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写作文——慢半拍 回应来

      有没有发现,在与孩子相处时,很多时候觉得他们跟不上我们的节奏?越是需要好好沟通的问题,越是不能快速反应以及接纳。这个根源在哪?是老师的节奏太快?方法不对?或是学生理解有问题?当一个问题出现时,去追源溯本时它的支流总是纵横阡陌,追寻“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维逻辑,症结不完全是孩子,也不完全是老师,正如穿针引线时“孔”也是关键。那么就试着大人上前一步,挨近小孩再来说事。

      这几天,一直在陪三年级孩子们完成的第一单元习作。习作主题是“猜猜她是谁”,书上写作指导从这个人的外貌、性格、爱好几方面入手,语文老师都是这么指导的。

      学校语文老师的作文指导课上完了,理所应当布置回家完成作文。可是有那么几个孩子,上课真的不在听,或许听了也不明白怎么写,回来写两行数一数有没有到200字,再写一点数一数,怎么还没有到?着急,那个200字什么时候才能到?

      这个时候我也着急,我拉在身边跟他说,先写外貌,你觉得这个人长得怎么样?下去写了,才写了几个字,卡住了……因为“鼻”子的“鼻”不会写了,又或者哪个教过的字不会写了,就知道教过,但是写不出来了;就知道不可以写拼音的,但是就是写不出来,想啊想,想了好久好久。你告诉他先用拼音代替,一会儿查字典。他不干,执着的学习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想不出来誓不往下写。遇到这样的事情他怎么能轻轻松松搞定作文这项作业,越是这样越害怕写作文。写作文就是数字数,数数写写,写写数数,上来跟你说:“老师,你看够了吗?我实在写不出来。”其实她自己也知道,字数不够,他希望你帮我加一点。

      好吧,实在困难的孩子拉在身边写。说一段,写一段,写不出了你口述我来记录,将文章写长写清楚。这个时候“真实”的问题又来了。不能这样写,你又没有见过他;不是这样的,他没有第一名;他们要把眼中的“真相”一五一十写下来,不容得一点点夸张、一点点修饰,加深突显、深刻表达是不可以的,这不真实。然后为此,你得停下来跟他解释为何这里要这样改,那里要这样补充。你一厢情愿表达,她不买你账,因为你说的不是“真”的。一来二去大几十分钟已经过去,一个孩子这点时间耗下去,那么五个、六个呢?才三年级,孩子真不会文字表达,真是害怕有作文,我们为何要把要求定得那么高?真的有必要吗?

      以下是尺度:

          “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为何放在第一条?语文老师一味地希望她指导的习作精彩,精益求精地一遍遍改,一次次打回重新写,是读透《课程标准》的精髓还是揠苗助长的写实版。

        以下是一个孩子打了草稿,用心誊抄了一遍的文章,上交给语文老师,老师的修改要求是这样。

    咱们暂且不说孩子写得好不好,起码他的对待态度是认真的。资深语文老师一看就知道这篇文章绝对不是刚起步的三年级孩子一气呵成的文章,他有修饰,有誊抄痕迹。再看看一个个方块字,用尽力气,认真对待地把文章抄了一遍。但是最终换回的是打回重写。以上看到的是孩子又完成一篇重写后收到的老师修改意见。可见,用心的老师认真批阅,一丝不苟地圈圈画画,给孩子这篇文作文提出来好多中肯地修改意见。如果三年级的孩子可以根据老师这样的意见一一修改,这绝对称得上是一篇一类文章。问题是,老师设计的这个“苹果”,靠孩子自己垫个脚就能勾到了吗?

        再者,所谓作文这项作业,原本就是非常个性化的,是否达到要求除了客观的标准点外更多的是存在主观的认同感。在我看来,这样的文章少了一个开头,三年级起步,先学会总分总结构,再来学总分,分总等等。那么拎起来就写“她”的长相是否欠完整性?

        这些都是显性看得见的学校教育,学生写文,老师认真批改。再让我们撩起帘子,窥探隐性家庭教育。第一步,孩子拿着一张纸说要写作文,对话交流回忆老师要求;第二步,设置三十分钟将刚才表达的意思写在纸上;第三步,写了十分钟,也就是两行半,写外貌写不出来了,忘记了刚才怎么说第四步,继续聊,继续聊一部分写一部分。其间这个字不会写,那句话该怎么写。数数字数好像还没有到,继续东添加一个字,西添加一个词;第五步,与大人一起读,修改病句,修正顺序,纠正错别字;第五步,誊抄文稿。这份作业就是这么“路漫漫兮修远兮”而形成的。可是老师却说——重写。乐于表达能培养吗?增强自信会不会?

      当然,在这里并没有责备、找茬任何一位语文老师。我们得正面引导,告诉孩子老师“严要求高标准”只为让你们快快成长。好在孩子乖巧,好骗,在没有收到前一篇的修改建议的30分钟里,孩子不再数字数,独立完成!随称不上行云流水,起码比前一篇思路清晰得多。

    所以,无论语文老师精益求精还是要求下沉,跟紧步伐好好练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小学生写作文——慢半拍 回应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