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对象:Prof. Aldin Mutembei(穆坦贝教授)
采访时间:2019年2月
采访语言:英语
个人信息: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孔子学院外方院长,信仰基督教,夫人是一名律师,二人育有一儿一女。
特别说明:本文系“一带一路”专题采访。原采访及初稿均由达大孔院2018年汉语教师志愿者王一婷完成,本文作者修改成稿。
01
我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很遗憾,我们这个年代的人对中国的印象是从劣质的生活用品开始的,除了坦赞铁路。我记得以前如果有人买了没几天的玻璃杯毫无征兆地破了,我们就会开玩笑地说:“哦,一定又是‘中国制造’!”
后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商品进入坦桑尼亚市场,越来越多的坦桑尼亚人到了中国,我们见到也用到了很多精美、现代而且并不昂贵的中国产品,我们才知道原来“中国制造”并不是廉价劣质的代名词,很多中国商品其实是价廉物美的。
以前之所以有那么多不好的商品,是因为一些商家为了牟取暴利,只选择批发那些质量最差、价格最低的东西来非洲贩卖。而现在,因为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商品,商家也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肆无忌惮地用劣质产品来欺骗消费者了。
对我们普通民众来说,这应该是中国的“一带一路”政策给我们带来的最大的实惠,我们可以跟万里之外的中国人一样享受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方便日常生活,提高生活水平。
这当然与坦桑尼亚政府对中国投资的开放态度是分不开的。坦桑尼亚是连接非洲大陆和中国的枢纽,自20世纪60年代坦桑尼亚的国门第一次向中国打开以来,坦桑尼亚一直非常欢迎中国投资商前来投资,在坦投资的中国人也比其他国家的投资商要多。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会一直欢迎和鼓励更多中国投资商来坦投资,事实已经证明,这对中坦双方来说都是实现双赢的重要举措。
02
除了经贸往来和合作以及由此带来的坦桑人民生活的变化以外,“一带一路”建设对坦桑尼亚的影响还体现在医疗、教育以及就业等方方面面。
说到医疗,我可有不少故事跟大家分享。
我母亲在世的时候,有一次得了皮肤病,我们在当地找了很多医生、费了好长时间都不见起色,于是我在别人的推荐下找到了一位中医,他看过我母亲之后拿给我们一些药,我母亲用了一段时间之后居然就此痊愈!
从此以后,我们家人大大小小的毛病基本上都找他,他总能拿出合适的药来治好我们的病,事实上,他不仅帮我们治病,还告诉我们如何养生。他成了我们全家的朋友,和我的家人相处得非常融洽。
我母亲直到去年去世之前一直都特别信任他,她坚决不允许我们任何人说他或者其他中国人的坏话,绝对不可以!
这是我第一次为中国的传统医学所折服。后来,我发现这应该是中医难得可贵的精髓,他们不会像西医一样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他们总会告诉你生病的原因,并且告诉你怎么调理饮食和生活才能不生病。
去年(2018年)11月我在中国开会期间,眼睛由于过敏看东西总是模糊不清,我听朋友建议找了中医针灸,那位医生用一枚小小的针在我脑袋上的某个位置扎了一会儿,眼睛居然就真的治好了!
我有一个朋友常年受风湿困扰,苦不堪言,每到变天时节,关节就疼痛难忍,他知道我要去中国就托我帮他带一些药。我在浙江金华考察时,在一个中药堂帮他买了一些中药。回国后我就把药带给了他,这才几个月的功夫,他告诉我他已经感觉不到明显的疼痛了。
神奇的中医!
中国自1968年派出第一批赴坦医疗队以来,至今已有24批医疗队在坦桑尼亚全国各地服务过,坦桑国内已有超过1500万的当地居民接受了中国医疗队的治疗。此外,基奎特心脏病研究所也是极具里程碑意义的中国援助项目,几年以来大约有25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在此成功地接受了心脏手术。
中国医疗队不仅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也为普通民众提出了很多如按摩等生活方面的建议,和坦桑尼亚医务工作者一起攻坚克难,为坦桑民众的健康生活做着贡献。
03
在教育方面,以前坦桑尼亚学生出国留学基本上都会首选英美等西方国家,近几年前往中国留学的坦桑尼亚学生明显增多,“一带一路”政策加大了非洲留学生的奖学金比例,更是极大地鼓舞了学生们去中国留学的热情。
留学生们学成归来以后,能运用自己在中国学到的知识效力国家发展。这是中国政府的教育优惠政策对坦桑尼亚教育的长期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
除此之外,中国的奖学金发放制度也给坦桑尼亚的教育政策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因为中国的奖学金往往不会一次性发给学生,而是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分阶段奖励,这样就会持续激励学生不断努力。这种做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留学生们带回来的除了他们在中国学习到的先进知识以外,还带回了我们知之甚少的中国文化。
我儿子就在中国留学,前几天是中国的新年,他跟我说今年是中国的“猪年”。我对中国人的动物生肖很感兴趣,但我并不了解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记得印度人对牛很尊敬,路上见到牛,他们甚至会停下来以示敬意。所以我就问我儿子:“那到了‘猪年’,人们是不是也会对猪这样崇拜?”
我儿子哈哈大笑,他说不会,动物生肖只是中国人很早开始用来纪年的一种方式,这一年跟往年并不会有什么不同。
我相信,这些在中国留学的年轻的坦桑尼亚学生都会成为中坦文化交流的使者,他们会让我们两个相距万里的国度越来越互相了解。
现在,坦桑尼亚人学习汉语的热情十分高涨,我们的孔子学院在全国已经开设了20个教学点,依然满足不了大家的学习需求,更多的教学机构一直在向我们提出申请。
同时,我也号召中国人学习斯瓦希里语,达大孔院一直为在坦华人开设斯语课,预计明年还会开设汉语—斯瓦希里语的本科课程。我们希望借此为实现中坦两国文化的深度交流再尽绵薄之力。
教育和就业是分不开的。我相信很多坦桑尼亚人已经尝到了学习汉语的甜头,学生可以获得资助去中国留学,回国后他们可以在技术先进、待遇优厚的中资企业工作,而当地员工为了能在中资公司有更好的发展,也会更加积极地学习汉语,这在一定程度上又推动了汉语在坦桑的发展。
在中资企业工作几年后,坦桑尼亚员工也会掌握相关的技术,这些技术是中资企业除了就业机会之外留给坦桑尼亚人的无形资产,即使中资企业离开,这些技术也会留在坦桑并运用于本国的工业发展,这会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我们的工业化进程。
达大孔院已经举办过两次招聘会,今年还准备举办第三次。第一次招聘会时,坦桑尼亚副总统出席参加,吸引了几百家中资公司和数千名坦桑员工参与。招聘会的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04
很多非洲国家在发展之初,曾经“一边倒”地倾向于向西方国家看齐,我们总是对中国 “社会主义国家”的标签敬而远之。但是近几年中国的发展让全世界刮目相看,我们也在想:“何不回头看看‘老朋友’的榜样呢?”
上世纪,中国曾经在本国经济条件恶劣的情况下慷慨援助我们修建了第一条跨国铁路,打通了我们走出国门、贯通东非的大动脉。这些年来,中坦友谊其实一直未曾间断。时至今日,仍有许多人会前往坦赞铁路工程师的墓地,悼念他们,并感谢他们的无私奉献。
我知道,对于中国的发展模式,中国人有一句口号,叫做“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能取得如此迅速的发展,得益于其找到了适合本国特色的发展模式。坦桑尼亚完全可以从中获得有益启示,找到一条适合本国发展的“坦桑尼亚特色”道路。
当然,我知道现在很多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发展开始恐慌,和坦桑尼亚一样的非洲国家也转而把目光重新投向了中国,这也让他们不舒服,他们甚至不惜用一些别有用心的不良报道来损坏中国形象。
但是,我完全相信中国政府的诚意。如今,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积极地承担起了作为大国的责任和担当,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切实的努力,如鼓励使用清洁能源、用电动汽车代替柴油汽车等。
我在中国考察时,还曾经去天津市参观过新能源开发项目。他们的产品让我们深受感动,更让我们感动的是开发者诚恳的态度,他们说,应对全球变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是我们所有国家的共同责任,他们近几年在这些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索,我们可以派人来学习这些技术,用于本国的环境保护。
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他们如此开放的态度让我们在场的所有同行都为之动容。我想,坦桑尼亚一共有36所大学,假如我们每个大学能派出5个学生去中国学习,那都将会给我们的国家带来不可估量的变化。
我们看到,中国正在以高度的责任心在多个维度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着贡献。我相信,像我一样深信中国政府的决心、信心和真心的坦桑尼亚人不在少数,我也相信我们的政府会做出更积极的对接,一如既往地支持中国的决定,促进多边贸易和文化交流,实现合作共赢,让两国人民享受双方交流合作的丰厚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