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逻辑的小学科学教学设计》读书感悟

      本书从逻辑学的角度进行分析,极大的帮助我理解了科学思维的内涵,本书对如何培养学生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还作出了具体指导,虽然一些专业术语的表述晦涩难懂,还好有我们熟悉的教学案例结合进行分析,这些案例深入浅出,层次分明,符合科学的教学实际,不仅让我找到了之前在认知上的差距,也使我对思维能力的理解更深更广。

      为了更好的理解书中的一些专业术语和逻辑,我按照书的编写顺序整理了一份思维导图,关键点用红色字体显示,一些非本书重点讲述的观点已省略,本书的内容多,但整理思路后会发现,众多的专业术语只是为了帮助我们理解我们需要理解到的关于逻辑思维的点,并不是所有的类别都用得上。


思维导图

      从本书的编写思路来看,本书就是以逻辑学为基础,首先要清楚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培养未来科学人才的科学教育中,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这本书就将小学科学中涉及a到的思维问题提炼出来,从思维过程(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比较与分类)、思维方法(归纳、演绎、类比)和思维形式(概念、判断、推理)三个方面,讨论小学生科学认识的获得和应用,帮助老师进行教学设计,因此老师们就要对应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学习特征,理解相应的思维过程、思维方法、思维形式。

      第一章,小学科学思维概述。根据思维是否符合逻辑,指出思维分为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而逻辑思维的形式主要指概念、判断和推理,这三项也是后续不断提及的内容,本章主要讨论了概念和判断这两种,做了简单的分类、说明以及这两者之间的联系,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方式,判断是概念之间关系的界定,最后又对小学生概念学习特征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提出小学生的科学认识主体的现象论,没有到达多复杂的阶段,也为后续小学生理解的概念形成和定义方式埋下伏笔。

      第二章,小学科学学习中的思维过程,即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比较与分类,主要阐述思维过程的内涵以及在教学中的体现,指出分析与综合是抽象语概括的基础,比较语分类会贯穿整个思维过程,通过p30的案例分析不难发现,很多时候我们上课经常用到这些思维过程,但总会被我们忽略,所以,弄清楚思维过程的本质内涵,更有助于我们思考教学活动的开展,帮助提升了学生的哪些能力,不至于出现“帮”学生回答等等情况。

      第三章,小学科学概念的定义方式,这是就提及到了非常多的概念形成方式,根据内涵定义、外延定义和语词定义的逻辑学划分,主要讨论了小学科学概念的几种主要定义方式,重点说明了其在教学中的运用:要明确以小学生特有的思维方式为基础,从身边的自然事物导入学习活动,用学生能够理解的语言对科学概念进行描述,才能帮助理解抽象的概念。思维过程中各要素分析是各自独立的,但这些要素又是综合性的贯穿了整个教学过程。

      第四章,小学科学学习中的推理,三个大类推理方式,就是从判断到判断的过程,虽然这几种推理方式在科学课堂教学中经常用到,但在读完这章后才算有了一个真正的理解,其中读的时间最长的就是假言判断推理,其实后来发现联系数学上的充分必要条件去理解会更容易一些,就是一些专业词汇(肢判断、选言判断……)加进去就变得有难度,思维导图中的这部分用红色字体对三种推理方式的联系区别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第五章,基于逻辑的教学设计分析,这个章节涉及到大量的案例分析就没有在思维导图上呈现,总体下来就是要理解虽然在思维过程中各要素分析是各自独立的,但这些要素又是综合性的贯穿了整个教学过程。

      最后,附录部分,提及观察实验设计也是包括逻辑的,也包括感知觉的,要知道科学观察以感知觉为基础,是获得科学认识的必要手段,是思维前进的前提。

      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这便是阅读的意义所在!

你可能感兴趣的:(《基于逻辑的小学科学教学设计》读书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