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运算一致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例式解读》小学数学。83-132

      基于“小数、分数除法一致性”的整体设计。

      对于小学阶段的除法运算,通过分析现有教材可以发现,二、三、四年级的学生主要学习整数除法,从五年级开始学习小数除法,之后是学习分数除法。以北师大版为例,二年级上册第九单元学的“除法”,主要是利用口诀表解决;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除法”,主要讲的是商不是一位数的除法,包括商是两位数,甚至三位数的,商中间有零的除法;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除法”,主要讲解了有余数的除法和商不变规律;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小数除法”,第五单元“分数与除法”;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分数除法”。

    2022版新课标在第三学段的内容要求中明确指出:能进行简单的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和混合运算,感悟运算的一致性,发展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今日读到的课例思路让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

    (一)先学习分数除法,再将小数除法转化为分数除法。从以上北师大版教材为例,除法的编排顺序是:整数除法(表内、除法和有余数除法)——小数除法(分数与除法)——小数除法。而本课例是先学分数除法,再学习小数除法,如果这样编排主要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帮助学生体会整数除法与乘倒数的关系。可以这样理解,学习分数除法运算之前,需要关注分数与整数除法的关系。那也就是说“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这个算法对分数成立,首先要对整数成立。具体解决办法如下:

      首先,借助分物情境和画图,通过除法运算的意义和分数的意义进行讲解。8块糖平均分给4个人,可以每个人分块糖,还可以一块糖分给4个人,每个人分¼,从而有8÷4=8×¼=四分之八。

      其次,通过推理进行一般性说明。

图片      这样,既揭示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又渗透了“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2.通过代数推理,理解分数除法的算理。根据(一)的设计路径,学生学习分数除法之前有两个经验基础:一个是整数除法的研究经验和知识基础,另一个是分数意义、分数乘法等。这样说来,让学生把未知转化成已知,把分数转化成整数,便可以借助整数来解决。


      3.同化小数除法,获得通法,感悟运算一致性。将未知转化成已知,将小数除法转化成分数除法,实现运算一致性。

    (二)将小数除法和分数除法转化为整数除法。这样看来,北师大教材的编写五年级上下册关于除法的内容就可以并行,因为他们属于同一地位。这样编排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迁移单位细分经验,解决除数是整体的情况。此部分北师大教材做的特别好,借助于元、角、分或长度单位等现实原型以及直观图等,体会将余数细分的情况。实际上,单位细分的想法与整数除法是一致的。

      2.鼓励学生说理,验证商不变规律。说到商不变规律,一般会想到不完全归纳,一般情况下,上课的流程是,举几个例子进行验证,然后我们就普及使用了。在验证力度上,我们可以借助于运算的意义、生活中的例子、画图等加以验证。在此基础上,可以尝试利用代数推理进行推导。如下:


        3.同化分数除法,获得通法,感悟运算一致性。

    (1)启发学生利用商不变规律将分数转化成整数后再进行计算。示例如下:


      (2)在以上基础上,可以带领学生将这一思维路径转变为“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示例如下:


      (3)可以直接利用“商不变规律”将除数变为1,示例如下:


      以上两条学习路径都运用了转化的基本思想,通过知识的联结与迁移,引导学生发现运算中数与数之间的联系以及运算之间的联系,打通整数除法、分数除法与小数除法之间的关系,实现除法运算的一致性,提升学生的推理意识和运算能力。

感悟:

      了解某一个知识的路径设计,思考是否可以更加优化。读了本课例,也让我重新找到了北师大版教材中关于“除法”的设计,纵观整个设计,螺旋式上升。本课例在知识设计上有所调整,也是一种大胆的尝试,值得每位小数老师的思考。或许我们可以换种思路,不仅除法上可以创新、优化设计,乘法,图形等知识是否可以?

      重视推理意识。以前教学过程中,总是有意无意避开推理,甚至于一些推理总是不敢下手,不敢深入去推理,担心触碰到学生们的知识上线,读完这个课例,认为我们还是需要更加重视推理意识。整个课例,我认为都是推理意识在起大作用,没有推理意识,就不会有本节课这么精彩的呈现。

你可能感兴趣的:(感悟运算一致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例式解读》小学数学。8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