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苦”真的有价值吗?

很多人崇尚“吃苦”,认为“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要想人前显贵,就得背后受罪”等等。有些人把“苦”当成了某种“内力”资源,好像你积累的每一滴“苦”都会转化为能量,“苦”要是吃的不够就会内力不足。这其实是一种错误的观念。

人要想长本事必须接收真实世界的反馈,但是反馈不都是负面反馈,负面反馈也不等于就得吃苦。

“苦”只是某些事情的副产品,“苦”本身并没有价值。

人们把成长归结于吃苦是一种归因谬误。比如说“苦练功夫”,“苦”只是“练习”的副产品。真正让人提高技艺的是练习,而不是伴随着练习的那个苦感。如果现在有个方法能在不降低练习效果的情况下让练习充满趣味性,我们应该使用那个方法。「良药苦口利于病」,真正利于病的是药物的有效成分,而不是苦感 —— 把药装到胶囊里再吃并不会降低疗效。

吃苦是不可避免的,正常生活中已经有足够多的苦了,我们没必要自找苦吃。特别是,也许我们根本就不应该让*孩子*吃苦。

悉尼大学政治哲学系讲师卢拉·费拉乔利(Luara Ferracioli),提出过一个论点,说无忧无虑,对孩子来说,是美好生活的内在要求。

理解这句话,首先要搞清楚成年人和孩子的区别。

成年人之所以能应对有忧有虑的生活,是因为我们能够合理评估各种压力的价值,我们愿意为了实现某个目标而宁可面对压力。比如你是一个医生,你之所以能坚持长达八个小时的手术,并不是因为你就喜欢做这么长时间的手术,而是因为你考虑到病人的性命在你手上,你出于医生的责任感,要求自己必须坚持下来而且必须做好。

而成年人之所以能做这样的取舍,是因为我们有成熟的价值观。

但是孩子没有。孩子是活在当下的人。你跟一个孩子说,这个作业虽然很没意思,但是你也要写,你现在写作业,将来才能考上大学,考上大学才能找个好工作,找个好工作才能挣钱养家……你说的这些他体会不到。他体会到的就是写这个作业太没意思了。

成年人的取舍不会那么苦,因为大人懂道理;但是孩子是真苦。

费拉乔利举了个例子。家里有一位得了重病的亲戚,比如说舅舅吧,需要人照顾。这有一个十岁的孩子,你让她每天放学后去照顾舅舅三个小时,请问这好吗?费拉乔利说不好。

成年人面对这个局面能做出合理取舍。你会考虑自己的道德责任,想到跟舅舅的亲情,可能还会考虑效率和经济因素。

但是孩子没有这个评估能力。孩子不知道这个时候每天拿出三小时来意味着什么。她不会评估失去三小时的学习和玩的时间到底值不值得,她不懂道德责任。当然她也做出了取舍,但那不是合理评估之后的取舍:也许她去照顾舅舅仅仅是因为害怕你不高兴,她是在无限度地取悦你。

成年人能在做一件明明没意思的事儿的时候也感到很有意思。你明明是在搬砖,可是你可以说服自己这是在盖教堂。孩子没有这个能力。如果孩子本来就不会照顾人、不喜欢这个舅舅,再加上舅舅脾气还不好,这个事儿不快乐就是不快乐。

那么这件事儿对孩子来说,就是一个单纯的打击。成年人面对打击能调节情绪,孩子不会。她的心理空间只有这么大,负面情绪越多,正面情绪就越少。

这对孩子是一个绝对意义上的不好的事情。她不快乐。她的身心健康会受到负面影响。

吃这个苦,会伤害孩子的成长。

“苦”不是将来能换取“乐”的债权,不是修行资源,不是好东西 —— 对心智不成熟的人更不是好东西。苦是对人的伤害。

我们应该尽可能别让人吃苦,特别是尽可能不要让孩子吃苦。你不能说你伤害了别人还让人感谢你,说什么你是为了锻炼人家,那个道理不成立。世间不得已的压力已经够多了,我们应该尽可能让孩子有个快乐的童年,让包括自己在内每个人都过得愉快一点。

如果你正面对一个不得不吃的苦,建议你先别想什么反脆弱、什么杀不死我让我更强大那些 —— 而要先尽快让自己的心智成熟起来:因为孩子是不能吃苦的,吃苦只会害了孩子,所以你得先别当孩子。


你可能感兴趣的:(“吃苦”真的有价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