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家里人去了一趟越南,回来说并不好玩。
也许是因为旅行的目的和当地旅游资源有偏差,所以觉得不好玩吧。
事实上,对于越南我算是有一些接触吧,小时候总会在收音机中听到越南的广播电台在播放新闻。
他们说话的音调感觉就像一株老梅,曲曲折折的。
工作以后,因为工作关系,也接触过一些越南人,感觉和我们普通人也没有什么两样。
一千年前的宋朝,位于现在越南北部的人们其实也和中国人没有太大的差别,《诸蕃志》里面的交趾国就能清楚看出这点。
【译文】
交趾国,就是古交州。
古交州的地域曾经很大,包括现在的两广地区、越南北部和中部。但是后来不停的征伐,交州地区也越变越小。
东南面靠近海边,和占城国接壤;西面和白衣蛮连通;北面和钦州相连。
历朝历代在这里安置守兵,赋税收入很少,但是守卫却很辛劳。
中原朝廷爱惜武将兵士,不想让他们守卫在这片充满瘴气的无用之地,又因为他们纳贡献钱,所以朝廷把它看作附属国。
总之一句话,这块地方就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但是以南宋当时的实力来说,这种话也就是装装门面而已,更多的兵力调遣到北方和金国抗衡。
交趾国王姓李,穿着打扮、饮食大致上和中国相同;但是男男女女都赤脚,这和中国有所差异。
从这张照片很清楚就可以看出,大多数当地人到近代还是不穿鞋子。
揣测一下原因,一个可能是当地天气炎热,另一个可能是下层民众干活穿鞋反而不方便吧。
每年正月初四,人们杀牛来犒劳部属。
交趾国人把七月十五视为重大节日,家家户户互相馈赠,官员们则向上司赠送牲畜;七月十六,上司就会大开宴会酬谢他们。
一到节令,交趾国人都会供奉佛祖,而不祭拜祖先。
他们生了病也不吃药,晚上不点灯。
国人们喜欢用蚺蛇皮作为前列(原文有误,这里按照原文翻译)。
他们也不会造纸和笔,都是从省地得到的。(原文这里语意不详,就这么翻译看看吧)
交趾国的特产有:沉香、蓬莱香、天然金银、铁、朱砂、珍珠贝壳、犀牛大象、孔雀、砗磲、海盐、生漆、米棉、吉贝树等等。
每年交趾国都会向中原朝廷进贡这些东西。他们国家并不和外界通商。
以交趾国作为第一个记述对象,是因为它是离中国最近的地方,所以要从它开始说起。
从中国坐船航行十几里就会抵达占城国。
【原文】
交趾,古交州。东南薄海,接占城;西通白衣蛮,北抵钦州。历代置守不绝,赋入至薄,守御甚劳。皇朝重武爱人,不欲宿兵瘴疠之区以守无用之土,因其献款,从而羁縻之。
王系唐姓,服色饮食略与中国同;但男女皆跣足差异耳。每岁正月四日,椎牛飨其属。以七月十五日为大节,家相问遗,官寮以生口献其酋;十六日,开宴酬之。岁时供佛,不祭先。病不服药,夜不燃灯。乐以蚺蛇皮为前列(案此句未详,疑有误字)。不能造纸笔,求之省地(案「省地」二字句未详)。
土产沉香、蓬莱香、生金银、铁、朱砂、珠贝、犀象、翠羽、车渠、盐、漆、木棉、吉贝之属;岁有进贡。其国不通商。
以此首题,言自近者始也。舟行约十余程,抵占城国。
《诸蕃志》作者
赵汝适(1170—1231年),字伯可,宋太宗八世孙。祖籍河南开封,祖父南渡后,于绍兴初定居临海(今属浙江台州)。绍熙元年(1190年),赵汝适以祖上遗泽,补将仕郎。嘉定十六年(1223年),知南剑州。次年转朝奉大夫、朝散大夫、提举福建路市舶司。宝庆元年(1225年)七月兼权泉州市舶使,十一月又兼知南外宗正事。
赵汝适在泉州期间,泉州海外通商贸易正值兴旺。他初任泉州市舶司提举时于“暇日阅诸蕃图”并“询诸贾胡,俾列其国名,道其风土与夫道理之联属,山择之蓄产,译以华言。”写成《诸蕃志》2卷。
《诸蕃志》
上卷为《志国》篇,记海外诸国的风土人情,下卷为《志物》篇,记海外诸国物产资源,共收45篇,约9万字,为后来《宋史・外国列传》所本。
它记载了东自日本、西至东非索马里、北非摩洛哥及地中海东岸诸国的风土物产,并记有自中国沿海至海外各国的里程及所需日月,内容丰富而具体。该书有关海外诸国风土人情多采自周去非《岭外代答》的记载,有关各国物产资源则多采访于外国商人。其中虽然不免有错讹,但就全书史料价值来说,仍不失为记述古代中外交通的佳作,并经常为后来的史地学家所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