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十洲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第二天傍晚再访清净寺,买5元门票进入。(上次来的早还没开门,具体参见刺桐花开,低调的宝藏之城:泉州)

相比隔壁热闹的关岳庙,这里如寺名一样清静了不少。游客不多,偶见几个黑人在院子里的角落里默默的坐着。

不同宗教在涂门街比邻而居,也算是罕见的一景儿。你供你的关二爷,我拜我的真主安拉,互不打扰。这种包容与开放,需要从历史上寻找答案。

五店市石鼓庙彩绘屋顶与屋檐

清净寺是我国现存最早(建于北宋公元1009年)的伊斯兰建筑,也是伊斯兰教经由海路传到中国的第一个落脚点。与众不同的穹顶门楼,体现出浓郁的中亚风格。

奉天坛(礼拜大殿)虽于明万历年间在地震中坍塌,好在原柱基、柱础大部分保存完好,立在原地。门楣和四周的花岗岩墙壁上,还清晰的刻着阿拉伯文的《古兰经》。

远方的云遮住了最后的一抹残阳,残垣断壁的大殿显得有几分萧索。站在露天的大殿里,耳边似乎传来了傍晚的诵经声。

寺门内北面围墙正中,镶嵌着一方《永乐上谕》石刻,这是明成祖朱埭当年颁发保护伊斯兰教寺院的文告。

由此可见,穆斯林与泉州这座城市在历史上有着不解之缘。而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商人对于泉州的影响更是远超我们的形象。

1.

我国在历史上有三个泉州:一个在河北通县,一个是今福建福州,一个就是现在的泉州——唐嗣圣元年684年置武荣州,景云二年711年改泉州,开元六年718年移到清源紫帽之间、晋江北岸的今泉州地址。

泉州古城三座城门之一:复建的朝天门,另外两座是临漳门、泉山门  

泉州得名于城北的泉山,即今天的清源山。清源山是到旅行者必访之地,这里有中国最早的老子雕像,号称“老子天下第一”。

泉州还有很多的别名:

刺桐——五代时泉州环城植刺桐,而闻名世界。

温陵——温热、多陵,形象概括了泉州的地形气候。

鲤城——俯瞰泉州状如鲤鱼,代表了历代城市建设的演变。

 经过五代、宋、元三个阶段的改建和扩大,泉州城址的规模由0.75平方千米扩为7.5平方千米,为唐城的十倍 ——by 杨昌鸣《古城泉州》

泉州在很长一段历史中,都显得默默无闻。经过隋唐的稳定发展,泉州作为港口的作用日益显现,当然比临近的广州港还是小弟。

五代时,鼓励外贸已是当局重要的富民政策。扩建修缮泉州城也是为了筑巢引凤,但这座城市真正成为享誉世界的通商口岸,却在北宋元祐二年(1087)之后。

因为正是这年,帝国在泉州设立了市舶司——港口管理机构,包括招商、税收、制度、经营、纠纷等一切有关对外贸易的事宜。

泉州这条鲤鱼终于跳了龙门。

抓住历史机遇的泉州突飞猛进,到南宋中后期,贸易额赶上了唐宋第一大港广州,成为世界上最繁华的港口城市。

《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述:

“刺桐城的沿海有一个港口,船舶往来如织,装载着各种商品,刺桐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这里,货物堆积如山,买卖的盛况令人难以想象……

the city of Zayton, from a 15th century manucript of Marco Polo's 图片来自Wikipedia

2.

不禁要问:泉州为什么会快速崛起?

天时,地利,人和。

熟悉历史的都知道,宋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商业最为繁荣的时代。国家经济重心逐渐由黄河流域南移到长江流域,同时新兴的市场经济取代传统的小农经济。无论是哪个变化,泉州都是受益者。

安史之乱阻碍了陆上的丝绸之路,宋只能依靠海上进行对外贸易,南宋尤其如此。

泉州地理位置优越,成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顺理成章。从泉州港出发,北上可以经明州(今宁波)到达高丽和日本,南下可至马来群岛、印度洋和波斯湾。

泉州的造船业首屈一指。当时的海船称为福船,多桅、多舱、多层,水密舱技术绝对是当时的先进水平。最大的远洋福船长达一百米,载货六百吨,乘五六百人,储粮一年,宛如海上的小镇。

1974年泉州后渚港出土一搜南宋海外贸易船,如今躺在开元寺的古船陈列馆里

天时地利有了,但更主要的是人。

从某种意义上说,泉州奇迹是闽南人和阿拉伯人共同创造的。这里的外商虽然来自世界各国——波斯、占城、三佛齐、印度、非洲、锡兰等,当时有“市井十洲人”的说法,但数量最多的还是阿拉伯人。

唐宋正值阿拉伯帝国的黄金时期,他们是海洋贸易的主宰,与中国贸易选择的登陆点正是泉州。

泉州也敞开大门欢迎他们。

古代中国称异域之地为“蕃”,异域来华之人、物等前常冠以“蕃”字。外商称为蕃客。按照当时的制度,蕃客需要集中居住和管理,一般都是在出海方便之处,叫蕃坊。蕃坊设有蕃长,由挑选德高望重的蕃商担任。蕃坊形成交易的市场,时称蕃市。还有外国人学习中文的地方——蕃学。

迁徙而来的阿拉伯蕃商,多居住在泉州城南一带,并在此形成了阿拉伯人聚集区。逐渐的,蕃客开始携妻儿来居住,购买田宅,与当地人杂居、通婚,慢慢的突破了蕃坊的限制。这些蕃客在泉州安家落户,长育子孙,甚至葬在当地。

在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里的“阿拉伯-波斯人在泉州”陈列馆里,有个展厅就陈列着没有回到故乡的蕃客墓碑,上面大多刻着古兰经里的诗句。

灵山的圣墓也是伊斯兰教在泉州曾经占有重要地位的证明。两贤人墓,是中国少见的伊斯兰教圣迹。唐武德年间,穆罕默德遣四贤徒来华传教,一贤传教广州;二贤传教扬州;三贤沙仕谒、四贤我高仕传教泉州,卒葬灵山。

图片来自网上

这些遗迹都成为当时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如今番坊早已不见踪迹,但有些街巷还依稀可以寻见当年蕃市的辉煌。

“船到市井十州人,涨海声中万国商”,说的便是城南的聚宝街。

图片来自网络

从街道的名字也可以看得出来,这里曾汇聚八方的奇珍异宝。当时来自世界百个国家的商人们汇聚在泉州这条街上,交易各种金银珠宝、绸缎布匹、香料药材、茶叶瓷器等商品。

七百年后的今天,熙熙攘攘的街市已变得冷冷清清,只留下参天的大树和街道两旁年久失修的古宅,几座名人故居。

曾经的苏宅

城南旧事在白发翁媪忆往昔的茶盏里慢慢消失。

从天后宫出来,经德济门遗址,对面是古泉州申遗点,过李贽故居,再向南经过黄帝宫就是聚宝街了。

聚宝街黄帝宫门口

多插一句:2018年刺桐申遗失败,不幸成为中国首个申遗失败的城市案例。2020年泉州重整旗鼓,再次申请“刺桐史迹”,并被正式确定为中国2020年唯一的世界遗产申报项目。我相信,这次一定可以成功。

古泉州16个申遗点,图片来自网络

沿街分布着一些闽南传统古民居,洋楼和杂货铺,表面看来跟泉州普通的街巷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很多房子都已经破败不堪,挂着“危险”、“请勿靠近”的牌子。

街两边的小店

聚宝街的尽头是一座桥,名为车桥头。宋元时期这里是刺桐港与陆地连接的交通要道,为了方便外商卸货,才建此桥。

图片来自网络

旁边有家百年老店——文阿水丸店,名气甚大。左拐,一块碑上写着“来远驿遗址”。这是当年接待外国使团住宿的官署。

图片来自网络

车桥头下水现在仍然流着,直通码头,通大海,通远方。敢闯敢拼的泉州人从这里出发,与世界交流。

想象当年这里彻夜灯火通明、车水马龙,不禁唏嘘感叹。

再向前几步左转,便是与“银聚宝”齐名的“金青龙”。与聚宝街平行的青龙巷相当于现在的金融街,当时提供货币兑换、典当等服务。

巷子不长,只有200来米。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建于民国年间的“李妙森故居”(菲律宾华侨),这是一座中西合璧的洋楼,他的孙子李天赐还居住在这里。

门口的瓷砖请细看,有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风格

青龙巷32号的林廉平民居也不可错过。整座房子最大的特色,是院内一座百年历史的蚵壳厝,这种用牡蛎壳打造的房子,多见于泉州东海蟳埔一带,林家的这座是古城区内唯一的一座。

图片来自网络

青龙巷尾有青龙宫,也是此巷名字的由来。供奉的吴真人是北宋名医。闽台各地对吴真人的崇拜极为普遍,吴“医神”与“海神”妈祖并尊为“海峡保护神”。

另外,这附近有一条宽不足1米的小巷叫道才巷(当地人称肚脐巷),有“城市一线天”之称。

它连接“聚宝街”和“青龙巷”,是不可错过的一景。

3.

泉州民间有半蒲街、回半城的说法。此种称谓源于阿拉伯商人的名字多以abu开头,abu与“蒲”音近,故泉州阿拉伯人常被以蒲姓称之。回半城则因元代多称穆斯林为回回而得名。

若说泉州历史上最出名的阿拉伯人,非蒲寿庚莫属。

图片来源网上

蒲寿庚祖上来自大食,是西域阿拉伯人后代,因贸易移居占城国(今越南),十一世纪迁徙来华定居广州,十三世纪南宋又移居泉州。蒲寿庚在此经营香料等海外贸易,迅速赚取巨额财富,闻名远近。

在泉州城,蒲寿庚拥有近300亩面积的府邸。最奢华的是用32名美女作为象棋的棋子,对弈的园子称作棋盘园。

图片来源网上

他还在一条街巷上为美女们建了32座阁楼,供她们居住,这就是涂门街三十二间巷的由来。

图片来源网上

除了经商,南宋末年开始担任泉州市舶司长官,达三十年之久。在他提举市舶的三十年间,泉州实际上变成了他的王国,尽管并未独立。

1276年,元军南下,包围临安。南宋孤臣陆秀夫、张世杰等人带着娃娃皇帝“欲作都泉州”,却吃了蒲寿庚的闭门羹。南宋再无翻身的可能,蒲寿庚终降了元朝,受忽必烈的重用,陆秀夫却只能背着小皇帝跳入海中。

崖山海战,图片来自网络

泉州,在元朝的统治下发展的越来越繁荣。伊斯兰教也在元代得到大发展,穆斯林大臣在元的朝廷更是地位显赫,忽必烈的某个孙子还带着麾下的蒙古健儿皈依了伊斯兰。

蒲家势力越发壮大,开始与元廷对抗。好景不长,蒲寿庚死后,忽必烈一声冷下全军万马逼近泉州城,城内的阿拉伯人被屠戮,清真寺成了一片火海,蒲家也是哀嚎一片。

《博物馆之夜》片段

泉州开始走下坡路。元末的动乱,加上明清的闭关锁国,泉州最后变成万马齐喑的死水一潭。古泉州因海外贸易而兴,又因海上商贸终止而衰。

如今的泉州,已是全省经济的龙头老大,靠的是敢闯敢拼的闽南人,如他们的先祖一样。

夜幕下的钟楼十字路口

只有来过这里的人才知道,泉州的故事未完待续。

注:除特殊标注,图片均来自手机K30Pro

你可能感兴趣的:(市井十洲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