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文学启蒙,贼牛逼的那种。

我的文学启蒙。

说来惭愧,作为一个理工科的学生,居然喜欢上了码字。耻辱,巨大的耻辱。高数线代概论都刷不完,居然躲起来写文。杨同学,你的胆是有点太肥了?

上学期期末考试前复习周拿起来以前看不下去的《百年孤独》给看完了,别人在旁边复习着,我在这...其实我也看课本哇,可是就是看不下去呀,《百年孤独》太特么有意思了,大喊一声牛逼。作为一个跑偏了的理工科杨同学,今天我来好好给你说说我的文学启蒙。

杨同学的家是三代贫农,或许不止三代。所以家里的藏书没有那些书香门第多,或许根本就是没有。我接触到的第一本书是梁晓声的《年轮》,它是我偷偷在家中翻到的,也不知道是谁的,不过既然在我家里被我发现的,那么就是我的了。后来花了大概半年时间才给看完,说来惭愧,当年的我好多字都不认识,我就给我妈说:“我现在大了,给我买一本字典吧,我以后不会的字我就自己查就不用问你了。”我妈是那种从未在学习上亏欠过我的人,所以我理所当然的得到了人生中第一本字典,虽然我用它的方式拿不上台面,不过还好我断断续续的都完了我人生中第一本小说。后来直到我小学六年级,我依然没有找到别的书,也从没去过我们那落后小城的书店,唯一让我感兴趣的是每一学期学校给发的一本阅读书,那会我最佩服的人是一个叫做“佚名”的作者。原因很简单,直到我六年级第二学期,我有了整整十二本阅读书,大概近三分之一的文章都是这个“作家”写的。哈哈哈,现在想来,被当初的自己所蠢哭。即将离开小学时,我缠着我爸,买了一本超级厚的书,名字我忘了。那本书上面有好多好多国外名著的节选,那段时光是我人生的高光时刻,我接触到了海明威,马尔克斯,大仲马,雨果等人。等到了初中,我身边的人按照阅读偏好可以分为三类,一类专研课本,另一类是热爱杂志,最后一类爱看言情小说。(部分有重合,没搞刻板印象)而我就不一样了,先看的钱钟书,看他讽刺别人,骂人居然也能骂的妙笔生花,太欢乐了。又读鲁迅,王小波,然后我就成了一个喷子。上了高中以后,没有太多的时间去看长篇小说,我就开始接触了杂志,《读者》《意林》《哲思》,开始尝试着自己写东西,投稿。虽然迄今为止挣到的稿费还不够我吃一顿火锅,但我依然乐此不疲。大学以后,不远千里来到了天津,那会我以为电影院对我来说是遥不可及的地方,可谁能想到,现在的我至少一周得去电影院一次,去看贾樟柯,姜文各种各样的文艺片,没事的时候发发呆空想下自己的人生。那时候的我文学素养不仅极低,而且语言也极度匮乏。(现在文学素养依然低,但是好在会装逼)虽然我是学理工科的,但我是非常愿意和文科生交朋友的。接触的文科生多了,我发现文科生说话可有意思了,用词也比我们理工科的学生高级多了。一句话如果我说,会说成:“爱真的需要勇气”,他们会说成“爱有时候是需要一些英雄主义”。这时候用昆汀的话来说:“牛逼”。

读书是为了什么,我也不知道。用董卿的话来说就是:“我始终相信我读过的所有书都不会白读,它总会在未来日子的某一个场合帮助我表现得更出色,读书是可以给人以力量的,它更能给人快乐。”杨同学爱好看书,但谈不上说热爱文学,文学素养也远远不够,因为上升到文学就是很高的标准,而我的看书量远远达不到这个标准,希望有一天能够格说出,我热爱文学。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的文学启蒙,贼牛逼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