个人就是一种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是由他接受到的所有信息的最终体现,而优秀的人就是一种优秀的思维模式!那么深入地读一个人是不是也是在了解一种思维模式呢?

我认为教育应该从层级结构跃迁到网状性结构,我们应该通过教育去对一个问题进行全局性地了解,这依托于你首先要了解各个领域的底层思维。

所以我的初心是如果做小学生的传记课不但要他们能了解不同的思维模式,还要让他们懂得怎么把这些底层思维运用在生活中。当他们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能多维度地去分析问题,而不是做一个人云亦云的吃瓜群众!

二:成长蓝图

IP使命:

刚开始我的目标是从自己的喜好出发选择了育儿类+传记类,但是通过今天的梳理我觉得太泛了,传记那么多,应该怎么选呢?选择的依据是什么呢?所以我觉得还是得缩小范围!

其实从体制内的课程设置来看是没有问题的,最大的弊端还是眼界太窄,从老师到家长都相信,教育就是学好课内知识,考试考好,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学有余力,想要扩大学习范围,唯一能想到的方向就是提前学高年级的课本。也就是说,缺少广度的情况下,唯一的选择就是在单线上赶进度。我想做的是对体制内教育的补充,使知识和周围的真实世界相关,并教会孩子思考问题的能力。

因此我的IP使命是: 让每一位家长明白每门学科的底层思维是什么。

也就是从道出发,而不是从术出发,明白为什么而学,这样家长就不至于那么焦虑,能理智地做好教育规划。举个例子,我是小学英语老师,上小学之前很多家长就开始给小孩上各种英语培训班,但是大部分家长其实是不明白语言的道是什么,比如语言要服从听说读写的规律,一旦明白了道就很轻松了,心中已经有谱了,但据我观察很多家长对各个学科的道是不清楚的,听谁说哪家培训班好就送哪去。

升级:

随着知识的积累也会一定程度影响IP使命,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对于这部分只能靠知识的积累!积微者速成!

悟道:

小冰老师说评价一款产品是良还是劣看这款产品给用户植入了一款什么文化,那么我的产品文化是从根上了解一门学科思维,进而更好的为孩子做好规划。

造物:

选择自己比较理解,有过创造的品类,那么教育培训这块应该是自己比较了解的,至于选题,大概就是怎样从学科底层思维出发为孩子做好规划。具体用什么题目还是依赖于一定知识积累后的涌现。

以上的想法可以说不是无中生有,因为我女儿今年九月份开始读小班,我一直在思考我应该在3~6岁比较无学习压力的岁月里怎么给孩子启蒙,几乎的家长都是让孩子把小学内容先学了就以为是启蒙了,火热的小升初培训就是把初中内容先学了,但我更愿意去研究每个学科的本质,我认为思维决定一切,做对了的话,学习成绩好只是顺便的事,最主要的目的是不仅能适应体制内的大环境,还能培养孩子能拥有多元思维模式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主题书单构想

主题是: 娃上小学之前父母必读的几本书!

解决用户的痛点:

我身边经常出现一个现象就是小孩在上小学一年级开始家长最头疼的就是辅导作业了,几乎家长都是哄着做作业的,常常被孩子做作业拖拉,注意力不集中,不爱学习等各种问题困扰。我是小学老师,连我身边的同事,自己是小学老师,一想到明年她的孩子即将上一年级都觉得非常的头大,就感觉一场大的灾难即将到来了。很多家庭因为辅导作业变得脾气暴躁,造成亲子关系紧张,夫妻关系也深受影响。

面对这个问题,我们就没有解决的办法了?我在想如果父母能够了解孩子拖拉,注意力不集中,不爱学习等背后的机理是什么,能够提前做好规划的话是可以被解决的。

现状:

其实当家长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他们所选择的方法大多都是送培训机构。比如说在大班的时候就报写字课,提前认字或者学英语,这些方法其实都是在提前学习小学的内容了,但这个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学习是场马拉松,不是提前抢跑就能解决的,那该怎么办呢?

从学科上讲小学主要是开设了语文,英语,科学,道德与法治这几门课程,我将这几门课程分成几种能力,一是语言能力,二是数学思维能力,三是科学思维能力,四是情绪管理能力,这几种能力加起来我们可以称之为通识教育。

四:读书会构想

通过这几天冷静下来的思考。我觉得做一个产品也好,办一个读书会也好,还是得根据自己的现实状况来一步一步扎实地推进。不能被一腔热血冲昏了头。所以我给自己制定了一个计划。

为了解决自己的现实问题,首先用半年左右的时间深入学习三到七岁的幼儿规划的相关书籍,并为女儿制定一个比较详细的计划。同时带着做产品的心把幼儿英语启蒙这块学透。成为自己的核心优势!

以幼儿英语启蒙为一个核心优势点组建一个社群,在社群里面每天同家长和孩子共读一本分级读物,一首儿歌,一本绘本。以英语启蒙这个点来组建社群可能还是比较科学的,因为很多家长有这个硬需求的,据我了解很多家长对英语启蒙这块是比较蒙圈的。我自己是英语专业的,其实我也是在孩子出生以后从头开始学,毕竟我们自己并不是从小就开始学英语,都是到了初中才开始学的。所以这一块的话,很多家长还是愿意跟着一个专业的人去做启蒙的。

当然孩子的能力不仅仅是英语能力。还有其他方方面面的,所以可以在原来的基础上慢慢加入一些其他育儿方面的一些知识,可以对一些育儿类的书籍进行解读。

再往后推进可以拓展到家长自我成长这一块。除了教育孩子也不能忘记了自己的成长嘛!

至于变现这一块的话,也许是发展成付费社群或者跟一些私立幼儿园进行合作,或者是其它吧!

以上就是我在这个训练营里面对自己定位从开始到结束时的转变。在快要结束的时候我一直在想我的核心优势是什么,最终还是集中精力在幼儿英语启蒙这一块,首先我觉得英语启蒙非常重要,语言启蒙越小开始越好。第二,在现实的培训机构里面英语启蒙还是有非常多坑的。第三,毕竟精力有限,应该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在一个点上这样比较能够形成自己的核心优势。

选择就意味着放弃,当你明确了自己的定位以后也就意味着你放弃了其它的东西,所以目标定了以后最重要的就是执行了。因此在训练营结束的时候我又报了复训。我希望自己在复训的这个阶段能够把握住自己能把握的点滴,继续勇猛精进。


你可能感兴趣的:(三十天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