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真快乐,维也纳的百水先生

很久以前看到过个好像叫作《巴塞罗那:高迪建造的城市》的专题片,因为片子拍得太好,给我留下了巴塞罗那俯仰即是神作的错觉。于是,跟开罗的胡夫金字塔一样下场,期望越高,失望越大。2012年春,花一周时间逛巴塞罗那,却发现:古埃尔公园太小,或者说是游人太拥挤,永远没机会拍下一张背景干净的蜥蜴喷水池或者波浪长椅。米拉之家虽然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但我可不想生活在这样超现实的家。波涛起伏的外墙面,配上精雕细琢的锻铁阳台,屋顶上的排烟管和水塔都扮成“外星来客”,这些无疑都是令人震撼的艺术品。但房间内部,尤其是顶层吊顶,悉尼歌剧院一般的贝壳设计,精美可没有家居感。所谓“用自然主义手法在建筑上体现浪漫主义和反传统精神”,在之前的巴特罗公寓才算是收放得体,无论是用深浅不一的蓝色瓷砖拼凑出海洋天井,还是流线型的楼梯扶手和漩涡一样的顶灯,无一不将设计的创新和家居的温馨精妙融合在一起。可发展到米拉之家,中年高迪追求形式已经有点走火入魔。更不用说他晚年潜心投入的圣家族教堂,170米高的巴比伦塔,上面生长出人物乃至水果雕像,让人联想起《加勒比海盗》里周身贴满海产的“荷兰人号”。内里令人眩目的螺旋楼梯、吊顶如蜂巢抑或万花筒般的几何镂空装饰——那真是高迪献给上帝的杰作,我等常人只能仰望。一句话,高迪是无容置疑的天才,但他不属于凡间。

巴塞罗那/西班牙/2012.4
巴塞罗那/西班牙/2012.4
巴塞罗那/西班牙/2012.4
巴塞罗那/西班牙/2012.4

可我怎么还没有提到百水先生(Friedensreich Hundertwasser)?如果不是耐心做了维也纳攻略,肯定会错过这个有点儿古怪的奥地利艺术家、建筑设计师。而如果没有事先提示,你很可能会把他的设计,当作是高迪的早期作品——同样的曲线轮廓和缤纷色彩。

2012年2月,维也纳的地上还落着雪。那个长周末,深夜抵达,地铁站外的维也纳远程供热中心,是我见到的第一件百水作品。1992年,百水先生主动请缨,为政府免费规划出一个五彩缤纷的“游乐场”:涂鸦一样绘制的外墙上藏着不规则窗户,耸立的高塔顶着金色闪光的圆球,有草木从楼顶生长出来……单从外观真的很难想象,这其实是座无噪音、无污染、零排放的垃圾焚烧场。

远程供热中心/ 维也纳/2012.2

转天下午,赶到城市僻静一角的百水展览馆,依旧是斑斓的墙体,一层迎客的是座淅沥作响的假山水池。20岁时,艺术家改姓百水,Hundertwasser是他结合俄语和其他斯拉夫语言的自造词,因为“水是生命之源”。沿弯曲的楼梯向上,二楼有百水先生的长期展览。我相信第一眼的感觉,那就好像是来到了再没有任何罪恶与苦难的童话世界,心底涌出一股明澈的清泉。色彩,明亮艳丽得让人好像吃了开心果一样的色彩,是百水作品给人最直观的感受,而后你才会回过神细看画面的内容。可不管他画了什么,都好像是营造了一个幸福唯美的乌托邦。他画画,也设计邮票、硬币、围巾、腕表、明信片、矿泉水商标甚至摩托车牌……高迪殉道者般地俯瞰尘世,而百水先生则生活在人间,孩子一样追逐自然与美,总希望能给他人带来欢乐。

百水展览馆/维也纳/奥地利/2012.2

这里要提到维也纳另一位艺术家,创立了“维也纳分离派”的克里姆特(Klimt)。他生在一个从事金银雕刻兼铜版工艺的家庭,最早把向来难登大雅之堂的传统手工艺,引入现代艺术。克里姆特吸收亚述、希腊和拜占庭镶嵌画的装饰趣味,甚至借鉴了日本“浮世绘”和中国年画,用“孔雀羽毛、螺钿、金银箔片,蜗牛壳的花纩、色彩或光泽”,创造出一种“画出来的镶嵌作品”。有猜测他在“金色时期”的创作,正是从意大利教堂里、拜占庭风格的金箔镶嵌画中汲取到灵感。其中的巅峰之作《接吻》,画面几乎被光泽不一的金色填满。那对拥吻男女身上,长方形、螺旋形、圆形的五颜六色图案,并不能勾勒出二人腰肢的立体轮廓,而只是为美丽而美丽。

吻/ 克里姆特(Klimt)

克里姆特的装饰风格和抽象构图对百水产生了深远影响,比如《接吻》里的图案都被百水学习、吸取,成为自己创作的基本元素。和克里姆特的“镶嵌绘画”一样,百水画中的线条和元素,单拿出来看好像都没什么意义,必须要叠加组合在一起,才能构成图案;再涂上色彩,就又形成了强大的画面张力和感染力。百水称赞克里姆特“用美丽的色彩画出了天堂”,受其影响,他也喜欢用装饰性的金色和银色。维也纳的纪念品商店,充斥着复制了克里姆特和百水作品的明信片、手提袋、碗碟、T恤、雨伞……足见二人的受欢迎度。

最后要说下百水公寓,这栋建筑最初是市政府为低收入家庭建造的福利房,现在的住户大多是艺术家。英国查尔斯王子访问奥地利时,特意调整官方安排,在这里参观了两个多小时。1977年,维也纳市长给百水写信,代表整个城市,邀请艺术家在政府提供的地皮上实践自己的艺术理念。百水全心投入,不光设计,更没日没夜地跟工人一块盖起一砖一瓦,他甚至鼓励工人一起创意房间里的马赛克瓷砖。白水曾自豪地宣称,这是座自然与人和谐共存的建筑:没有一扇窗是重复的大小、款式或色彩,“不论年纪和身材一起舞蹈”;没有直线和直角,墙壁和地面都是凹凸不平的音乐;花草和树木从房顶、楼道和阳台自由生长出来;用尽色彩和装饰,那些都象征着有机生长的美感;拒绝对称和透视法则,厨房和浴室要用“舞动”的瓷砖帮人放松,楼道要给孩子留下自由涂鸦的空间……

百水公寓/维也纳/奥地利/2012.2
百水公寓/维也纳/奥地利/2012.2

临别,我也买了百水的明信片,涂满深浅不一的鲜亮绿色,有银色线条勾勒,说不清具体是什么景象或者故事,抽象图案却舒服美妙……那总会勾起人无尽想象:百水在新西兰的小木屋里过着最简单的生活,吃天然食物,用太阳能板、污水处理等自给自足。这个“老顽童”常穿着两只不同颜色的袜子,与人聊天时而走神,好像遗失在自己的梦境里。百水自小热爱旅行,最终病逝在游历太平洋的船上,长眠于新西兰一个叫做“幸福亡者花园”中的一棵黄白杨树下。

我有没有说过,百水幼年丧父,在黑灰色的工厂区长大;青春期经历二战,身为犹太人,他的很多亲友死于集中营……而百水却倾其一生,为世人绘制出一个个纯美而又自然快乐的童梦。

百水公寓/维也纳/奥地利/2012.2
百水展览馆/维也纳/奥地利/2012.2

你可能感兴趣的:(童真快乐,维也纳的百水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