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选择的两种重要思考方式

在我们的转折期,会需要做一些重大的选择,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去做出这种选择呢?陈海贤老师提出两个原则:

第一个原则,要想清楚,我们做出的是经济选择,还是心理选择。

书中举了个例子,很多人在大学的时候,面临这样一个选择,是留在大城市,这样能够享受到大城市的繁华便利,机会众多,但同样也有高压力和高房价,还是回到家乡的小城市,压力小,但也机会少,空间小。

面临这样的选择,我们通常有两种思路,一种思路是把它当做一个经济选择,我们来思考各个选择的风险、收益、机会、成本等,衡量利弊得失,最后做出选择。

可这样的模型有几个弊端:第一,谁也没有足够的信息来预测未来;第二,我们其实并没有做出什么选择,更多的是信息的计算和加工。

而陈老师则提出了另一个思考的思路,也就是“心理选择”。我们思考的不是得到和失去,而是每一个选择背后的自我是什么,我们又想要成为哪一个自我。

我个人的理解是,如果放在选择大城市,还是小城市这个案例里,你选择哪个,你应该仔细想想,未来五年、十年、二十年后你想要的生活是怎样?你是想要不停的提升自己的天花板,在职场商场上翻云覆雨,还是只是想要有个稳定的工作和生活,你可以想象具体一点的画面,到底将来想成为怎样一个人,过着怎样的生活,然后做出的选择,就是你基于自我的判断做出的选择。

其实,你要知道,选择的背后就是代价,你只要能够承受住选择的后果,做什么选择并不那么重要。

第二个原则,环境还是自我创造。

我们通常觉得,做选择要照顾现实呀,否则,岂不是在用幻想逃避现实。这就涉及这第二个原则,我们应该从自我创造的角度去思考选择,而不是从环境的可能性去思考选择。

书中也举了个例子,有个博士生发现导师和师兄们对自己都不太友善,学不到什么东西而且要求严格,于是想要退学。学长告诉他要退就要尽快退,否则以后再退就更不划算,但是父母极力反对他退学,为此非常纠结。

要不要退学不是一个容易的选择,要么顺应环境,要么就是反抗环境,但其实无论哪个选择,我们都没有脱离环境本身,这种思考方式其实是在假设,外在的环境是决定选择最重要的因素。这样就会让我们有种无力感,我们应该回归自己的内心。

怎么做呢?其实还是和第一个原则说的一样,我们要思考的是,自己到底想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比如说博士退学这个例子,他需要思考他将来到底想做什么,这个博士学位对他有没有作用?如果再去读过一个博士学位对他想做的事情有没有影响?

总之,决定选择的力量不再来源于环境,而是来源于对自己未来的构想。

你可能感兴趣的:(面对选择的两种重要思考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