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科工具前16讲复盘(1-4)

在学习林超学长的“”跨学科工具“”这门课的过程中,更多的是思维的开阔和思考问题的角度更丰富。

前16节分别是:熵与热力原理、系统论、工程思维、函数模型、脑科学、复杂性科学、认知心理学、社会网络学、金融学 、心理学模型、语言表达领域重要模型、概率统计学重要模型、社会经济学重要模型、人类学、信息论、营销学。

第一节理解了封闭系统、耗散结构和麦克斯韦实验,这一方面要更注重输入的选择和合理的输出。将自己看做一个整体运动的结构,在感知和选择的问题上更注重理性判断和信息收集。

第二节理解了部分和整体的关系,以及四大系统、三大组件、不可能三角、五个系统现象以及好系统的三大特征。印象最深刻的是五个系统现象:良性循环、恶性循环、贤者时刻、回归平庸以及滞后效应

其中贤者时刻是大多数人可以常见的状态,比如玩太久了就会有负罪感,在负罪感的驱动下就会开始努力,传说中的“三分钟热度”

回归平庸更多的是怀念曾经的辉煌和成绩与现状作对比,然后失落感下持续放纵,这种状态是有意识的破罐子破摔,很大程度上要靠自己走出来。

而滞后效应主要是对信息差的负面效应做出的 反应,我们需要建立自己的储蓄池,提高承受风险阈值。

第三节工程思维理解行胜于言、分解结构、量化、列清单以及取舍。

搬砖思维和风口思维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战略和战术在你决定和完成一件事的过程中的占比。

而分解和量化则是蚂蚁啃大象,最大程度上把一项大任务分解到迈一步就可以check一个选项的成就感,在这一过程中,取舍就扮演了重要角色。

而在第二三节都提出了一个不可能三角模型,也就是又快又好又便宜是不可能同时达成,必须只能选两个。

第四节的函数模型,比如幂函数、指数函数、对函数和经济周期规律,各种各样的模型对我们来说研究事物发展的规律和事情发展可能会出现的波动进行预期预判。

就前四节而言,我更多是觉得烧脑,很多自己觉得不能解释的事和变化能够找到解释和解决的办法。最大的变化是我不再苛责自己必须按部就班和全部完成。清单也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尽可能高效率利用时间,虽然有时还是会摆烂,但是总的来说还是在慢慢变好的路上。

你可能感兴趣的:(跨越科工具前16讲复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