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辣妈Abigale
01 成人世界里读书的意义
刚过去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几乎全网都在给孩子讲读书的意义。
读书的意义是什么?成年人经过总结加工,列出来很多条:
读书就是,将别人的思想变成块块石头,然后建造成自己的思想殿堂。
读书是为了将来能和你的爱人不止讨论柴米油盐酱醋茶,还可以谈论琴棋书画诗酒花。
你读过的书,经历的事,等时间长了,那些细枝末节你都忘了,剩下的,就成了你的素质。
读书不是为了拿文凭或发财,而是成为一个有温度、有情趣、会思考的人。
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的寂寞时刻,换成一种享受。
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
这些文字看起来很美,也很有道理。但是,这是成年人的想法,有人问过孩子的想法吗?
我问过。
02 孩子们讲关于读书的意义
年纪小的孩子还不足以理解这些“意义”,年纪大的能理解的孩子,也许压根就不想听你的这些道理。
五年级小学霸
闺蜜家上五年级的小琦是个小学霸,他说,我不喜欢“意义”(这个词),我们语文课上总是要问这段课文有什么意义,太烦了!但是考试要考,我烦也得去想到底有什么“意义”。
我给他看关于读书的意义这段话,他说太枯燥了,没意思,又是大人们教育小孩的话。他认为读书的意义就是,将来考个好大学,然后可以不用干自己不喜欢的事。
在校大学生
我一个书友是在校大学生(985高校),我让她帮忙采集她同学的想法,关于读书的意义。
她说她们早就讨论过了,爱读书和其它爱好一样,喜欢的人才觉得欢喜才觉得有意义,不喜欢的非让她硬读,她只有痛苦。世间千般好,读书不是一个人过得好的唯一途径,爱读书的斯文败类也很多。
她还说我out了,不了解她们。这类关于读书的意义的提法,肯定是60~90后的人提出来的。这个阶段的人经历了经济匮乏读书难的年代,所以才会把读书的意义挂在嘴边,试图教育和说服我们。
但实际我们不需要这些“意义”,对我们也没有意义。就像当年我们小学就学过周恩来总理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当时不理解,现在理解了,但也无法共情。经历不一样嘛!
刚参加工作不久的95后
3位前同事,参加工作两年了。
有两位说忙着加班忙着谈恋爱,好久不读书了,如果非要读,那只有一种情况,升职加薪需要考证。那些读书的意义说得挺好,但是不适于我们。
还有一位倒是爱读书,他说他读书就是为了变得更强,技多不压身嘛!本职工作用不上还可以发展副业,最终就是要挣钱挣钱挣钱。
我说你目标明确啊!就不看闲书吗?他说没时间,以前看武侠和网文,现在偶尔看点名人传记。
他还说这段话乍一看有道理,但细看,绝对是文人写的,不接地气。比如这句:
读书不是为了拿文凭或发财,而是成为一个有温度、有情趣、会思考的人。
一个人,你既没文凭又没钱,可能生活当中的基本责任都担负不起,如何成为一个有温度、有情趣、会思考的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才是现实的前提。
03 我被惊到了
说实话我被孩子们惊到了!大家都很有自己的想法,并且理由充分,非常符合自己的实际。
我一方面庆幸现在的孩子真是比我们当年有主张多了,不人云亦云,理直气壮。
另一方面又在反思,相比较教育孩子,我们自己才是最应该首先学习的那一个。
否则,我们根本不懂孩子,然后只顾一厢情愿地把自己的美好憧憬强加给孩子,自己嗨了,孩子苦了。
其实在孩子们的这个年纪,功利性阅读占主导(考试升学为主),所以他们的想法充满了目的明确的味道。
而我们所说的读书的意义,侧重于非功利性阅读,孩子们要理解,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我们的最终目的也带着功利,这本身就是一个矛盾。
阅读,能不能纯粹一点?
04 接地气的“意义”
我想到我和孩子这一年多来的亲子共读,最初也没想过那么多高大上的“意义”,但总结起来,确有那么几条接地气的“意义”。
1、养成爱读书的习惯
孩子现在很爱绘本,每天一睡醒,只要在家,随时拿着绘本让我讲给他听。我自己看的没有图画的大部头,他也爱翻,仿佛一翻就能翻到宝藏似的。
2、愉悦身心
我们共读的过程,孩子很高兴,会选择自己喜欢的绘本,会主动模仿故事里的声音和动作,常常乐得哈哈大笑。我也开心,因为孩子开心,还因为那么一点点小小的成就感。
3、共同成长
孩子在共读的过程中增长了知识,学会了技能,锻炼了思维,认识了新朋友。
我觉得自己成长更多,学会了真正在文字中沉下心来,学会了温柔、科学地与孩子相处,接触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属于我、也属于我和孩子的新世界。
结束语
我想,我们还是只负责提供土壤,其它的,就让孩子们爱他所爱吧。
我想,我会拥有一间满屋子书的书房,孩子可以任意畅游其间。
待到孩子长大一点,如果他问我为什么要读书,我可能会告诉他,就像你爱足球一样,那里有你喜欢和让你快乐的新世界啊!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