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transition 和 animation 的区别
二、什么是物理像素,逻辑像素和像素密度,为什么在移动端开发时需要用到@3x, @2x 这种图片?
三、margin 和 padding 的使用场景
四、CSS 优化和提高性能的方法有哪些?
五、display:inline-block 什么时候会显示间隙?
六、对 CSS 工程化的理解
七、如何判断元素是否到达可视区域
八、如何根据设计稿进行移动端适配?
九、响应式设计的概念及基本原理
十、使用 clear 属性清除浮动的原理?
十一、absolute 与 fixed 共同点与不同点
十二、实现一个宽高自适应的正方形
十三、为什么有时候⽤ translate 来改变位置⽽不是定位?
十四、li 与 li 之间有看不见的空白间隔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如何解决?
十五、替换元素的概念及计算规则---不需要看
十六、对line-height 的理解及其赋值方式
十七、::before 和 :after 的双冒号和单冒号有什么区别?
十八、元素的层叠顺序
十九、对 sticky 定位的理解
二十、对 requestAnimationframe 的理解
以 iPhone XS 为例,当写 CSS 代码时,针对于单位 px,其宽度为 414px & 896px,也就是说当赋予一个 DIV 元素宽度为 414px,这个 DIV 就会填满手机的宽度。
而如果有一把尺子来实际测量这部手机的物理像素,实际为 1242\*2688 物理像素;经过计算可知,1242/414=3,也就是说,在单边上,一个逻辑像素=3 个物理像素,就说这个屏幕的像素密度为 3,也就是常说的 3 倍屏。
对于图片来说,为了保证其不失真,1 个图片像素至少要对应一个物理像素,假如原始图片是 500300 像素,那么在 3 倍屏上就要放一个 1500900 像素的图片才能保证 1 个物理像素至少对应一个图片像素,才能不失真。
当然,也可以针对所有屏幕,都只提供最高清图片。虽然低密度屏幕用不到那么多图片像素,而且会因为下载多余的像素造成带宽浪费和下载延迟,但从结果上说能保证图片在所有屏幕上都不会失真。
还可以使用 CSS 媒体查询来判断不同的像素密度,从而选择不同的图片:
my-image {
background: (low.png);
}
@media only screen and (min-device-pixel-ratio: 1.5) {
#my-image { background: (high.png); }
}
加载性能:
选择器性能:
渲染性能:
可维护性、健壮性:
CSS 工程化是为了解决以下问题:
以下三个方向都是时下比较流行的、普适性非常好的 CSS 工程化实践:
基于这三个方向,可以衍生出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子问题,这里我们逐个来看:
(1)预处理器:为什么要用预处理器?它的出现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预处理器,其实就是 CSS 世界的“轮子”。预处理器支持我们写一种类似 CSS、但实际并不是 CSS 的语言,然后把它编译成 CSS 代码:
那为什么写 CSS 代码写得好好的,偏偏要转去写 "类 CSS" 呢?这就和本来用 JS 也可以实现所有功能,但最后却写 React 的 jsx 或者 Vue 的模板语法一样——为了爽!要想知道有了预处理器有多爽,首先要知道的是传统 CSS 有多不爽。
随着前端业务复杂度的提高,前端工程中对 CSS 提出了以下的诉求:
这三点是传统 CSS 所做不到的,也正是预处理器所解决掉的问题。预处理器普遍会具备这样的特性:
(2)PostCss:PostCss 是如何工作的?我们在什么场景下会使用 PostCss?
PostCss 仍然是一个对 CSS 进行解析和处理的工具,它会对 CSS 做这样的事情:
它和预处理器的不同就在于,预处理器处理的是 类 CSS,而 PostCss 处理的就是 CSS 本身。Babel 可以将高版本的 JS 代码转换为低版本的 JS 代码。PostCss 做的是类似的事情:它可以编译尚未被浏览器广泛支持的先进的 CSS 语法,还可以自动为一些需要额外兼容的语法增加前缀。更强的是,由于 PostCss 有着强大的插件机制,支持各种各样的扩展,极大地强化了 CSS 的能力。
PostCss 在业务中的使用场景非常多:
(3)Webpack 能处理 CSS 吗?如何实现?
Webpack 能处理 CSS 吗?
如何用 Webpack 实现对 CSS 的处理:
每个 loader 都做了什么事情:
在实际使用中,css-loader 的执行顺序一定要安排在 style-loader 的前面。因为只有完成了编译过程,才可以对 css 代码进行插入;若提前插入了未编译的代码,那么 webpack 是无法理解该代码,它会无情报错。
以图片显示为例:
移动端适配主要有两个维度:
为了能让页面的尺寸自适应,可以使用 rem,em,vw,vh 等相对单位。
响应式网站设计(Responsive Web design)是一个网站能够兼容多个终端,而不是为每一个终端做一个特定的版本。
关于原理: 基本原理是通过媒体查询(@media)查询检测不同的设备屏幕尺寸做处理。
关于兼容: 页面头部必须有 meta 声明的 viewport。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 maximum-scale=1, user-scalable=no">
使用 clear 属性清除浮动,其语法如下:
clear: none|left|right|both;
如果单看字面意思,clear:left 是清除左浮动,clear:right 是清除右浮动,实际上,这种解释是有问题的,因为浮动一直还在,并没有清除。
官方对 clear 属性解释:元素盒子的边不能和前面的浮动元素相邻,对元素设置 clear 属性是为了避免浮动元素对该元素的影响,而不是清除掉浮动。
还需要注意 clear 属性指的是元素盒子的边不能和前面的浮动元素相邻,注意这里前面的3 个字,也就是 clear 属性对后面的浮动元素是不闻不问的。考虑到 float 属性要么是 left,要么是 right,不可能同时存在,同时由于 clear 属性对后面的浮动元素不闻不问,因此,当 clear:left 有效的时候,clear:right 必定无效,也就是此时 clear:left 等同于设置 clear:both;同样地,clear:right 如果有效也是等同于设置 clear:both。由此可见,clear:left 和 clear:right 这两个声明就没有任何使用的价值,至少在 CSS 世界中是如此,直接使用 clear:both 吧。
一般使用伪元素的方式清除浮动:
.clear::after {
content:'';
display: block;
clear:both;
}
clear 属性只有块级元素才有效的,而::after 等伪元素默认都是内联水平,这就是借助伪元素清除浮动影响时需要设置 display 属性值的原因。
共同点:
不同点:
.square {
width: 10%;
height: 10vw;
background: tomato;
}
.square {
width: 20%;
height: 0;
padding-top: 20%;
background: orange;
}
.square {
width: 30%;
overflow: hidden;
background: yellow;
}
.square::after {
content: '';
display: block;
margin-top: 100%;
}
translate 是 transform 属性的⼀个值。改变 transform 或 opacity 不会触发浏览器重新布局(reflow)或重绘(repaint),只会触发复合(compositions)。⽽改变绝对定位会触发重新布局,进⽽触发重绘和复合。transform 使浏览器为元素创建⼀个 GPU 图层,但改变绝对定位会使⽤到 CPU。 因此 translate()更⾼效,可以缩短平滑动画的绘制时间。 ⽽ translate 改变位置时,元素依然会占据其原始空间,绝对定位就不会发⽣这种情况。
浏览器会把 inline 内联元素间的空白字符(空格、换行、Tab 等)渲染成一个空格。为了美观,通常是一个
放在一行,这导致 换行后产生换行字符,它变成一个空格,占用了一个字符的宽度。
解决办法:
(1)为
(2)将所有
(3)将
(4)消除
通过修改某个属性值呈现的内容就可以被替换的元素就称为“替换元素”。
替换元素除了内容可替换这一特性以外,还有以下特性:
替换元素的尺寸从内而外分为三类:
这三层结构的计算规则具体如下:
(1)如果没有 CSS 尺寸和 HTML 尺寸,则使用固有尺寸作为最终的宽高。
(2)如果没有 CSS 尺寸,则使用 HTML 尺寸作为最终的宽高。
(3)如果有 CSS 尺寸,则最终尺寸由 CSS 属性决定。
(4)如果“固有尺寸”含有固有的宽高比例,同时仅设置了宽度或仅设置了高度,则元素依然按照固有的宽高比例显示。
(5)如果上面的条件都不符合,则最终宽度表现为 300 像素,高度为 150 像素。
(6)内联替换元素和块级替换元素使用上面同一套尺寸计算规则。
(1)line-height 的概念:
(2)line-height 的赋值方式:
(1)冒号(:)用于CSS3伪类,双冒号(::)用于CSS3伪元素。
(2)::before就是以一个子元素的存在,定义在元素主体内容之前的一个伪元素。并不存在于dom之中,只存在在页面之中。
注意::before 和 :after 这两个伪元素,是在CSS2.1里新出现的。起初,伪元素的前缀使用的是单冒号语法,但随着Web的进化,在CSS3的规范里,伪元素的语法被修改成使用双冒号,成为::before、::after。
层叠顺序,英文称作 stacking order,表示元素发生层叠时有着特定的垂直显示顺序。下面是盒模型的层叠规则:
对于上图,由上到下分别是:
(1)背景和边框:建立当前层叠上下文元素的背景和边框。
(2)负的 z-index:当前层叠上下文中,z-index 属性值为负的元素。
(3)块级盒:文档流内非行内级非定位后代元素。
(4)浮动盒:非定位浮动元素。
(5)行内盒:文档流内行内级非定位后代元素。
(6)z-index:0:层叠级数为 0 的定位元素。
(7)正 z-index:z-index 属性值为正的定位元素。
注意:当定位元素 z-index:auto;,生成盒在当前层叠上下文中的层级为 0,不会建立新的层叠上下文,除非是根元素。
sticky 英文字面意思是粘贴,所以可以把它称之为粘性定位。语法:position: sticky; 基于用户的滚动位置来定位。
粘性定位的元素是依赖于用户的滚动,在 position:relative; 与 position:fixed; 定位之间切换。它的行为就像 position:relative; 而当页面滚动超出目标区域时,它的表现就像 position:fixed;,它会固定在目标位置。元素定位表现为在跨越特定阈值前为相对定位,之后为固定定位。这个特定阈值指的是 top, right, bottom 或 left 之一,换言之,指定 top, right, bottom 或 left 四个阈值其中之一,才可使粘性定位生效。否则其行为与相对定位相同。
实现动画效果的方法比较多,Javascript 中可以通过定时器 setTimeout 来实现,CSS3 中可以使用 transition 和 animation 来实现,HTML5 中的 canvas 也可以实现。除此之外,HTML5 提供一个专门用于请求动画的 API,那就是 requestAnimationFrame,顾名思义就是请求动画帧。
MDN 对该方法的描述:
语法:window.requestAnimationFrame(callback); 其中,callback 是下一次重绘之前更新动画帧所调用的函数(即上面所说的回调函数)。该回调函数会被传入 DOMHighResTimeStamp 参数,它表示 requestAnimationFrame() 开始去执行回调函数的时刻。该方法属于宏任务,所以会在执行完微任务之后再去执行。
取消动画:使用 cancelAnimationFrame()来取消执行动画,该方法接收一个参数——requestAnimationFrame 默认返回的 id,只需要传入这个 id 就可以取消动画了。
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