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我们都应重新审视「少年的你」

第39届香港金像奖已经揭晓,电影《少年的你》斩获8项大奖,可谓是享尽荣光。

曾国祥导演的《少年的你》,因“校园霸凌”的主题,备受社会关注。在去年上映时,也遭遇了不少曲折。除了故事的中心线校园霸凌之外,影片其实还展露了很多社会问题。比如在教育方面。


让我们一起定位到故事的发生地点——某复读学校。复读,就是为了考上大学或者考上理想的大学,高中毕业生重新经历一年高三,再次参加高考。

在复读学校,一个以战胜高考为终极目的的工厂,学生就像机器一样,除了学习别无其他,所以无暇交友谈天、互相关心,便属正常。


因为这里是不需要交朋友的地方,有足够的试卷足以填满你的24小时。所以这里也缺少爱,缺少同情。每个人只想考高分,取得好名次,不想其他。但是,复读学校难道不是当前中国众多学校的缩影吗?多少学校“唯分数”、“唯升学”,只要考试考得好,就是优等生。

“读书考试,上好学校,想变成最聪明的人……”这是《少年的你》女主角陈念朴素的理想,也是众多中国少年的理想。中国的少年从小就要做一道选择题,是考北大呢?还是清华?

不管北大是中国最好的大学,还是清华是最好的大学,无数孩子从懂事起,就知道自己要考大学,要考一所好大学。


尤其是在欠发达地区,农村地区,人们坚信高考可以改变命运。因为他们可以进城,见到更广阔的世界。在接受高等教育以后,他们希望有能力改变自身命运,获得社会阶层的提升。

走出去,去外面,成了那些处境不利的少年去获取更多资源的必由之路。所以,他们要战胜高考,考上一所好大学,甚至要考全国最好的大学。


当人们对于高考带来的改变,存在着很高的期许,很多问题就随之而来,教育也变了味道。


教师恨铁不成钢,以高考为指挥棒进行教学,将知识点连成字符串,输入学生的大脑。这个是常考点、这个是必考点,这些必须掌握。教师脑中将知识清晰分类,高考不考的不教。为了摆渡学生前往大学的彼岸,他们呕心沥血,在所不辞。

教师他们常说“等到你考上大学,你就解放了”。

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孩子出人头地,将所有期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为此,他们可以付出任何代价,砸锅卖铁,在所不惜。于是,家长只关心孩子的成绩、排名,为孩子的成绩忧虑、欣喜、满意、失望。

父母他们常说“等到你考上大学,大学毕业,咱就熬出头了。”

身处这样的压力与诱惑之下,我们的少年们,还会好吗?他们不想让父母伤心,不想让教师失望,只能一心只想学习。于是,那些本应该属于他们的一点一点消失。


试问高考真的是基础教育的试金石吗?高考真的可以选拔出合格的人才吗?


是的,高考可以。标准化考试无疑是最为科学合理的测量学业成就的方式,也能最大限度保障教育公平。

但是我们不能拿“高考”升学率,来衡量学校教育的成败。因为比成绩更重要的,是学生的人格。考试只能测验学生的“智”,别的什么也测不出。


当教育的目的只是为了通过考试,那么我们的学校培养出的人便成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自私自利、讲求功用,缺乏健全的人格。


教育的目的不应该是战胜高考,而是学会战胜自己。教师要从学生个体出发,实现个体的最大发展,五育(德智体美劳)并举,教育才算成功。

希望学校可以成为无数少年的乐园

你可能感兴趣的:(也许我们都应重新审视「少年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