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儒家理想主义派:孟子

孟子(约公元前371年~前289年)邹国(今山东省南部)人。比孔子晚好几辈,师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门人。当时,齐国有一个学术中心叫“稷下”,孟子是稷下的“大V”。孟子与弟子们合作的《孟子》七篇后来被推崇为“四书”之一,“四书”是中国儒家教育的基础。

孟子基础学说:人性善

孔子提出人应该行“仁”,却没有解释为什么应该这样做。孟子则回答了这个问题,建立了使之享有盛誉的“人性善”的学说。

孟子说人性善,并不是说每个人生下来就是“孔子”,而是他认为人性内有善的成分,他提出“四端”:仁之端(恻隐之心)、义之端(羞恶之心)、礼之端(辞让之心)、智之端(是非之心)。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就在于有此“四端”。当然,他并不否认人性中也有其他成分,但其他成分只代表动物性,严格来说,不属于“人”性,要适当控制这些成分,否则就会通向恶。途径就是发展“四端”,只有通过发展“四端”,人才真正成为“人”。而“四端”存在于一切人的人性中,若充分扩充,就变成四种“常德”,即仁、义、礼、智。也就是说,人性本善,但需要好的发展。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