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经济学:算清账会幸福,这是真的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道尽人性中的“贪”和“痴”。人们常把赚钱当成一种追求,甚至透支健康来换取,此时人心中的账是:有钱=幸福。

日本“经营四圣”之一稻盛和夫先生,创办了两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并在78岁高龄时出任日航公司,仅用了一年时间就让公司起死回生,并带领企业进入世界五百强。

这位连续创业者把"追求所有员工的幸福"的利他主义作为企业经营的使命,而他自己把钱全部捐赠出去,老先生活到90岁,一生都在践行“好好工作就能得到幸福”的理念。在他心中的账是:利他=幸福

每个人的幸福观不同,幸福的体感不同,哲学家们有他们的思考,经济学家们有自己的角度。那么,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到底怎样才能够感到幸福呢,在不同的人群中怎样才能找到幸福的最大公约数呢?

《幸福的经济学》这本书通过大量的科学研究,调查了不同阶层的人们,用真实的结果揭示了幸福的来源。

作者查德伊斯特林,是著名的“幸福经济学之父”,他用了半个世纪做研究,提出了“幸福悖论”,颠覆了现代经济学的核心命题,指出了“更多的财富不会使我们获得更大的幸福”的主张。剖析了真正与幸福有关的关键因素,引发人们对自身幸福观的审视和反思,从而真正算清人生账,找寻正确的幸福方向。

01算清第一本账:有钱不等于幸福

 “经济状况在人们幸福的影响因素排名中位居榜首”。从调查问卷的结果中会发现,人民大多数会认为:对他们个人幸福来说,最重要的是他们投入了很多时间的事,和自己有能力控制的事。

现在大家都崇尚财富自由,希冀在年轻时便可实现,往后余生可以不受生存的禁锢,世界那么大想出去多看看。然而现实当中,很少有人做到。

有首歌唱道:我想去桂林呀,可是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年轻的时候有体力有时间没有钱,中年时有了钱有体力却没有时间,老年时有了时间和金钱却没有了体力。人们想要做的事,想要追求的实现不了,何来幸福?

大文豪巴尔扎克为了挣钱,他拼命写作、出书,高产的大量版税收入的确让他过上了豪华的上流生活,但他每天写作16个小时,半夜12点就开始起床开始写作,颠倒的作息让他不到四十岁身体就垮掉了,但他为了维持上流生活却又不得不经常面临入不敷出的状态,然后再夜以继日地透支身体工作,形成了恶性循环。这样饱受身体和欲望折磨的人,何来幸福?

在书中作者在大量调查数据的比对中发现:在某一时间点上,无论在国家内部还是在国与国之间,幸福与收入都成正比变化。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幸福感的变化趋势与收入的变化趋势并不呈正相关关系。

那么金钱不是幸福的决定性因素,什么是呢?这件事上,我们可以内求自己的内心,从调查结果中看,个人幸福主要取决于:经济状况、家庭生活和健康问题。

钱带来的幸福感提升不是绝对的,而牺牲家庭生活和身体健康造成的幸福缺失却真实存在。为了赚钱忽略了家庭、透支了健康,对于幸福这件事来说,真是本末倒置了。

02算清第二本账:利他是通往幸福最高境界的捷径

书中提到:“利他行为的人幸福感更强”。

这本账不好算。人们往往囿于当前的利益,为了一些鼻子尖的那点利争得不可开交,争到最后得到的和失去的完全不成比例。

著名商业咨询专家刘润曾说,若一旦生意我们自己能挣100万,而对方要损失100万,这样的生意坚决不能做。损人利己是注定让自己的路越走越窄。而与之相反的利他呢?我们来看两个例子。

一位是开头提到的稻盛和夫,他认为,经营者不能只考虑自己的私立,不能只满足自己的欲望,必须要有利他之心,要关注员工、客户、社区以及社会的利益。

在他决定创立第二家世界五百强公司——第二电电时,他反复逼问自己,动机是善的吗?是为了赚钱吗?有没有私心?

半年后,他认定,自己只是想降低国民负担的通信费用,动机至善,仅此一颗利他之心。这颗心引起员工的共鸣,大家忘我工作,也得到民众的支持。也因此第二电电站稳了脚跟。

当心中不再考虑自己的利益,伴随而来的却是更大的回报。这样的稻盛和夫既得到了金钱,更感受到利他带来的幸福。

获得“共和国勋章”的袁隆平老先生怀着一颗“让百姓消除饥饿”的利他心,近六十年如一日埋头苦干,一次次挑战科学禁区,一次次刷新世界纪录,一次次突破杂交水稻产量的极限,一辈子做了一件事却让14亿中国人乃至世界人民远离饥饿。

他说:“家再大,只能睡一张床,资产再多,每天也只能吃三顿饭,钱这个东西,我看得很淡,够用就行。”他穿最普通的棉质衣服,把得来的奖金也都如数捐了出去。

两位老人是利他的典范,一生辛劳于工作,却都活到耄耋之年,体验工作的喜悦,感悟到实现自我的这一幸福的最高境界。

这何尝不是我们追寻的方向呢?

03算清第三本账:不比较更幸福

先看一组实验:

1.你毕业并且选择自己的第一份工作。你想选哪一个?

A一毕业就赚到10万美元

B一毕业就赚到5万美元。

大家都选A。

2.你选哪一个?

A一毕业就赚到10万美元,而其他毕业生赚到20万美元。

B一毕业就赚到5万美元,而其他毕业生赚到2.5万美元。

作者的本科学生大约有三分之二转而选择了B。

不难发现,他人的收入很大程度影响人们对自身收入的满意度。甚至不惜降低自己的收入,也要比别人赚得多。换而言之,别人收入比自己高,有三分之二的人是不满意的。

这就是比较的结果。人往往喜欢比较,却没有意识到:越比较越想不开,越不幸福。

当父母的羡慕别人家孩子的同时会产生自己孩子的失望,滋生鸡娃不成的焦虑,甚至导致家中鸡飞狗跳,严重影响个人和家庭的幸福。

退休的大爷喜欢在银行排队取工资,还不忘探索下别人的待遇,结果就是:“凭什么咱俩一样的工龄,你退休比我多拿那么多,不公平!”比完一次上一次火,甚至病了还得花钱治。

我大学上的名校,他就上了个三本,毕业几年后他混的比我好,挣得比我多,越想越觉得命运待你太薄。于是有了对他嫉妒和对自己的不满。

然而,这些不比较就不会徒增的烦恼,严重影响我们的幸福感。

莫迫桑在《项链》这篇小说中提到:女主不再想看见她有钱的女朋友,因为看过之后他总是感到很痛苦。为了不在“许多有钱的女人堆里露穷相”,她借了女友的假项链却误以为真,在满足了晚会上出尽风头的虚荣后,项链丢失,为了还买真项链的债,她过了十年节衣缩食的日子,付出了十年的青春。

比较,让人着迷,又让人迷失。可是,别人再好,与你无关,那不是你的日子,你便再忿,也是徒劳,平添烦闷。

不如把眼光放到自己的成长和提升上,放到这些可控的事上。不比较,使人清明。

写在最后

《幸福的经济学》这本书,给了普通人的幸福以最简洁的答案,那就是:“花更多的时间在家庭生活和身体健康等方面,花更少的时间追求金钱”。

饶平如老先生说:他人生的意义就是可以做自己热爱的事,保持一颗学习的心态,拥有一个可以一直爱的人。

这位99岁的老人在他的平生里,提到了努力做事、家庭生活和积极的心态,唯独没有提到金钱。

控制好欲望,合理拥有财富;不盲目比较,保持自身的清明;心怀利他,追求最高境界人生价值,就是幸福的三本账。

算清了,想要幸福并不难。

你可能感兴趣的:(幸福的经济学:算清账会幸福,这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