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 | 财务、经营的基础

学会从成本的角度看客户。我想和你分享一个观念:不该把所有的客户当上帝。今天是开篇,我们先明确一个问题:什么是成本。

1.会计学意义上的成本

首先,我们先梳理一下成本的概念,以保证我们后面能在一个话语平台上。过去一段时间,一直困扰我的一件事,就是有些后台的留言,我没有办法回你,因为我们的话语平台不同,今天解决这个问题。

成本,分为会计学意义上的成本,和经济学意义上的成本。在管理活动中,大家使用的是会计学意义的成本概念,所以,我先把会计意义的成本概念给你解释清楚。

首先,你要牢记:所有从你口袋里掏出去的钱,都是成本。你今天打车出去办事,谈一个项目,车费是不是成本?肯定是成本。生意没谈成,有同学说,这是沉没成本,然后后台留言和我说,沉没成本不是成本,这个让我很困惑,不知道如何回复你。

沉没成本怎么会“不是成本”呢?难道这个钱是天上掉下来的、可以随便扔掉?所有花掉的钱,都是成本,你将来如果挣不回来这个车费,你就是亏了。你生意没做成,把票据拿到公司去报销,财务人员说,这是沉没成本,不用报了,会这样吗?所有的财务人员还是要按照规矩进行记账,然后等着将来什么时机,把这个费用摊销掉。

记住:企业花掉的所有的钱,都是成本。不存在什么花费,把钱花出去了,最后说它不是成本。只不过有些成本,直接就知道花在哪个客户身上,花在什么事情上,所以,直接地记在某个项目下、某个客户名下,或是某个产品的账上。而另外一些花费,复杂一点,一时分不清该怎么记账。比如,你参加了一个业务培训,这个钱不知道该怎么记账,记到哪个客户、哪个产品的头上,所以,只能把它们先归集起来,以后再分摊。


2.经营者要懂财务会计

企业把所有的花费进行记账,是有规则的,这个规则就是财务会计的规则,也是记账的规则。你如果有兴趣,可以在我的课后去找《会计学原理》的书,去找“财务会计”和“财务分析”,或者叫《财务报表分析》的书,这就是管理学在这个领域里的延伸。前两周,我和你分享了一些管理学在市场营销领域中更细的学科,接下来的课程,我还会为你介绍其它一些学科,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我希望你听完我的这一年课,管理学就入门了,你能够有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架构。有心的同学,可以继续有针对性地学习。如果你是对知识架构有需求的同学,我建议你可以找一张纸,专门把学科关系建立起来。

再多说一句。做管理者,市场营销、生产运营这些内容,比较容易上手,但是,有关财务的知识,往往是一个瓶颈。不过,我建议管理者最好要懂一点财务会计,懂一点财务分析,这样就可以做到与会计人员进行沟通。而如果你是财务人员,虽然你的主要任务是按照财务会计的原则进行记账,然后,定期编制财务报表,对过去的经营情况进行统计。但我也建议你能够经常换位到管理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稻盛和夫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如果把经营比喻为驾驶飞机,会计数据就相当于驾驶舱仪表中的数字,机长就相当于是经营者,仪表必须把时时刻刻变化着的飞机的高度、速度、姿势、方向正确及时地告诉机长。如果没有仪表,就不知道飞机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无法驾驶飞机。所以,管理者虽然不一定会记账、会编制财务报表,但一定要能够和会计师进行对话,能够一起对过去的经营结果、经营数字进行分析。而会计人员也要能够理解管理者的需要,从管理者的角度去解析财务数字。在所有的财务数据中,成本及其结构,是最重要的一些数字。

财务人员记录成本和分析成本有一套规矩,相关的领域,叫“成本会计”。我们这一周的课,会涉及到一些成本会计的知识,希望能够由此让你了解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成本逻辑。成本会计,对于中国企业的管理非常重要,因为中国是个制造大国,懂一点成本会计,对于企业改善成本状况,增加盈利,是非常重要的。

不过,管理者在实际经营中也常常出现和会计师说不到一块去的情况。稻盛和夫就多次讲起,他听不懂财务人员为什么要那样处理账务,于是,就不断追问,以至于创立了一套稻盛和夫的会计学。他的阿米巴经营模式,就是建立在他的这套会计学原则基础上的。不过,如果你仔细研究稻盛和夫的那套会计学,真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就是在追问财务人员的过程中,搞清了几条对管理工作落地有帮助的法则。稻盛和夫最后总结道:不就是要把费用最小化吗?

3.沉没成本

回到今天我们讨论的中心:成本概念。最常被人们提到的成本,就是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就是不随产量多少而发生变化的成本,诸如厂房、机器设备,都属于这一类成本。比如很多同学后台留言讨论的“沉没成本”的概念。

沉没成本,有点类似于固定成本,都是与产量无关,但它是一种不可避免的成本。比如,我要去美国收购一家公司,前期会花很多钱,派出自己的团队,同时也要请专业人士一起来进行“尽职调查”,不管收购成功不成功,这些费用都是要花的,不花你就不知道企业的实际情况。

比如,调查花了100万美元,这时你有了信息,你要下决心是否并购这家企业。你这时的判断会因为已经花了100万美元的调查费就必须要买这家企业吗?你肯定不会,因为买不买,和这100万美元的花费没有关系。这时,你之所以会买,是因为你觉得后面的经营有利可图,而不是调查已经花了100万美元。所以,这100万美元,基本上可以被认为是“沉没成本”。

那我再接着问你:这100万美元真的是沉没成本吗?其实,如果脑子够机灵,这个调查报告说不定还可以卖出20万美元的价格,给其它有兴趣收购这家公司的人。如果你能够卖得出去,你的沉没成本就是80万美元。

所以,什么是“沉没成本”?沉没成本,就是实在无法避免的成本。经济学上现在很流行的分类方法,把成本分为“沉没成本”和“可避免成本”,可避免成本又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不过,我和你讲,你千万别觉得可以拿着个概念、自以为是地去和财务人员嘚瑟。具有沉没成本性质的花费,在财务上怎么入账,在企业经营核算的时候该怎样被对待,那是个专业性的问题,我们在此不详细讨论了。请记得:在成熟的企业里面,都有一本很详细的会计手册,沉没成本中的细项,处理的方式是不同的。

4.经济成本

最后,我再说说“经济成本”的概念,在企业的核算中,极少使用“经济成本”的概念。因为经济学是研究资源使用效率的学问,所以,它创造出来一个“机会成本”的概念。比如,一个资源用来干了A,就不能用作机会B,不能用作机会C。所以,企业投入资源干任何一件事,它的成本都是放弃了其它用途中,收益最大的那个。这个成本,就叫做“机会成本”。机会成本,因为只有经济学家在用,所以,也叫“经济成本”。

比如,企业的自有资金是从来不算成本的,企业自己的房子也是从来都不计入成本的。于是,有人就说了,你这个自有资金,自己不用,存在银行也是有收入的。你这个房子,自己不用,用来出租也是有租金的。所以,你这些固定资产,都应该把它们放在其它用途上,看能给你带来多少收入。然后,把这个当作“经济成本”来去衡量一下。

我和你讲,中国好多企业现在都不算这个经济成本,所以,目前很多都盈利。但是,一算经济成本,很多企业的利润立刻就是负的。什么意思?就是我一年赚一千万利润,在会计上是盈利的。但是,我用了价值两个亿的办公楼,如果这两个亿的办公楼用来出租,租金都不止一千万。你说,这个公司在为股东创造价值吗?所以,大多数企业都经不起这种经济成本的检验。李荣融做国资委主任的时候,给央企搞了个EVA考核,就试图通过经济手段来抑制企业的扩张。你占用国家的投资多,每100块钱,一年你要交给我5块5的回报。但这个门槛,对于很多企业,还是很难跨越的。

1.所有从你口袋里掏出去的钱,都是成本。 2.管理者不一定会记账、会编制报表,但一定要能够和会计师进行对话,对过去的经营结果、经营数字进行分析。 3.最常被人们提到的成本,就是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4.目前很多盈利的企业,一算经济成本,利润立刻就是负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本 | 财务、经营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