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事务(简称:事务,Transaction)是指数据库执行过程中的一个逻辑单位,由一个有限的数据库操作序列构成[由当前业务逻辑多个不同操作构成]。
事务拥有以下四个特性,习惯上被称为ACID特性:
原子性(Atomicity):事务作为一个整体被执行,包含在其中的对数据库的操作要么全部被执行,要么都不执行。记录之前的版本,允许回滚。
一致性(Consistency):一致性是指事务使得系统从一个一致的状态转到另一个一致状态。事务的一致性决定了一个系统设计和实现的复杂度,也导致了事务的不同隔离级别。事务开始和结束之间的中间状态不会被其他事务看到。
隔离性(Isolation):多个事务并发执行时,并发事务之间互相影响的程度,比如一个事务会不会读取到另一个未提交的事务修改的数据。适当的破坏一致性来提升性能与并行度
持久性(Durability):已被提交的事务对数据库的修改应该永久保存在数据库中。每一次的事务提交后就会保证不会丢失。
延申拓展:
事务隔离性(面试):
事务的隔离级别(面试):
自行复习:spring事务的传播机制(spring事务面试必问)
分布式事务指事务的参与者、支持事务的服务器、资源服务器以及事务管理器分别位于不同的分布式系统的不同节点之上,且属于不同的应用,分布式事务需要保证这些操作要么全部成功,要么全部失败。本质上来说,分布式事务就是为了保证不同数据库的数据一致性。
1.3.1 单服务单数据库的本地事务
事务仅限于对单一数据库资源的访问控制,架构服务化以后,事务的概念延伸到了服务中。倘若将一个单一的服务操作作为一个事务,那么整个服务操作只能涉及一个单一的数据库资源,这类基于单个服务单一数据库资源访问的事务,被称为本地事务(Local Transaction)。
1.3.2 单一服务多数据库的分布式事务
最早的分布式事务应用架构很简单,不涉及服务间的访问调用,仅仅是服务内操作涉及到对多个数据库资源的访问。
1.3.3 多服务多数据库的分布式事务
当一个服务操作访问不同的数据库资源,又希望对它们的访问具有事务特性时,就需要采用分布式事务来协调所有的事务参与者。在这种情况下,起始于某个服务的事务在调用另外一个服务的时候,需要以某种机制流转到另外一个服务,从而使被调用的服务访问的资源也自动加入到该事务当中来。下图反映了这样一个跨越多个服务的分布式事务:
1.3.4 多服务多数据源的分布式事务
如果将上面这两种场景(一个服务可以调用多个数据库资源,也可以调用其他服务)结合在一起,对此进行延伸,整个分布式事务的参与者将会组成如下图所示的树形拓扑结构。在一个跨服务的分布式事务中,事务的发起者和提交均系同一个,它可以是整个调用的客户端,也可以是客户端最先调用的那个服务。
较之基于单一数据库资源访问的本地事务,分布式事务的应用架构更为复杂。在不同的分布式应用架构下,实现一个分布式事务要考虑的问题并不完全一样,比如对多资源的协调、事务的跨服务传播等,实现机制也是复杂多变。
事务的作用:保证每个事务的数据一致性。
CAP 定理,又被叫作布鲁尔定理。对于设计分布式系统(不仅仅是分布式事务)的架构师来说,CAP 就是你的入门理论。
C (一致性):对某个指定的客户端来说,读操作能返回最新的写操作。
对于数据分布在不同节点上的数据来说,如果在某个节点更新了数据,那么在其他节点如果都能读取到这个最新的数据,那么就称为强一致,如果有某个节点没有读取到,那就是分布式不一致。
A (可用性):非故障的节点在合理的时间内返回合理的响应(不是错误和超时的响应)。可用性的两个关键一个是合理的时间,一个是合理的响应。
合理的时间指的是请求不能无限被阻塞,应该在合理的时间给出返回。合理的响应指的是系统应该明确返回结果并且结果是正确的,这里的正确指的是比如应该返回 50,而不是返回 40。
P (网络分区容错性):当出现网络分区后,系统能够继续工作。打个比方,这里集群有多台机器,有台机器网络出现了问题,但是这个集群仍然可以正常工作。
1.XA两段提交(强一致)
2.TCC三段提交(强一致)
3.本地消息表(MQ+Table)(最终一致)
4.事务消息(RocketMQ[alibaba])(最终一致)
5.Seata(alibaba)
6.RabbitMQ的ACK机制实现分布式事务(拓展)
一致性拓展:
- 强一致性:读操作可以立即读到提交的更新操作。
- 弱一致性:提交的更新操作,不一定立即会被读操作读到,读操作读到最新值需要一段时间。
- 最终一致性:是弱一致性的特例。事务A更新一份数据后,最终一致性保证在没有其他事务更新同样的值的话,最终所有的事务都会读到事务A更新的最新值。如果没有错误发生,不一致时间的长短依赖于:通信延迟,系统负载等。
X/Open 组织(即现在的 Open Group )定义了分布式事务处理模型
XA协议:XA 是 X/Open 定义的交易中间件与数据库之间的接口规范(即接口函数),交易中间件用它来通知数据库事务的开始、结束以及提交、回滚等, XA 接口函数由数据库厂商提供。
两阶段提交协议(Two Phase Commitment Protocol)中,涉及到两种角色
一个事务协调者(coordinator):负责协调多个参与者进行事务投票及提交(回滚) 多个事务参与者(participants):即本地事务执行者
总共处理步骤有两个 (1)投票阶段(voting phase):协调者将通知事务参与者准备提交或取消事务,然后进入表决过程。参与者将告知协调者自己的决策:同意(事务参与者本地事务执行成功,但未提交)或取消(本地事务执行故障);
(2)提交阶段(commit phase):收到参与者的通知后,协调者再向参与者发出通知,根据反馈情况决定各参与者是否要提交还是回滚;
如果任一资源管理器在第一阶段返回准备失败,那么事务管理器会要求所有资源管理器在第二阶段执行回滚操作。通过事务管理器的两阶段协调,最终所有资源管理器要么全部提交,要么全部回滚,最终状态都是一致的
优点: 尽量保证了数据的强一致(无法完全保证),适合对数据强一致要求很高的关键领域。
缺点:
三段提交是两段提交的升级版
类似2PC的准备阶段,协调者向参与者发送CanCommit请求,询问是否可以执行事务提交操作,然后开始等待参与者的响应。
PreCommit阶段:事务执行但不提交阶段
协调者根据参与者的反应情况来决定是否可以进行事务的PreCommit操作:
协调者从所有的参与者获得的反馈都是Yes响应
有任何一个参与者向协调者发送了No响应,或者等待超时
doCommit阶段:事务提交阶段
执行提交
中断事务
优点:相对于2PC,3PC主要解决的单点故障问题,并减少阻塞,因为一旦参与者无法及时收到来自协调者的信息之后,他会默认执行commit。而不会一直持有事务资源并处于阻塞状态。
缺点:会导致数据一致性问题。由于网络原因,协调者发送的中断响应没有及时被参与者接收到,那么参与者在等待超时之后执行了commit操作。这样就和其他接到中断命令并执行回滚的参与者之间存在数据不一致的情况。
TTCC 其实就是采用的补偿机制,其核心思想是:针对每个操作,都要注册一个与其对应的确认和补偿(撤销)操作。三个阶段如下:
操作方法 | 含义 |
---|---|
Try | 预留业务资源/数据效验-尝试检查当前操作是否可执行 |
Confirm | 确认执行业务操作,实际提交数据,不做任何业务检查。try成功,confirm必定成功 |
Cancel | 执行业务出错时,需要回滚数据的状态下执行的业务逻辑 |
其核心在于将业务分为两个操作步骤完成。不依赖事务协调器对分布式事务的支持,而是通过对业务逻辑的分解来实现分布式事务。
例如: 小红要向小白转账100元,执行流程:
优点: 跟2PC比起来,实现以及流程相对简单了一些。
缺点:
本地消息表这种实现方式应该是业界使用最多的,其核心思想是将分布式事务拆分成本地事务进行处理,这种思路是来源于ebay。我们可以从下面的流程图中看出其中的一些细节:
工作流程:
优点: 一种非常经典的实现,避免了分布式事务,实现了最终一致性。
缺点: 消息表会耦合到业务系统中,如果没有封装好的解决方案,会有很多杂活需要处理。
有一些第三方的MQ是支持事务消息的,比如RocketMQ,他们支持事务消息的方式也是类似于采用的二阶段提交,但是市面上一些主流的MQ都是不支持事务消息的,比如 RabbitMQ 和 Kafka 都不支持(RabbitMQ、Kafka基于ACK机制)。
以阿里的 RocketMQ 中间件为例,流程为:
正常流程图:
完整流程图:
优点: 实现了最终一致性,不需要依赖本地数据库事务。
缺点: 目前主流MQ中只有RocketMQ支持事务消息。
延申拓展:
MQ非事务消息实现:
2.6.1 Seata简介
2019 年 1 月,阿里巴巴中间件团队发起了开源项目 Fescar(Fast & EaSy Commit And Rollback),和社区一起共建开源分布式事务解决方案。Fescar 的愿景是让分布式事务的使用像本地事务的使用一样,简单和高效,并逐步解决开发者们遇到的分布式事务方面的所有难题。
Fescar 开源后,蚂蚁金服加入 Fescar 社区参与共建,并在 Fescar 0.4.0 版本中贡献了 TCC 模式。
为了打造更中立、更开放、生态更加丰富的分布式事务开源社区,经过社区核心成员的投票,大家决定对 Fescar 进行品牌升级,并更名为 Seata,意为:Simple Extensible Autonomous Transaction Architecture,是一套一站式分布式事务解决方案。
Seata 融合了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在分布式事务技术上的积累,并沉淀了新零售、云计算和新金融等场景下丰富的实践经验。
核心组件:
工作流程:
2.6.2 Seata支持的模式
seata中有两种常见分布式事务实现方案,AT及TCC
AT模式:赖于RM拥有本地数据库事务的能力,对于客户业务无侵入性
TCC 模式
2.6.3 Seata的优点
对业务无侵入:即减少技术架构上的微服务化所带来的分布式事务问题对业务的侵入 高性能:减少分布式事务解决方案所带来的性能消耗(2PC)
2.6.4 AT模式
Seata AT模式是基于XA事务演进而来的一个分布式事务中间件,XA是一个基于数据库实现的分布式事务协议,本质上和两阶段提交一样,需要数据库支持,Mysql5.6以上版本支持XA协议,其他数据库如Oracle,DB2也实现了XA接口。
AT模式分为两个阶段,如下:
这样,可以保证:任何提交的业务数据的更新一定有相应的回滚日志存在
目的:
第二阶段:全局事务提交/回滚
全局提交:
全局回滚:
2.6.5 TCC模式
seata也针对TCC做了适配兼容,支持TCC事务方案,原理前面已经介绍过,基本思路就是使用侵入业务上的补偿及事务管理器的协调来达到全局事务的一起提交及回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