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与心 2022-04-13

昨天和我的来访谈到“形”与“心”的话题,加之后来在晚上的NVC围炉夜话中,也有一些来自上海的朋友给到的“礼物”,今天早上突然有了一些感悟,以作小记。

形,往往是我们能够“看得到”的一些部分。如桌上的一支笔,面前的桌椅板凳,或者,也可以是某种行为,是做了些什么。身为父母时,我们也总想为孩子做点什么,这份做点什么的“心”,往往是以“做”为落脚点,就有了一些“行”的呈现。于是,我们看到孩子玩手机、看电视、二十分钟只写了几个字的作业,种种的现象时,我们便忍不住开始要干预起来了,催促、制止、责骂,这些“形”的展现就让我们丢弃了我们的“心”,甚至,丢了还不自知:我是爱你的呀,不爱你,怎么会这样对你严格管教呢?

当我们自己或孩子行为的“形”展现时,往往我们内心会有一些设想、期待、评判,这样是好的,那样是不好的。这些来自我们头脑中的想法,便带给了我们不同的情绪。这些情绪,如果是愉悦的,那便是我们认为的“好”或是“对”,如果情绪是负面的,那我们就给这些行为贴上了“不好”或是“不对”的标签。而这些感受,是我们自己的,本与孩子或他人无关,是我们需要为自己负责的。这份责任,可以通过觉察我们的“需要”是什么来清晰,然后找到“责任人”,从而找到策略的方向。

很有意思,昨天围炉时,朋友分享了关于目前在上海做志愿者的一些自己的心理变化,这个小小的心路,对她是一份庆祝,对我也是一份礼物。当她听到一些朋友说到自己在做什么样什么样的志愿者服务时,有的人是在小区门口值守,有的人是做搬运,也许还有其他的一些形式,而她就这么一直窝家里,甚至不是很想主动承担在小区的志愿工作,除非社区发出明确邀请,告知大家缺少志愿者,希望得到支持,她才会“要求”自己去做。她开始内心升起对自己的评判,用她的原话来说,是“对自己扎了好几刀”,感觉自己并没有做什么和大家一样的“行为”。带着这份小小的愧疚,她又和另外的朋友联系时,那些朋友给到的反馈是,原来她在窝家的时间中,参与了很多的“云对话”,“云音乐会”等等,不是主流,又“无形”到让她差点没有觉察到的对别人的支持。她动摇的状态一下子安稳了下来,重新看见了自己的“核心”。这里我就想起两年前,我们在非暴力沟通的线上读书会里分享的一个“策略”,当我们不知道怎么为疫情做点什么的时候,也许“什么都不做”,安心待在家里,配合政府的要求,这本就是一种贡献。所以,“形”可以是多样的,甚至可以是“无形”的,这便是我收获的礼物。

话再说回我的来访,她的孩子已经是初中的青春期孩子。过去十几年的养育模式中,有她的很多的行为模式,如果说那些是她家的“形”,如今大概需要重塑了。重塑的过程必然是痛的,支撑我们勇敢重塑的便是我们的“心”,这份“”心“”中,最重要的落脚点,则是在连接上。其实,为人父母的过程中,如若从孩子小的时候,便看清自己的心,很多有形的行为就始终是在为创造连接做准备的;而在孩子大了以后,我们重塑关系的时候,也许我们的“形”就需要是少做,甚至不做什么,那才是对我们的“心”的稳定有帮助的。当她越想去做点什么的时候,得到的是孩子对她越来越疏远的状态,是她自己越来越焦虑的感受。而这几个月的咨询,让她开始慢慢减少有形的操作时,她的心也慢慢有了喘息的时间。

用李松蔚老师在“认知思维16讲”的课程中的一句话来结束今天的思考:你到底做对了什么,让你的问题保持到今天?这大概是“形”与“心”没法一致的拷问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形与心 2022-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