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源导读:CV领域,每年的各大顶会竞争激烈。以CVPR为例,众所周知,在接收率上,CVPR已是“二连降”:2018、2019、2020年的接收率分别为 29%、25%、22%左右。今年23.7%的接收率,虽有所回升,但也只比去年高出了一点点。
在智源大会青源学术年会论坛上,北京大学计算机系研究员、智源青年科学家施柏鑫老师详细介绍了审稿视角下计算机视觉会议论文从投稿到接收的整个流程。如何合理有效地进行rebuttal?什么样的论文能迅速抓住审稿人的眼球?有关每一个流程里具体的注意事项,施老师从审稿人的角度出发,进行了深入的解读。
整理:张虎
编校:李梦佳
施柏鑫,日本东京大学博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博士后。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入选者,北京大学“博雅青年学者”。现任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数字媒体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助理;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青年科学家。从事计算摄像学与计算机视觉研究,发表论文110余篇,其中CCF-A类期刊和会议论文60余篇。担任IJCV等期刊编委,CVPR、ICCV等国际会议领域主席。IEEE高级会员。
总结来看,计算机视觉会议审稿流程主要包括以下7个步骤:
(1)投稿论文分发:由负责该会议的程序主席将投稿论文分发给各个领域主席;
(2)推荐审稿人:各个领域主席一般推荐10名左右审稿人(参考论文匹配系统的推荐排序、作者的主页等),其中需要考虑有资历的学者和年轻审稿人在数量上的平衡,系统根据领域主席的推荐通过算法将论文分发给匹配的审稿人(一般每篇文章3-4人);
(3)审稿人审稿:审稿人根据分配到的论文,对每篇论文给出有质量的评阅意见。在审稿阶段,领域主席会在临近截止日期的时候向审稿人催稿,同时查阅审稿人给出的评阅意见,在每篇文章收到至少三份合格的审稿意见后统一通知作者;
(4)论文申辩环节:作者有一周的时间根据审稿意见,就审稿人对文章的一些误解进行有理有据的申辩;
(5)审稿人讨论:在收到作者的申辩之后,审稿人将参考其他审稿人的意见和作者的申辩对每篇论文进行讨论,并及时更新最终审稿意见;
(6)领域主席决策:领域主席根据审稿人的最终分数对论文的录取与拒稿做出推荐(每篇论文的决议需要至少两名领域主席的确认),对于评价具有分歧的每篇论文需要在领域主席会议上进行讨论,统计好的论文录取结果上报给程序主席;
(7)公布结果:程序主席汇总各领域主席的论文推荐意见、进行统计并公布录取结果。
具体流程中的指导原则有:
1. 投稿论文分发:由负责该会议的程序主席将投稿论文分发给各个领域主席。
会议程序主席的职责主要是负责会议的正常运转,其中包括跟领域主席、作者进行互动以及对论文的录取结果进行最终决策。现有的审稿系统一般采取双盲机制,在论文提交完成之后,程序主席一般需要找一些不同领域的专家来担任该领域的主席。在作者投递论文后,程序主席再根据系统提供的算法,将该领域内的论文分发匹配的各个领域主席,近些年的会议每位主席需要处理30篇左右投稿论文。
2. 推荐审稿人:各个领域主席一般推荐10名左右审稿人,其中需要考虑有资历的学者和年轻审稿人在数量上的平衡。
在投稿作者交完补充材料,大约7到10天之后。每位领域主席将对这将近30篇投稿论文进行处理。首先,领域主席会进行初步筛选,其中主要处理以下三种情况的论文:(1)领域主席可能熟识该论文作者,按照规则不太方便对该论文进行处理;(2)论文没有进行匿名处理;(3)没有按照会议格式要求提交的论文,比如长度超出限制。在初步处理完上述情况的论文之后,领域主席会整理得到初步合格的论文。
然后,领域主席将会推荐一些在该领域内有经验的学者或者从审稿人的池子里建议合适的审稿人,总共大约10名左右。在推荐审稿人的过程中,由于近年来会议论文数量的激增,在这种情况下,会存在某些年轻的硕博士来担任审稿人。所以,领域主席需要在数量上保持有资历的审稿人和年轻学者之间的平衡。
3. 横向对比审稿人:各个领域主席根据TPMS(一个论文匹配系统)中的算法将论文分发给匹配的审稿人;
领域主席在确定好审稿人之后,将进一步根据TPMS中提供的匹配分数,将论文分发给匹配的审稿人。以2021年的CVPR为例,对于全职的研究人员或者教师,系统一般会推荐7篇论文,对于学生则是4篇论文。根据系统的推荐算法和领域主席建议的审稿人,目前会议的匹配度是非常高的,基本上都是小同行。值得注意的是,这个阶段领域主席是没有权利重新去计算匹配分数或者重新指定一个审稿人,基本上在确定审稿人后,直接靠系统匹配,如果有审稿人不合适,这个会在后面的阶段再进行处理。
4. 审稿人根据分配到的论文,遵循“客观”和“负责”的原则进行审阅;
审稿人拿到稿件之后,会做一些横向对比。如果你的论文能迅速抓住审稿人的眼球,那么在后续过程中,会容易得到相对正面的评价。因此,在审稿人审稿这个阶段:从作者的角度来看,论文应当具有一定的新颖性、行文流畅、图表结合问题描述精准等等,而且在纯技术角度应当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挑战性。从审稿人的角度来看,对于论文,应当保持客观和负责的态度原则。
首先,对于论文不要过度挑剔,“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对论文进行评价时要客观。其次,在指出论文的错误或者缺点时,作为一个专业的审稿人应当做到有理有据,并给出理由。此外,在审稿过程中,领域主席一般会给审稿人一个月时间去审稿,在截止日期前一周左右向审稿人催稿。在截止日期之后,审稿人还没有完成,这个时候,领域主席会去找一些专门负责应急的审稿人来对该文章进行审稿并快速给出评阅意见。在审稿人全部提交评阅意见后,领域主席会查阅审稿人给出的评阅意见。最后,领域主席会将每篇论文中至少三份审阅合格的评阅意见分发给论文作者。
5. 据理力争环节:投稿者需保持不卑不亢的心态,根据评阅意见,就审稿人对文章的一些误解进行有理有据的申辩;
在投稿两三个月之后,对于作者,这个时候也是一个比较激动人心的时刻。在该环节,作者会收到第一轮的分数和审稿人对这篇论文的评阅意见。在这个环节,作者只有七天时间。作者需要根据分数和审稿人提出来的意见做一个申辩。申辩是解释审稿人对你文章的误解,原则上不要求做新的实验,当然更不能提出新的技术贡献。在进行这个环节时,无论分数如何,每位投稿作者一定不要放弃这个机会,只要整个工作是认真完成的,希望作者们就把这个环节坚持下来。作者应当端正好态度,平和好心态,有理有据地去跟审稿人进行申辩。
6. 匿名讨论:在据理力争环节之后,审稿人将对每篇论文进行匿名讨论,并及时更新最终审稿意见;
在投稿作者进行申辩之后,审稿人还有一个重要的讨论环节。这个环节,一名合格专业的审稿人,一定要保持开放、平和、认真负责、客观的心态。审稿人之间一定要做积极的讨论。在作者提供解释之后,希望所有的审稿人重新审视这些问题,并及时在截止日期之前,更新自己的分数和审稿意见。
7. 统计论文录用结果:领域主席与审稿人就具有争议的每篇论文进行讨论,进而决定该论文是否接收,并统计好所有论文结果上传给程序主席;
经过了最终审稿人的分数确定以后,再大概隔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领域主席将会对这些论文进行表决,进一步确定哪些论文该录取或者拒绝掉。最重要的是让作者明白这篇文章为什么接收或者被拒。在这个阶段,领域主席一般会将每篇论文的分数进行排序。对于高分或者低分论文,只要审稿人评价比较客观,领域主席基本不会提出异议。主要针对一些分数存在较大分歧的论文,领域主席会与审稿人之间进行讨论以及论证,最后根据讨论结果来决定这篇论文是否录用。
8. 最终表决:程序主席对各个领域主席上传的论文录用结果做最终决定。
在领域主席统计好录用结果之后,领域主席会将所有论文的录用结果汇总上传给程序主席审阅,程序主席根据论文的综合评审意见对论文的录用结果做最终表决。会议论文得到接收之后,作者可以选择进行30%的内容扩展,投递到该领域的顶级期刊。期刊与会议不同点在于有返修的环节,一般必须取得里面所有的审稿人的满意,最后这个文章才能接收。所以相比会议论文会讨论得更加深入。总而言之,祝大家多中论文!
其他大佬分享
在论文审稿方面,在CVPR 2018年的workshop,计算机视觉业界的大牛针对论文的写作与审稿等进行了激烈地讨论,现在在网上可以浏览到当时的Slides(演讲课件)。
链接:https://www.cc.gatech.edu/~parikh/citizenofcvpr/。
2020年暑假,VALSE举办了一个机器学习视觉青年学者研讨会的学习,罗杰波老师和Ming-Hsuan Yang老师,从审稿和写文章,也给出了一些分享。
链接如下:http://valser.org/article-373-1.html。
欢迎加入智源社区「计算机视觉」交流群
(更多活动信息将在交流群中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