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和他的江湖

昨日,和朋友聊天,偶然间,提到了金庸和他的武侠世界。

我对金庸先生的记忆大概就停留在《大公报》翻译编辑,以及他作为香港《明报》创办者和主编的身份,当年查先生创办《名报》时,报纸发行不景气,举步维艰,后来,他将小说发表到报纸上作为连载,反响强烈,一发不可收拾,小说连载带动了报纸的销量,意外救活了苟延残喘的报纸。

如果说,再多知道点的话,大概就是,看过黄晓明版的《神雕侠侣》,看过张纪中版的《天龙八部》,那是我小学时候看的,那时,多是将眼光集中于男女的爱情纠葛,我那时候,不懂江湖,觉得江湖就是各种*大哥,各种比武。

直到昨天,我的记忆依旧停留在原始阶段,今天,在知乎看到了关于金庸先生的评价,有国外媒体评价,“金庸之于武侠小说的地位相当于鲍勃迪伦,托尔斯泰之于俄国,金庸之于中国,就好比狄更斯和他的《雾都孤儿》之于中国的维多利亚”。评价之高,让我匪夷所思。

上学时,总有人喜欢趴着头在课桌底下偷看武侠小说,对待这种行为,老师也总是以“不干正事”作为评价,习惯了传统的诗词歌赋,厚重严肃的历史典籍,还有现当代的批判和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我总是认为,这种武侠小说只是小娱小乐,难以登堂入室。因为正统的文学作品,总是在作品与现实之间架构一条桥梁,作者试图通过作品启发现实或者重构现实。

间断性读了很多金庸作品里一些场景和人物描写,首先,我被作品中的浓郁的文化之美所感染,字里行间,我能感受到作者所具有的宏阔的文化底蕴,我感觉,这种文化底蕴,是渗透到骨血里面的,他对博大精深的典故,诗词,韵律,音律,历史文化信手拈来,并可以巧妙的将它安插在作品中,自成一派,却又丝丝相连。它不同于现下的白话文,读起来有意境,有朦胧之美。就是这样,才能塑造一个充满悲情充满侠义的江湖啊。

同时,作品的格局之大也让我钦佩,有动乱才有江湖,有江湖才有侠客。他的作品的历史背景大多很复杂,大理政斗,宋辽矛盾,金国崛起,还有元明的正反之争,清朝君臣博弈,这些都是江湖生长的“土壤”。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金庸不是翘课关在宿舍里日更1万能练成的。
你能写得出萧峰的豪情,段誉的憨萌,令狐冲的苦逼,程灵素的深情,黄蓉的精灵,韦小宝的无赖?
你写得出凌波微步的潇洒,六脉神剑的气势,天山折梅手的精妙?
这些不是百度一下就能得到的,需要文化,文化!
这文化需要你出身海宁书香门第,经过现代大学教育,在中国最多难但也是最有追求的年代,从内地辗转香港,见过人世的真相,体验过最无望的爱情,经过记者写作生涯的职业训练。”
以上种种传统与现代缺一不可的外在条件,再加上天生禀赋,在香港这个承接古今、贯通中西的大熔炉中反复锤炼,方能练成绝世神功。

你可能感兴趣的:(金庸和他的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