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卷 上)
【一】 亲民和新民之辩?
爱问:「『在亲民』,朱子谓当作『新民』,后章『作新民』之文似亦有据。先生以为宜从旧本作『亲民』,亦有所据否?」
先生曰:「『作新民』之『新』是『自新之民』,与『在新民』之『新』不同,此岂足为据!『作』字却与『亲』字相对,然非『亲』字义。下面『治国平天下』处,皆于『新』字无发明。如云『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如保赤子』、『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之类,皆是『亲』字意。『亲民』犹孟子『亲亲仁民』之谓,『亲之』即『仁之』也。『百姓不亲』,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教』,所以亲之也。尧典『克明峻德』便是『明明德』,『以亲九族』至『平章』『协和』便是『亲民』,便是『明明德于天下』。又如孔子言『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便是『明明德』,『安百姓』便是『亲民』。说『亲民』便是兼教养意,说『新民』便觉偏了。」
但衡今云:”二说正可相资也。徒亲民而昧于新民,此鲁之所以寝衰。当时宋仁宗(一0二三至一0六三)之政近之。徒新民而昧于亲民,此齐之所以多故。当时宋神宗(一0六八至一O八五)之政近之。”
[译文]
徐爱问:‘《大学》中‘在亲民’一词,朱熹认为应当写作‘新民’,并且后面的文章有‘作新民’的词句,可以作为他的凭证。先生却认为应当依照旧本作‘亲民”,您这样认为也有什么依据吗,”
先生说:“‘作新民’的‘新’,意思是自新之民,自我更新,与‘在新民’中的‘新’含义不尽相同,怎么能用这作为依据呢? ‘作’和‘亲’相对应,但不是‘亲’的意思。下面所讲的‘治国,平天下’等地方,都没有对‘新’字发表阐述。‘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如保赤子’,‘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等等,这些都有亲的意思,“亲民”就像《孟子》中的‘亲亲仁民’所说,‘亲之’也就是‘仁之’,对他们:‘亲’也就对他们仁。天下人不能以亲仁相待,百姓缺少亲情,舜命契担任司徒,‘敬敷五教’,教化百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使他们相互亲近。《尧典》中说的‘克明峻德’就是明明德,‘以亲九族’‘到平章’‘协和’就是‘亲民’,就是‘明明德于天下’。又比如孔子所说‘修己以安百姓’一句,修己就是‘明明德’,‘安百姓就是亲民’说亲民就兼有教诲和养化两个意思,朱熹说成新民,意思就显得偏颇而狭窄了。”
释疑:
“新民”“亲民”之争,争从何来?
细微处体察,则炯然!
“新民”,是使然,是“使”民新,“使”字细处体会,谁“使”谁?先知使后知,先觉使后觉,上级使基层,贤达使平民…,此字分先后、分上下、分贤凡…,在在处处,非平等心,还在二元分别…
“亲民”,是本然,是“同”民亲,“同”字细处体会,同民亲,亲如一体,一体扩充,至大至广,…当自然一体之仁,在在处处,平等心,众生平等,万物一体!
“亲民”,不只是强化“以民为亲、以民为重”,更有深义引申…,与民亲,同民亲,亲如一体,更深处,民即自,自即民,亲民即亲自,亲自即亲民,本来如一,自己本来面目,一如既往,亘古不变!
亲民,是根本,即体即用,以一驭万。
大学是为己的学问,格物致知也是对己而言。“亲民”是明德的体现,可以大略说,明明德即是致良知,亲民即是事上磨。
说“亲民”也就成为贤者“明明德”施之于人民的外用。“明明德”不是空守着一个“明德”,使人民“亲”是“明明德”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他是通过唤醒群体的“明德”而实现本身的“明德”的。它使得儒家的个人修养不再局限于一身,而是推广到家国天下的全体人身上。“至善”是“明明德”和“亲民”所共同追求的境界。
传习录逐条精讲摘要:
“亲民”是“以民为亲”“以民为重”,这是一个为政的原则,也是一个做人的原则。每个人以自我为中心,这样并不幸福。越以自我为中心,对这个世界越不满。如果你不以自我为中心,而以“亲民”为中心,你就会活得充实、有动力,不是只为自己活着,也为你的亲人活着。
心学的智慧在哪里?就是让你打开自我。打开自我就是“亲民”二字,“明明德”,就是把“亲民”落到每一个具体的事务当中。所以说心学是及物学,它绝不是说靠自我感觉良好来做判断,那就成了傻子了,靠一厢情愿打仗。它完全是尽已心,知物性。尽心知天知命,它是沿着这路线一层层走,在起步修养时,要“亲民”,“亲民”就是亲万物,跟“万物一体之仁”是在一个基座上的。儒家要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万物一体之仁”。
以“亲民”为前提,伴随着“亲民”的道德智慧,才是我们所追求的生命自我实现的智慧,才是心学这种心性之学的本意。
净心斋笔录
2023年3月11日
附注:
①在亲民。《大学》经文,古本作“在亲民”,明道改正《大学》(《程氏经说》卷五,页一上至三上;不改“亲民”。伊川改正《大学》(《程氏经说》卷五,页三上至五下),则于“亲”字下注“当作新”。
②新民。朱子曰:“今亲民云者,以文义推之则无理。新民云者,以传文考之则有据。程子于此,其所以处之者亦已审矣。矧未尝去其本文,而但曰某当作某。是乃汉儒、释经不得已之变例,而亦何害于传疑耶?”(《大学或问》页十五下)
③后章。《大学》第二章。古本(《十三经》本)章句与朱子章旬(《四书》及《四书章句集注》)不同。今从朱子。
④亲民。古本第五章,朱子章句第二章。
⑤君子贤其贤…,民之父母之类。古本第三、九、十章。
⑥亲亲仁民。《孟子·尽心篇》第七上,第四十五章。
⑦五教。《书经,舜典》第四节云:“帝(舜)曰:‘契(帝喾之子,舜之贤臣),汝作司徒(掌礼教之宫),敬(慎)敷(布敷(布施)五教。”’《,孟子·滕文公篇》第三上,第四章云:“使契为司徒。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⑧九经。《书经·尧典》第一节云:“克(能)明俊(大)德,以亲九族。”《诗经·王风·葛藟篇序》毛氏传云:“自高祖至玄孙。”《尚书》欧阳(欧阳修,,一OO七至一O七二)《毛诗本义》云:“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
⑨协和。《书经,尧典》第一节云:“九族既睦。平(辨)章(明)百姓。百姓(百官)昭明,协(合)和万邦(诸侯之国)。”
⑩安百姓。《论语,宪问篇》第十四,第四十五章。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