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哲学: 儒道两家(二)孟子

前文链接 ⤵️

文章正在审核中... -

接着上篇的《论语》我们继续来说说孟子

       《孟子》共分为七篇,每篇分为上下。但《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比现存的《孟子》多出四篇。赵岐在为《孟子》作注时,对十一篇进行了鉴别,认为七篇为真,七篇以外的四篇为伪篇。东汉以后,这几篇便相继失佚了。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孟子的哲学也同样是从第一句话开始,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说:老先生,你不远千里而来,是有什麽对我国家有利的高见吧?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说利呢?只要说仁义就够了。这段话不仅是当时社会的写照,它也同样反映了如今物质社会的价值观崩塌,现在的人大多都是梁惠王,開口就問「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心中沒有別人,只為自己舒服。這一點,又不知幾人分得清?而在那个同样时只考虑“利益”的时代“讲道德 说仁义”便是孟子最重要的任务。

        孟子不像孔子的一生那样困苦奔波,除了能够被其他君王聘用做丞相以外,其余的可以说是极为相似了。先是【收徒教学】,接着便是【游说列国】,最后见道不行,只好【退而著书】以终老。

       说到孟子一定会想到孟子的性善论,而这个性善论却是学术上一个很大的一个争论,因为历史上还有一个人叫做荀子,而他却提出了一个相反的性恶论。接下来我们来赏析一下原文中孟子为性善论建立的论证依据:

(一)公孙丑章句上·第六节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孟子说:“凡是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先王由于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用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

       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是因为,譬如现在有人忽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的时候,无论他是怎样的人,都马上会有恐惧和怜悯的心情产生。这种心情完全出于天性,并不是想借此结交那孩子的父母,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也不是因为厌恶这孩子的哭叫声才产生这种同情心理的。

        由此看来,没有怜悯体恤心的,简直不是人;没有羞耻心的,简直不是人;没有谦让心的,简直不是人;没有是非心的,简直不是人。怜悯体恤心是仁的发端;羞耻心是义的发端;谦让心是礼的发端;是非心是智的发端。人有这四种发端,就像有四肢一样。有了这四种发端却自认为不行的,是自暴自弃的人;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是袖手旁观不顾国君陷入罪恶而贼害国君的人。

       凡是有这四种发端的人,知道要把他们扩大充实了,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泉水刚刚开始流淌。如果能够扩充它们,便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够扩充它们,就连赡养父母都成问题。”

        这一段孟子指出了每个人都有成为“善”的可能。第一就是每个人都有恻隐之心,接着说到四端之心,虽然这些是每个人都有的,但它只是这四个端点而已,如果能扩充这四端,把对一个人的不忍人之心扩充到对天下老百姓,把辞让、是非、羞恶也扩充到能够照顾天下人,那么这样的四端之心就可以成为“善”的形式,成为“善”的表达。若我们不加以扩充,那么这些端点都会过于狭小,而连事奉父母都成问题。

        虽然各方学者都说孟子的性善论,都由此开始,但我并不这么认为,因为这一大段根本就没有出现一个“善”字,而最有趣的就是很多人说恻隐之心就是善,说每个人都有恻隐之心,就是代表每个人都是本善的,我觉得这未免有些浮夸。如果学过心理学的人就知道(特别指英国的心理操纵大师——达伦·布朗),人的本性是没有善恶之分的,我们有恻隐之心,但同样也有狠毒之心、嫉妒憎恨之心;我们有羞恶之心,但同样也有“厚脸皮”;我们有是非之心,但同样也有不明理之心;我们有辞让之心,当然也会有霸道之心。所以很自然的就可以得出“人之初 性本善”真的对孟子的一大误会,一个人如果不去扩充四端之心,那就代表着相反的四端会被扩充,那么难道这个人就是本恶的吗?这明显说不通。所以孟子在这一段是指出人有成为善的可能,而不是证明人是本善的。

那么为什么后来的古人却都说孟子的理论是性本善呢?我们继续来分析,请看下文。

(二)告子章句上·①②

告子曰:“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桊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桊。”孟子曰:“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桮桊乎?将戕贼杞柳而后以为桮桊也?如将戕贼杞柳而以为桮棬,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率天下之人而祸仁义者,必子之言夫!”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袂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告子说:“人性,好比是杞柳(一种树),仁义就好比是杯盘;以人的本性去行仁义,就像是拿杞柳制成杯盘一样。”

  孟子说:“你是顺着杞柳的本性来做成杯盘呢?还是伤害它的本性来做成杯盘?假如说要伤害杞柳的本性来做成杯盘,那么你也会伤害人的本性来使人具有仁义吗?率领天下的人去祸害仁义的,必定就是你这种言论。”

 告子说:“人性就好比是水势急速的水流,向东疏导就往东流,向西疏导就往西流。所以人性没有善不善之分,就像水的流向没有东西之分一样。”

  孟子说:“水流确实没有东流西流之分,但是没有上流下流之分吗?人的本性是向善的,就好比是向下流淌一样。人的本性没有不向往善的,水的本性没有不向下流淌的。如今的水,被击打就可以溅得很高,可以使它高过额头;堵塞水道使它倒行,就可以使它流上山岗。难道这是水的本性吗?是形势使它这样的。人之所以可以使他不善,其本性的变化也是一样的。”

        这一段是孟子与告子的辩论,也使孟子首次提到性善。首先是告子拿仁义比作是外在的东西,好像是别人强加给你的一种价值观,所以把这种强加的过程比作是把木头制成杯盘。但是在上一段孟子就说过了,人的内心是有善存在的,但是要把它发出来,展现出来,这是一个由内而外的过程,所以告子认为是外在的强加肯定是不完整的。

       而接下来就是重头戏,首先告子指出人性就像水一样,你把它往哪引导它就变成什么样。但是这样一句话,摆在现代我们都会觉得对,而且这句话本来就是对的。接下来,便是千古误会,孟子并没有反对告子的理论,而是让告子换一种思维思考,水还有上下之分,那人是不是也一样呢?人的本性是向善去的,就好比水是向下流的一样。而那些认为是本善的,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水是向下,人不是向善,难不成是本善?那水也是本下?这难免有些奇怪啊!然后接着说水可以逆流是受外在影响,那么向善也可以解释着一点:人性是向善的,而外在的的压力使得它迫不得已恶变暴露了出来。但是一但那种压力没有了,善便又会回来。

        观看整部《孟子》,孟子根本就没有提到过“本善”,所以很明显本善是别人强加给孟子的。而最明显的荀子,荀子提出性本恶,说实话这是一个不太现实的理论,想想看告子的不善不恶是人性的基本,但是什么叫本恶,这就跟说本善一样可笑,既然都本恶,那又怎么会出现善呢?既然世界上所有人都是善的,那么恶又是从哪来的呢?我认为向善才是最佳的解释,因为善在英文中就是goodness,good就是好的,我们努力的拼搏奋斗还不是为了能过上好的生活,很明显,对自己好是一种善,但是它过于狭窄,所以还不足以称作善,但是你会发现每个人的最初理想就是好的,先不说为大家好,但至少为自己好,因为这个世界还没有纯恶的人,当然纯善的也没有出现过。

        既然向善是全人类的理想,那么难道就没有向恶吗?的确可能有,但是要记住,无论什么样的的学问,它都要有一个前提,一是为人类的未来找准方向,当然这个方向不是走向毁灭,二是不可用这个方向蒙蔽他人。所以告子就是做到了而,却忘记了一,而本善和本恶则是做到了一却抛弃了二。

最后这一段同样是告子与孟子的思维碰撞,而这一段便是我们走向“善”的第一等功夫

(三)公孙丑章句上·②(选)

曰:“敢问夫子之不动心,与告子之不动心,可得闻与?”“告子曰:‘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既曰‘志至焉,气次焉’,又曰‘持其志无暴其气’者,何也?”曰:“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也。今夫蹶者趋者,是气也,而反动其心。”“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公孙丑说:“请问先生的不动心和告子的不动心有什么区别呢?能说来听听吗?”

    孟子说:“告子说:‘我对一个人的谈话听不入耳,就不问他存心的好坏,一概不从;我对一个人的存心不中意,就不问他意气的好坏,一概不理。’不满意别人的存心,就不问他的意气的好坏,免受他那表面虚假的欺骗,倒还可以。

       听不进别人的话,就不问他存心的好坏,辜负了他的好心,是不行的。志,是意气的统帅;意气,是充满体内的能量。那志到达哪里,气就起就跟着到哪里。所以不动心的要诀就是;‘把握住志,不要糟蹋自己的意气。’”

   公孙丑又问:“既然说:‘那志到达哪里,气就起就跟着到哪里。’那为什么又说:‘把握住志,不要糟蹋自己的意气。’”

   孟子说:“因为志专一的时候,就会牵着气走;气专一的时候,也能牵着志走啊!你现在看那些倒行逆施、趋炎附势的人,正是因为意气用事,反而使他们的心志也跟着激动了起来。”

   公孙丑又问:“请问先生在不动心功夫上又擅长于什么呢?”

   孟子说:“我懂得分辨别人言语、我善于修养我的浩然之气。”

   公孙丑说:“请问什么叫做浩然之气?”

   孟子说:“这很难说透,这种气,最广大、最刚强,用正当的方法去培养,而不妄加损害它,那就会充塞在天地之间。这种气,配合着事宜的行为方式和通向真理的道路;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就要萎靡下来了。它是集聚了合适的行为方式在心中所生起的,不是凭偶然的适当的行为方式所能从外面袭取过来的。一个人的行为有不合道义,自己内心觉得不满足的时候,气就跟着萎靡下来了。所以我说,告子不一定知道什么是义,因为他把义看作是外在的东西。

        培养浩然之气,必须时时进行,不可有一刻忘记,并且心里只要不忘记就好,当然也不要另有什么想法,帮助他快速成长起来。可千万不要像宋国人那样傻:宋国有个人担心他的禾苗长不快而把禾苗拔高了一些,然后累的头昏眼花的跑回家,告诉家里人说:‘今天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大了。’他的儿子赶快跑去一看,禾苗都枯萎了。现在天下不拔苗助长的人太少了。认为养气没有好处,便放弃不管的,就好像是不肯锄草松土的懒汉;知道养气的好处,却急着帮它长大,就好比是拔苗助长的傻瓜;他们这样做,不但没有什么好处,反而会伤害事情的发展。”

        从某个角度上说,“浩然之气”可谓是孟子相当重要的一个理论之一,可能光是这样看白话都有些难理解,一下我带着大家进行解读:首先在这一段之前孟子的学生公孙丑就问了孟子一个问题,主要问的是:如果先生(指孟子)担任齐国大官之后能够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先生会不会因此动心。孟子的回答当然是不会,他说他40岁就不动心了。但是孟子说告子不动心却比我还早。于是在讨论了一番勇气的层次问题后,就发生了以上我们看到的对话。

        而其中最难理解的就是什么是言,什么是心,什么是气,什么又是志。我相信只要我能解释清楚这些东西,以上这一大段你们都能看得懂:

(1)首先我先解释一下什么是告子说的言,言就是言语,这是广义的语言,包含语言表达方式,说话的态度,话语的内容等。

(2)接着就是心,心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当然这值得绝对不是心脏,心的概念在古代有点像我们的大脑的思维,就好像我们常说的“这个人心里想着什么”的“心”的意思。

(3)接下来就是最难理解的气,在这里我翻译为意气,看清这是意气,而不是义气,我认为意气像是一种气场,或说的更直白一点可以叫做气质,这也可能是人的一种磁场(科学的来说)。

(4)最后就是志,古人解释:心之所向之谓志,所以志也可以当作心,但是它比心比起来更加明确,它更像是一种方向。

        孟子认为,心是人思维的源头,而我们思维所想的便称为志,而志向则会随带着气质,而气质必定决定一个人的言论。然而告子反过来,根据一个人言论随的气场,我们便可以判断一个人的志向从而明白他的心里存着是什么。这是否行的通呢?我像这是不太现实的,言论可以是假的,气场同样可以,我们平时经常听到别人说一句这样的话,叫做不要自己骗自己,因为有些事只有自己心里清楚,别人看不出来。所以光从言论来判断人品是不太完整可靠的。

        言语可以是虚伪的,气场也可以是虚伪的,志向甚至也可以是虚伪的,但是唯有心是假不了的,心如果还虚伪,那我们就可说这个人“心虚”了,也就是说这个人装不下去了。当然或还要在解释一下,为什么气质会是假的,实话说气质一定要有志向做基础,而志向又要心做基础,所以志向不明确的人,往往气质也体现不出来,但就算是气质体现出来了,那多半也是装出来的,因为这种气质没有资本、没有实力,只是用外表的薄纱遮盖力内心的虚无空的。所以做人,首先就是要内心纯正,要真诚的面对自己的内心,然后找到内心真正希望方向,最后气质和言论都会随之出现。

        而我们如今有多少人不去追求那内心的真诚反而在那一边学着什么语言的表达方式,什么气质的装扮;我认为这些并不是不重要,但是如果只是学会了油嘴滑舌,只是学会了一些抚媚妖艳的身姿打扮,那真的是人生的一大可悲,这种外表的装束确实可以让别人眼前一亮,但是如果你与别人长时间相处,别人定能看出那被你遮蔽的空虚灵魂。俗话说:“逃得过和尚,逃不过庙。”“逃得过一时,逃不过一世。”所以我们不仅仅要有世人皆称的美丽皮囊,当然也不能少了那有趣的灵魂。

古本四书

       《孟子》不像《论语》只有一些支离破碎的对话,它是史实它是故事,读起来特别有意思,而三万多字的孟子在这里也不可能说的完了,还有很多很多观点没有谈到,感兴趣的还是建议大家去读一下,希望各位不要带着本善的老套教条式的观念去看待孟子,看待儒家,如果真的能明白我今日所说的,我相信儒家的一定会给你带来更多灵感,你也会尊敬儒家这样一门独特的学问。



每月不定期更新,后期视频制作筹备中

欢迎关注b站:_Sagesse_

你可能感兴趣的:(东方哲学: 儒道两家(二)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