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不相逢未嫁时 ——《花样年华》艺术鉴赏

第一次看《花样年华》是在高中的时候,当时我和同学两个人看得断断续续,回过神来,电影已经播完,脑海中只记得苏丽珍穿着旗袍的身影和周慕云吐出的那缕蓝烟,其余情节都已经模糊不清。上大学后,我又找了个空闲时间重温了一遍这部电影,倒是觉得感触已多有不同。

《花样年华》适合一个人,找个阴雨天气,在不开灯的房间里,细细品味。


1962年的香港,报社主编周慕云(梁朝伟 饰)和苏丽珍(张曼玉 饰)两家人成为了邻居,在逐渐的交往中,共同的兴趣爱好使周慕云和苏丽珍两人熟悉起来。直至有一天,两人突然发现各自的另一半原来早已成为了一对婚外恋的主角。两颗受伤的心再次相遇,而两人的关系也在这种情形下也显得愈发暧昧,这段充满矛盾却又使人越陷越深的感情,该何去何从。

这部电影由王家卫自编自导,梁朝伟和张曼玉主演,改编自刘以鬯的《对倒》。

《花样年华》作为经典华语文艺影片,剧情简单却晦涩难懂。王家卫的电影风格重视情绪的传递,往往“看的不是剧情,而是情绪;讲的不是故事,而是人性。”影片中充斥着浓烈的王家卫独特的艺术风格,灯光、画面、音乐、慢镜头等,这一切都会把人带入一种20世纪60年代的香港特有氛围,画面与情节步步紧凑。

这部电影给人的感觉就像周慕云吐出的那缕蓝烟,氤氲不清又消散不去。


• 镜头下的《花样年华》

电影中大量使用繁复的慢镜头或长镜头,以一种缓慢、细腻而克制的电影语言叙述苏丽珍与周慕云富有层次感的微妙关系。影片中,王家卫也通过对空镜头、平移镜头、景深镜头的使用,营造出一种怀旧复古的情调,使影片呈现出复古胶片的味道,将已逝去的似水花样年华在泛黄的记忆中随着电影镜头娓娓道来。

由于丈夫长期出差在外,苏丽珍一人不常做饭。她总是穿着华美的旗袍,提着饭盒去买面,经过一条阴晦、狭窄的小巷才能到面摊。小巷内悬挂着一盏无精打采的孤灯,昏黄的灯光照得人生出一丝凄凉。昏暗的墙上映出她修长的身影,暗淡的灯光投射在她郁郁寡欢的脸上。

当身着旗袍摇曳多姿的张曼玉和帅气优雅的梁朝伟在麻将桌边擦肩而过时,一组慢镜头耐人寻味,将两人的神态、眼神、动作展现得淋漓尽致,暗示了两人之间千丝万缕难舍难分的感情纠葛。在这样缓慢展开的电影节奏中,更容易给观众营造出一种复杂暧昧、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绪,镜头细若游丝般的连接着电影中的人物。


在男女主角交流相处的过程中,两人一起吃饭聊天、写小说等情节中,来回的平移镜头演绎出一种欲拒还迎的暧昧情感,让观众感觉出两人亲密中又有些若即若离,喜悦中带有淡淡的哀伤。

每一个细看过电影的人,应该都忘不了一幅幅经典画面。

在《花样年华》中,袅袅上升、四处弥漫的浓浓白烟淹没了刺眼的灯光,孤独的街灯在细雨沐浴下独自散发着昏暗的光,在这样的整体大环境下,我们不难感受到人物心中的沉闷、忧郁以及人物关系中那份无法说破的情愫。

寂静的小巷与昏黄暗淡的灯光,窗外飘着淅淅沥沥的小雨,男女主人公在暗淡狭小的弄堂里相遇,苏丽珍总是垂着眼皮,不敢直视对方,周慕云总有抽不完的雪茄,偶尔才会对苏投去意味深长的一瞥,两人却一次又一次地在沉默中擦肩而过。特写镜头突出了人物之间的情绪,深化了人物形象,也让观众放慢观看节奏,陷入这样朦胧的氛围中。


当苏丽珍走出 2046 房间,映入眼帘的是旅馆的走廊,两边轻轻飘着深红色的窗帘,天花板上的灯散发出微弱的白光。当行走着的苏丽珍突然停在走廊上时,观众的视野不自觉的停留在了苏丽珍的身上,一瞬间仿佛整个世界都随着苏丽珍的定格静止了,观众们屏住呼吸,等待这个画面被打破,这一段景深镜头的运用可谓是经典。


•《花样年华》中的明暗色彩

我想,这个影片中对色彩的运用可以称得上是淋漓尽致,将情绪、情节、环境烘托到了极致。整体昏暗的色调和苏丽珍身上不断变化的旗袍色彩不停地刺激着观众的眼球。影片雅致却不单调,繁复而不俗套的视觉基调,光影纵横的视觉奇观,以及极具特色的摄影风格,多用室内景、夜景、冷暖明暗色彩对比体现,表现出人物心境的变化以及复杂矛盾的情绪。


《花样年华》讲述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的香港,导演以大量的画面进行环境的表现:瘦削的旧阁楼、凌乱的房间、拥挤的楼梯、狭窄的街道、灰暗的弄堂、幽深而又雨雾氤氲的小巷、风雨中飘摇不定的白炽灯、木制的高窗、老式的轿车、灯光迷离的西餐厅等。

在《花样年华》中,王家卫把绝大部分画面都拍得很暗淡,影片中采用这样的色调,暗示了故事中的时代气氛、生活真实和情感主题,造成一种阴暗、低沉、压抑、伤感的氛围。整部影片基本上以灰暗的色调为背景,暗示着周慕云和苏丽珍不可能击破那块 “积着灰尘的玻璃”,他们终究不可能越过内心中道德的束缚,表现出主题的厚重、深沉、压抑,渲染出了电影悲伤的情感基调,把观众的思绪带入了一种 “悲”的状态,暗示了影片的悲剧结果。

但是与之相对的,在这部影片中,最不能被人忽视的,最具色彩表现力的就是苏丽珍身上的旗袍。试问谁能不被这精美绝伦的旗袍和张曼玉婀娜多姿的身影所吸引,想当初我同学就是为了旗袍去看了电影,本片简直可以当做旗袍鉴赏来观看。


旗袍是电影 《花样年华》中最具象征意义的道具,苏丽珍在不同场景内更换的旗袍都表达了不同的象征意义,王家卫通过旗袍作为一种象征的符号,作为一种隐喻道具在无形中不断向观众传达着人物的情绪状态以及故事的信息线索。

电影中色彩的变化渲染着主人公的情感波动。在影片中苏丽珍多彩的旗袍形象烘托了其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对其性格的暗示也恰如其分。正如旗袍在她身上表现出的优雅含蓄的外表或是说那有些束缚的人生,这一切也已经注定,他们无法挣脱自己身上沉重的道德枷锁,去追寻自己想要的幸福。


• 怀旧音乐中的《花样年华》

《花样年华》中的音乐带有强烈的怀旧气息。王家卫电影中的音乐叙事性较强,并且以重复的音乐来叙事,不仅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且使得影片整体节奏舒缓、悠长,呈现出一种诗性美。

后来去看了《重庆森林》,让我对这种音乐叙事的方式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每当《California Dreaming》前奏一想起,阿菲(王菲 饰)带着青涩感但又灵动的形象便已浮现在脑海。她放着超大声的音乐,漫不经心的做事,永远活在自己的世界,喜欢一个人,就活在幻想中。包括后面那一首《梦中人》,歌词成了她内心世界的最佳写照,“梦中人,一分钟抱紧,接十分钟的吻。陌生人,怎样走进内心,制造这次兴奋。我恍似跟你热恋过,和你未似现在这样近,思想开始过分......”现实与梦境交织,阿菲与警察663在幻想中邂逅,热恋。

说回《花样年华》,全片我最喜欢的两首音乐,也是本片的灵魂所在。好的电影,应能做到声入人心,通过一首曲子唤醒人们沉睡的记忆,回想起电影中的某个片段,这便是音乐赋予《花样年华》的灵魂。

一曲《Yumeji’s Theme》,配上眼前出现的那昏黄的灯光,两个恋眷的背影,和小巷中那匆匆一眼对望。她婀娜娉婷,他目光灼灼,镜头与音乐节拍巧妙的呼应,让这种暧昧的感觉萦绕心头,难以忘怀。

氤氲的红色迷雾,配上一曲《Quizas,Quizas,Quizas》,强烈的视觉冲击下带着有节奏的音乐,让观众的情绪随着画面跌宕起伏。他们看不清彼此,他们也看不清自己。突然响起的音乐,隔空无言的对话,电话两头静默着,却好像能听得见彼此的心跳。一切尽在不言中,让人陷入一种挥之不去的情绪,想逃离越挣扎却越陷越深。

当世事变迁,花样的年华已经悄然流逝,缓慢而悠长的主题音乐再次响起,依然采用慢镜头的方式,音乐和画面高度吻合,表现出当时间如流水般从指尖淌过,曾经的真挚情感却依然在心底挥之不去,不免让人欷歔感叹、满心伤怀。


• “王家卫式”的《花样年华》

王家卫的叙事风格,在这个电影中也有着很好的体现,总结起来便是“留白”二字,总是三言两语勾画一个人、一件事,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

整部电影的故事非常简单,就是一个欲说还休的婚外恋的故事,却让王家卫拍摄得委婉动人,曲折回肠。从开始两人的搬家、交代两人的家庭状况、以及两人发现各自另一半出轨等情节中,都只有人物三言两语的交谈、稀疏的线索暗示,却已将整条故事线叙述详尽。以情绪的表达为中心,简化故事情节是王家卫一贯的表达表现方式,也通过忽略掉这些过渡性的情节,来为影片留白,给予观众更多的想象空间和思考的空间,让观众可以不断推敲情节的发展、人物的情绪以及故事的结果。


而影片中的人物大部分时间都是沉默的,画面伴随着音乐不断流转,人物在其中也走走停停。人物的对白变得更加至关重要,只要人物在进行对话的时候就会抓住观众的所有注意力,这样弥足珍贵的对白也让观众需要更加仔细地聆听,以理解并掌握剧情的发展。三言两语愈发耐人寻味、引人深思。

我们在这部电影中还可以看到王家卫一个很经典的人物处理方法——“人物的缺席”。正如影片中,周慕云的妻子以及苏丽珍的老公,只出现了他们的声音或者背影,寥寥一笔带过,但是却又巧妙的推动了剧情的发展,就像是皮影戏幕后的那双手,让幕前幕后两条线能平行推进,千言万语已尽在不言中,这给电影带来了不小的张力。


• 苏丽珍今生的《花样年华》

作为“苏丽珍三部曲”之一,《阿飞正传》讲的是她的前世,《2046》讲的是她的来世,而《花样年华》讲的是她的今生。今生的苏丽珍优雅温柔,克制隐忍,在像花一般的岁月年华里,与周暮云相遇相知,不敢相爱只得相离。恨不相逢未嫁时,这段年华表示似花般,绚烂绽放又匆匆凋谢。

正所谓,开到荼靡花事了。

说到底,《花样年华》讲述了一个恨不相逢未嫁时的故事。正如苏丽珍所说,“我一开始只是想知道他们是怎么开始的,后来我发现一切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开始的。”

一首《吴哥窟》道不尽千言万语,有歌评说道,当我真的去了吴哥窟,却没有找到可以让我倾诉秘密的树洞。当我准备离开时,我才知道,所谓树洞其实就在每个人心中,只不过我永远也找不到能将它封存的东西了。

深夜、雨巷、慢镜头;暧昧、寡欢、语还休。与君淡如水,千杯亦不醉。


影片结尾处,周慕云问到,“如果有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跟我一起走?”我想,答案究竟是什么,没有人知道。

岁月不能回头,时间在遗忘之后。

你可能感兴趣的:(恨不相逢未嫁时 ——《花样年华》艺术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