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快与慢》札记

终于读完这本书了,很开心!这本书刚开始读没几章,我的系统1就想溜号停摆,因为书中有很多专业术语,很多内容超出我的知识系统和认知范围,系统1的抵触情绪是从心底嘶嘶嘶地涌出来,一开始系统1是做好烂尾准备了。支撑我读下来的是系统2,它提醒我:你这个人认知能力差、思想肤浅、知识贫乏,懒惰畏难,还不好好读书改造自我?别整天躺在舒适圈里,这样对得起可贵的生命吗?一通义正辞严的拍砖,让我那冥顽不灵的系统1缩了回去。抱着啃吧!开卷有益,勇于突破自我,走出舒适区,智慧不够不可怕,可怕的是知道自己愚昧还不好好读书(你看,我的系统1和系统2很和谐了)。

其实,吸引我读下去深层的原因还有一个:本书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的经典之作,获得赞誉无数。其中有一段赞誉很吸引我:本书是一位智慧巨人的力作,可读性强,睿智,深刻。赶紧买,慢慢读,而且要反复读。这本书会改变你的思考方式。读了它,你对工作、世界以及自己的生活的看法都会改变。”(理查德·泰勒,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这些写在正文前名人对这本书的好评如潮,对我彻底产生了光环效应。我犹如一个无知的学子仰望一个高大睿智自带光环的神仙,内心的敬仰也成了一股驱动力,我预测自己读完本书会有收获。——关于光环效应

记得很多年前,学校教室里还没有安装摄像头,那时,一个老师自习课看两个班级,每个班级里都有几个坐不住的捣蛋鬼,学业不好根本不想安静地做作业,老师一走开去另一个班级,他们就开始走动讲话,搞得老师分身乏术疲于奔波,后来灵机一动,把手机架在讲台桌上,告诉学生已打开摄像头,于是那几个捣蛋鬼瞬间安静,这后来发展到班级安装摄像头,开展无人监考。这些举措就是书中所说的启动效应。“系统1编了一个故事,而系统2也相信了这个故事。我们每个人都有过这种体验。”——关于启动效应

今年带完初三学校又安排我去接手初二,上一届也是这样,起始段的学生对老师的情感特别深,而且带这两个班级的老师又特别优秀,一个年轻美貌,一个幽默博学,我的缺点突出:年纪大,既无美貌活力,又无风趣幽默,我感到压力重重,学生一定会在课堂观察我,把我跟他们初一老师做比较,我如果没有自己的亮点捕获学生对我的兴趣,那么课堂教学就很难开展,学生成绩就有可能下滑,一旦成绩退步,师生沟通就不顺畅,每一节课对我和学生就都是折磨。好在上一届班主任在开学前一天和第一天就跟推销产品一样向家长学生推销我,说了我很多好话,给我抹了很多油彩,让我还没上第一节课就有机会曝光。今年这一届搭班的班主任是从高中部下到初中的,他不了解我,我只能自己行动了(偷笑)刚开学前几周班上有好几个孩子加我QQ好友,于是我把发说说的阵地从微信转移到QQ,发周末登山游记、发我画的画、发胡诌的小诗和短文、发读后感、发我拍的照片,一阵狂轰滥炸,引来很多学生加我好友,我知道曝光效应出来了,果然学生开始对我感兴趣,下课开始找我聊天,约我打球,课堂上看我的眼神由陌生无感到柔和喜欢。上一届的班主任和我无意中用了曝光效应。——关于曝光效应

我的一位年轻漂亮的同事当年生完一孩回来上班,我问她生孩子的感受怎样,她跟我倒了一通苦水,说生了一天一夜,叫她生不如死,都想跳楼了,生完坐月子孩子吵闹没休息好,患了轻度抑郁,各种不适应各种埋怨,说自己脑子进水会去生孩子,当时那种愤愤然恨不得时光倒流到没怀孕前,慢慢地我们办公室同事谈到生孩子这事她不再那么愤怒了,反而开始说孩子的各种可爱,虽然她还是总埋怨觉睡得不够,没时间化妆,但说起孩子语气中都是满足。再后来当孩子进了幼儿园后没多久,她宣布自己准备二孩了。“经验自我是回答‘现在疼吗”’这种问题的,而记忆自我则是回答‘总体如何’这种问题的。我们只有通过记忆才能保存生活体验,因此,在我们思考生命时,唯一能采取的观点来自于记忆自我。”。我这位同事的记忆自我超越了经验自我,好了伤疤忘了疼!——关于记忆自我和经验自我

你可能感兴趣的:(《思考,快与慢》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