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旗袍的缘起&晶晶



谈及旗袍的溯源,有学者认为,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晚期的深衣。考古界与服饰界的相关研究人士一致认为深衣是中国古代一种上衣下裳、被体深邃的服装,也是我国最早的服饰之一。根据相关历史文物考证,这种观点有其立足的合理性。而在翻阅与旗袍相关的书籍时发现,普遍认为,现代意义的旗袍是由清代满族妇女所穿的长袍演变而来。


袍服是中国古代的传统服饰之一,出现于先秦时期(公元前221年以前)。据《诗经·秦风·无衣》记载:“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岂曰无衣,与子同泽。”此时的袍服只当作家居的便服使用,不作为正服。直到东汉时期,汉明帝设定了袍服之制,定袍、深衣和禪衣共为礼服。唐朝贞观年间唐太宗诏定:“除元旦、冬至的朝会及祭祀着外,一律着袍服。”随着袍服之制的普及,袍服逐渐成为一种稳定的传统服装样式,并为历代沿用。

历代袍服在形制上都发生过变化。交领、直裾,衣身宽博、衣长至脚踝,袖肥阔,在袖口处收缩,臀肘处形成圆弧状,大袖翩翩,这为中原地区早期通用的袍服;而当时在北方少数民族地区流行的袍服与中原袍服是相反的,由于受到当地人民生活习惯的影响,以圆领、左衽、窄袖为主要特征。随着历史的变迁,中原地区与周边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不断发生碰撞,某些紧身合体的袍服也传入中原,逐渐被汉民族人民接受、采纳。



历史记载:“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推行八旗制度,通称八旗,满族人因此也被称为旗人,旗人所着之装统称为旗装。”旗装被后人称为旗袍,旗袍之名由此而来。

(二)中国旗袍的演进

中国旗袍从缘起初期,受到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方面的影响,风雨兼程经历了数年的演变。在不同时期的文化背景下,为了满足人们对服饰的审美需求,旗袍样式在旧更新替的发生着巨大的改变,旗袍这一服饰文化也不断趋于成熟。

1、20世纪初期:悄然过渡

随着洋务运动的积极开展,洋务派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推动了旗袍新款式的发展。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清政权,服饰随着时代的变革而变革。“剪短发、易服色”成为了年代的印记。由于这段时间的中国处于历史的转折期,破旧重新的思想使得传统服饰的地位快速降低,穿旗袍的人变得越来越少,服饰呈现汉服、满服与西服并存的多样化格局。旗袍在遭受冷落期间悄然声息的发生着些微的改变。此时的旗袍不仅继承了满族袍服的基本特征,在镶、嵌、刺绣等方面又融入了汉服文化,并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旗袍以“元宝领”为主要特色,无论是旗袍还是袍裙,都带有立领,从正面看形如元宝。除此之外,当时社会形成了一股崇尚自然的风气,对旗袍进行了简化,整体风格趋近于简洁、素雅。炮长缩短至脚踝,衣袖缩短变紧,色调变得淡雅等。

2、20世纪20年代:新式旗袍的诞生

早期的“五四运动”成功的打破了旧思想,女性的身心得以解放。在此过渡期,由于新的社会风气尚未形成,女性的穿衣打扮显得随意,可以对服饰的美进行大胆的追求,这为新式旗袍的诞生打下基础。20年代中期,受到日本服饰的影响,时兴“文明新装”,即流行一种“上为短袄,下配黑色长裙”的风格,显得淡雅清纯、大方朴素,颇受人们喜爱。虽然沿承了清代的上袄下裙,但又与其有所不同。样式简单,只在衣缘上点缀细微的花边作为装饰,不显臃肿。上衣摆长不过臀,袖为喇叭袖;配群为黑色长裙长至脚踝,不加任何修饰。发展到20年代末,旗袍丰富多彩的样式让人目不暇接。色彩明朗、绚丽,明艳动人;面料柔滑、舒服,特别流行上衣和下裙均印有海棠花、梅花等花纹的面料。下裙由早期的长裙变为到小腿上部的短裙,剪裁更为简洁。这一时期的服装除了受到日本的影响外,还引进了一些西方服饰元素,如在旗袍袖口装上是效仿西方服饰的袖形。上海作为中国开放口岸,随着国际贸易的频繁来往,各种文化荟萃于此。随着布料越来越丰富,上海地区不断对旗袍的样式进行创新式改良,不断推陈出新,使之成为了新式旗袍的发源地。1926年,上海女性穿上了改良的马甲旗袍,马甲与短袄合为一体,一身宽松,线条垂直,袖子采用倒大袖,下摆至脚踝或小腿处,领、襟和摆等部位做镶滚装饰,成为新式旗袍的雏形。




3、20世纪30、40年代:黄金时代

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是近代中国女装最为璀璨的时期,30年代又可谓是这一时期的巅峰。也就在这段时间,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装舞台上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成为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


进入30年代后,上海成为了“风尚之都”。当地的人们热衷于追求时尚,一些商家竞相举办以展示新款服装和潮流为目的的时装展,不少名媛和时髦女性尽情的展示着旗袍的风情,旗袍款式不断完美成熟,堪称经典。30年代初期,随着高跟鞋的流行,旗袍裙摆不断加长,发展到中后期时,旗袍被称为“扫地旗袍”。基于旗袍自身不便行走的缺陷,旗袍开衩越来越高。随后又转为低开衩,以露女性小腿为尚。虽然女子穿着这种风格的旗袍显得姿态柔美优雅,但受到当时社会道德观念的束缚,再加上不适用的缘故,并未流行很久。此时的改良旗袍受到了西方服装特点的影响,引入了许多欧美元素,如拉锁、垫肩等配件;在结构上吸取了西式的剪裁方法,用肩缝连缀衣身的前后片,衣片上出现了省道,外加腰省、胸省等,使得袍身更为合体,体现出女性的曲线美。由于旗袍设计吸收了许多西方服饰的特色,旗袍也被人们称为“海派旗袍”,风靡全国,成为了30年代旗袍的主流。正是因为30年代旗袍的辉煌,中国才拥有了具有现实意义上的时装,旗袍文化也随之得以升华。


进入40年代后,由于战争连年,旗袍样式更加的趋于简洁,实用,旗袍的衣领变低,甚至直接去掉;衣摆和衣袖大大缩短,衣袖变细,而后又成短袖、无袖;开衩也逐渐升高。装饰上崇尚淡雅朴素,没有繁复的装饰,盘扣改成按扣。战争结束后,旧上海的奢华卷土重来,新式旗袍的改良程度不断加深。样式设计的更为突出女性的曲线美,面料多采用蕾丝、花边等作为装饰,并借披肩、西式帽子等来搭配,逐渐向现代化,时装化,国际化的总体趋势发展。

4、新中国成立以来

(1)1949——1966

1949年,新中国成立,人民实现了当家做主。为了体现社会主义的新面貌,政府号召“人人穿花衣裳”,服饰更加趋于平民化。这时的旗袍形成了一种立领,长身收腰,低开衩的固定模式,主要特征为简洁实用,样式更倾向于美观大方,增添了自然健康的气质,不妖、不媚、不纤巧、不病态。50年代末期,旗袍受到反帝反资热潮的影响,被视为资产阶级的中国服饰,遭到严重的批判,逐渐被中国式的服装,如中山装、人民装等所代替。

(2)1966——改革开放

从1966年至1976年,中国在错误思想的引导下开展长达10年的文化大革命。在“文革”初期,就明确的指出:要彻底破除几千年来一切剥削阶级所造成的毒害人民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简称“四旧”。中国旗袍被列入到了四旧的范畴之中,成了剥削阶级生活法式的代表。随之,旗袍在中国大陆基本上销声匿迹,甚至连同首饰、化妆品、高跟鞋等配饰也消失了,只有在香港、台湾等地方还在慢慢的沿承着、发展着。


(3)改革开放至今

20世纪80年代,在旗袍历经了20多年的沉寂以后,又重新的回到了人们的视野。1978年,中国提出了“改革开放”的策略,即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在改变中国长期封闭状态的同时,也改变了国人的思想。因此,人们的审美观念以及对服饰的追求也有了转变。虽然,这样的时代背景为中国旗袍的生存与发展创造了许多空间,但并未再次流行于世。多数人认为旗袍服饰是近代中国的印记,过于陈旧,在如今的国土上显得有些落伍了。唯有一些女外交家,为了展示中国传统服饰的魅力,在参加外交活动的时候,会请私人为其定制样式精美的旗袍。旗袍以全新的面貌出现,成为了中国女性在正式场合穿着的礼服。除此之外,旗袍还被当作特定环境下的装束,如工作于娱乐场所、餐厅酒店和商业大厦等地方的礼仪小姐、迎宾小姐,甚至女性服务员,身穿旗袍,使其被赋予为一种具有职业象征意义“制服旗袍”;又或是在电视、电影中,旗袍作为服装道具被用于反映特定时代的生活。这类旗袍千篇一律,色彩鲜艳,开衩较高,采用面料多为化纤真丝,做工略显粗糙。因此,穿旗袍的人就越来越少了。

20世纪90年代早初,女性高挑细长、平肩窄臀的理想身材为人们所向往。而旗袍作为最能突显中国女性完美曲线的服装也再次受到人们的喜爱,出现了超短、蕾丝以及国画等风格的旗袍,材料丰富,样式多样,装饰华美,色彩亮丽...有的设计师别出心裁的借用了欧洲礼服的样式,推出了带有国际特色的时装旗袍。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人把中国的龙凤吉祥图案及文字形象视为新鲜的设计元素,中国风席卷世界时装舞台。西方时装设计师将旗袍上的圆弧形下摆、盘扣、立领等应用于时装的设计上。无疑,旗袍性感的曲线,精美的刺绣,婉转曲折的盘扣以及矜持而高贵的立领,都成为现代服饰设计的灵魂元素。




对以上旗袍演变的四大阶段进行总结,可以看出旗袍对传统文化的沿袭与外来文化的吸纳,以及受到中国政治改革,意识形态的影响。它经历了国家化、民族化、现代化、多元化与个性化的变迁,是系统发生的过程,也是历史沿袭演变的过程。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旗袍的缘起&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