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读后感

看过不少东野圭吾的书籍,其中包括《解忧杂货铺》《犯罪嫌疑人X的献身》《白夜行》等,都是偏悬疑推理的内容,一开始也以为这本《信》也是类似的。在阅读过程当中,看到由里,中条朝美出场的时候都在等待剧情的另外一种情况,一直包括最后哥哥和一起组建过乐队伙伴的出现,都期望着故事往另外一个方向发展,但始终都没有,一直到最后。

东野圭吾作品的特点是,我们往往都猜不透结尾,书中一次又一次的剧情反转会让我们体验到那种酣畅淋漓的感觉,而后不停的感叹,作者的脑路实在是太强大了。也许这也是我喜欢东野圭吾先生作品的原因之一,但《信》中却没有出现类似的手法,而是依照时间的增长,讲述一个少年历经各种磨难生活的故事,但这样的内容却又让人看过之后有很多想要说的话从胸口里面迸发出来。

故事讲述了一个贫困的家庭,在父母双亡之后,哥哥用透支自己身体健康的方式挣钱,努力照顾弟弟,而后又因为了筹集弟弟上大学的钱,不惜铤而走险入户偷窃。在偷窃行为暴露,失手杀了女主人后,弟弟直贵背负着“抢劫杀人”犯身份独自生活的漫长经历故事。

罪不当殃及家属

犯了罪,除了那些罪犯本身以外,罪犯身边那些最亲近的人也会一并接受惩罚。罪犯在牢狱当中受苦受难,罪犯家属在社会上为罪犯所犯下的罪行受苦受难。相比较两种痛苦而言,那些家属所承受的苦难,我觉得是要比罪犯者本身所承受的苦难还要严重。冷眼讥讽,亲朋远离,突然觉得整个社会都在抛弃和远离他们,他们无处诉说,无法诉说,整个生活都处在一个低气压的环境下,压抑,苦闷,孤独。这让他们心灵和精神都承受巨大的痛苦,也从那一刻,他们身上又贴上了一个标签:“杀人犯的xx,强奸犯的xx,抢劫犯的xx”,这种标签是不可逆的,会追随他们一辈子,在他们身后形影不离。这些人有时候说起来其实时无辜的,因为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除了自己和自己未成年的子女之外,不应该承受除此之外任何人犯罪所带来的痛苦,包括兄弟和父母。其实对犯罪者兄弟姊妹父母另眼看待的世人,只不过是为了无处宣泄的情感,找一个目标和对象,好让自己觉得理所当然罢了。这种。

我说不上世人的这种行为是否恰当,个人理解有两点:

  1. 那些罪犯如果能够体会到,自己犯罪会给自己身边最亲近人带来极大的痛苦后,有可能会选择退却,及时遏制自己的不法行为。
  2.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只能对我们自己和未成年的孩子负责,其它个体犯下罪孽带来的痛苦,不该另外一个个体承受。

我认为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面对那些罪犯的家属而言,我们需要多一些宽容,不能因为他的老公,老婆,兄弟或者父母犯的罪孽而迁就到他们。

又当每个人面对这种痛苦的时候,一般选择都是两个:

  1. 勇敢面对
  2. 逃离。

第一种:勇敢面对——这种活法相比逃离而言是一种高尚的行为,这需要一种“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的勇气,但同时自己及身边的亲人也会遭受一些苦难,甚至会带来伤害。

第二种:逃离——逃离故土,逃离犯罪的亲人,逃离所有知道自己是罪犯亲人的环境。这种行为会对心灵进行拷问,对道德进行批判。但可能会让未来的日子好过一些,同时也能保护自己身边的亲人。
“我有孩子”所以我会选择第二种,而且这种选择,从选择的难易程度来看,会容易一些。哪怕自己的心灵会被拷问,我也愿意。

生活之路不止一条

  1. 纵使生活之路再痛苦,我们也要怀揣一颗乐观向上的心态,勇敢的面对往下走。
  2. 换条路。

纵观本书直贵的生活历程,一开始想要凭借自己努力来过好生活,随后,因为自己是“抢劫杀人犯”的弟弟毁了自己一次又一次的机遇,而且面对每次工作的老板,都要小心翼翼,忍受内心的煎熬,生怕自己的秘密被人戳穿,到开始厌烦,逃避,甚至恨自己的哥哥给自己带来的这么多问题, 到再一次的接受哥哥是“抢劫杀人犯”这个事实,再到切断和哥哥所有相关的生活。

每一次的决定都是一种生活的选择:逃避,面对,面对分离。
你选择什么样的心态,就决定了,你要承受哪一种痛苦,同时你会接受哪一种便利。
选择了隐藏和逃避,就要承受内心那种贼人的感觉,小心翼翼,时时提防,生怕被拆穿的窘境。
选择了勇敢去面对,就要承受生活当中那种痛苦,亲朋疏远,被孤立的窒息感。
选择了面对和分离,就要承受背负背叛和冷酷的指责和良心的拷问。

书本最后,弟弟决然的选择跟哥哥切断兄弟感情,善良的哥哥才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对那些受害者来讲,如何做是对他们最大的安慰。是不停的道歉,表达自己的歉意,还是选择去忘记这段经历呢?

表达道歉,考虑的主题是罪犯,他想要证明自己做错了事情,现在是如何如何的后悔。但却没有考虑到对受害者的家人来讲,这些重要吗?这些事情像身体上留下的伤口一样,一旦被烙下,永远都抹不去,犯人一次又一次的道歉,对受害者家庭而言,就像一次又一次的撕开伤口一样,让他们内心再次经历失去亲人的痛苦和煎熬。

简而言之,一次次的道歉除了给受害者家庭带来又一次的伤痛之外,只是罪犯减轻自己内心的煎熬。选择忘记,但不是遗忘,生活是很漫长的,不应该一直沉浸在伤痛之中,除了伤痛,他们还应该去追求幸福,追求美好,这样应该才不算是对生命最大的辜负。

你可能感兴趣的:(《信》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