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杂谈之“爱情最好的样子”

美好的爱情为世人所传颂,类似“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愿无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头”之类描写爱情的名言金句被广为流传。

今天的生活杂谈,我将带大家走进杨绛和钱钟书的爱情,一起解析“爱情最好的样子”。


网图,侵删


01.爱要大声说出来

1932年,21岁的杨绛在清华古月堂和钱钟书第一次见面了。

他们一个清新脱俗,相貌好、功课好、家境好,几乎满足了当时男生追求女生的全部条件。

一个气质儒雅,眉宇间透出蔚然而深秀的气息,写起文章纵横捭阖,是当时名满清华的才子。

他们一见如故,相谈甚欢,忘却了周遭所有。四目相对,只此一眼,便注定了此生的不解之缘。

因为认定了彼此,两人急切地澄清了自己的感情状况,第一时间打消对方的顾虑,一段旷世奇缘自此开启。

两地相隔之时,他们鸿雁传书,寥解相思之苦。为了及早安定下来,相识后没多久,两人便将对方介绍给了自己的亲人,并很快得到了家庭的祝福。

爱情里,爱你的人会急切地盼望你融入自己的圈子,将你介绍给挚友亲朋,恨不得向全世界宣告爱的主权;而别有用心之人总会巧言令色寻找各种借口,企图瞒天过海,把你隐藏得严严实实。

女孩子们在恋爱中一定要擦亮双眼,一段出自真心的感情,绝不仅仅是许你花前月下,更多的时候,爱要勇敢“秀”出来。

02.爱,应该是1+1>2

无论是钱钟书获得公费留学英国的资格,需要远渡重洋奔赴大洋彼岸,还是国外学成归来立志创作文学巨作《围城》,杨绛总是在背后默默给予支持,无怨无悔。

为了照顾他的生活,杨绛毅然中止自己的学业,开启“陪读”模式;为了节省日常开支,辞退家里的佣人,一代文坛新秀甘做“灶下婢”。

家境优渥的杨绛在嫁给钱钟书之前,也曾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名门闺秀,然而她的一生,始终践行夫在前,妻在后,把对方看的比自己重要,她常说爱一个人就不要想着如何去改变他,爱就要爱他的全部,包括缺点。

于是,尽管拙手笨脚的钱钟书在生活中屡屡犯下令人啼笑皆非的错误,杨绛从来都是用一句温和的“没关系”给他解围,为他“善后”。

当然,这个世界没有谁是天生应该付出的,若是长时间的单方面付出得不到回应,再多的爱也会随之耗尽。从这一点看,钱钟书虽然生活中手笨,心却是透亮的。

做早餐、写情诗、“包揽”家务,甚至在那个没有计划生育的年代,他们一生只生育了钱瑗一个女儿,可谓花式宠妻。他对杨绛的爱予以积极且热烈地回应,感恩妻子的包容和付出。

生活中,两个来自不同家庭的人,从小在不同环境中成长,接受不同的教育,走到一起共同生活,难免会产生矛盾。

如果总是揪着牙膏该从哪里开始挤,毛巾拧到几成干才正好,今天应该谁洗碗这类鸡毛蒜皮的事情不放,别说把生活过成诗了,每天光收拾这一地鸡毛就足够心力交瘁。

好的爱情是善于经营,懂得求同存异。懂付出,肯牺牲,能包容,知感恩,方得始终,日子也才能越过越好。

03.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在1966年爆发的那场长达十年的阶级斗争中,杨绛夫妇作为知识分子,可谓饱经风霜。工资被停,存款被冻,吃穿受限,日子过得捉襟见肘。

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许多知识分子都因不堪忍受屈辱选择结束生命,其中就包括了杨绛的好友、女婿和妹婿。

但是即使生如浮萍,杨绛和钱钟书也始终紧握对方的手,不离不弃。他们靠着互相鼓励和关心,挨过了隔三差五的批斗会,被剃阴阳头,扫厕所和下干校接受劳动改造,最终趟过黑暗,遇见黎明。

1994年,钱锺书因膀胱癌住院,进行手术治疗,年迈的杨绛始终陪伴左右,事事亲力亲为。她谢绝医护人员让她回家休息的好意,总是面带微笑地说:“钟书在哪儿,哪儿就是我的家。”

出院后没多久,因病情反复,钱钟书再次入院。杨绛每天来回,把鸡汤熬好,送去医院给他滋补身体,后来钱钟书无法正常进食,她就把食物打成泥用鼻饲一点点喂。日复一日,整整坚持了四年,直至钱钟书生命的终结。

冯梦龙在《警世通言》中写到:“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而杨绛和钱钟书在大风大浪面前,用执子之手,生死相依的气度给出了最响亮的“还击”。他们的爱情,穿越生死,历久弥坚,完美地诠释了一生一世一双人。

爱情,一直以来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关于杨绛和钱钟书的爱情故事到这里就讲完了。然而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你眼中最好的爱情又是怎样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给我留言。

你可能感兴趣的:(生活杂谈之“爱情最好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