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java知识点2

目录

对JVM的了解

对反射的了解

数组和链表插入和删除的时间复杂度

Mysql:左查询的特点,左右查询的区别

Mysql关联查询的几种方式(详解)

Redis的应用场景

Redis用的最多的基本类型,用在哪,可以替代

equals如何判断两个对象相同

String str="i"与 String str=new String(“i”)一样吗

接口和抽象类有什么区别


对JVM的了解

JVM(Java虚拟机)是Java编程语言的运行环境,它是Java平台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JVM的主要功能是解释和执行Java字节码,它允许Java程序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上运行,实现了Java的"一次编写,到处运行"的特性。
 JVM由以下几个主要组件组成:
1. 类加载器(ClassLoader):负责将Java字节码加载到JVM中,并生成对应的Java类。
2. 执行引擎(Execution Engine):执行加载到内存中的Java字节码,可以采用解释执行或者即时编译的方式。
3. 内存管理系统(Memory Management System):负责管理Java程序运行时的内存分配和回收,包括堆、方法区等。
4. 即时编译器(Just-In-Time Compiler,JIT):将频繁执行的字节码转换为本地机器代码,以提高执行效率。
5. 运行时数据区(Runtime Data Area):包括方法区、堆、栈等,用于存储程序执行时的数据。
 JVM还提供了许多其他功能,例如异常处理、线程管理、安全性等。它通过提供一个统一的运行环境,使得Java程序具有跨平台的能力,并且具有高度的可移植性和安全性。
 总之,JVM是Java程序运行的基础,它负责解释和执行Java字节码,并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和特性,使得Java成为一种广泛应用的编程语言。


对反射的了解

反射(Reflection)是指在运行时动态地获取和操作类的信息的能力。Java的反射机制允许程序在运行时检查类、接口、字段和方法,并且可以在运行时实例化对象、调用方法、获取和设置字段的值等。通过反射,我们可以在编译时无法确定的情况下,动态地操作类的成员。
 Java的反射机制提供了以下核心类和接口:
1. Class类:表示类的实例,可以获取类的构造方法、字段、方法等信息。
2. Constructor类:表示类的构造方法,可以用于实例化对象。
3. Field类:表示类的字段,可以用于获取和设置字段的值。
4. Method类:表示类的方法,可以用于调用方法。
 通过反射,我们可以实现以下功能:
1. 动态加载类:在运行时根据类的名称加载类。
2. 动态实例化对象:通过类的构造方法实例化对象。
3. 动态调用方法:通过方法名称和参数列表调用类的方法。
4. 动态访问和修改字段:获取和设置类的字段的值。
5. 获取类的注解和泛型信息。
 反射机制在某些特定的场景下非常有用,例如框架开发、动态代理、对象序列化、单元测试等。然而,由于反射会带来一定的性能开销,并且破坏了封装性,因此在普通的业务开发中,应谨慎使用反射,优先考虑直接调用类的方法和访问字段。


数组和链表插入和删除的时间复杂度

对于数组和链表的插入和删除操作,它们的时间复杂度是不同的。
 对于数组(Array):
1. 插入操作:
   - 在数组的末尾插入元素:O(1)。因为数组的元素是连续存储的,直接在末尾添加元素只需要修改数组的长度和赋值即可。
   - 在数组的其他位置插入元素:O(n)。因为需要将插入位置后面的元素全部后移一位,然后再插入新元素。
2. 删除操作:
   - 删除数组的末尾元素:O(1)。只需要修改数组的长度即可。
   - 删除数组的其他位置元素:O(n)。需要将删除位置后面的元素全部前移一位,然后再删除最后一个元素。
 对于链表(Linked List):
1. 插入操作:
   - 在链表的头部插入元素:O(1)。只需要修改头指针即可。
   - 在链表的其他位置插入元素:O(1)。只需要修改前后节点的指针即可。
2. 删除操作:
   - 删除链表的头部元素:O(1)。只需要修改头指针即可。
   - 删除链表的其他位置元素:O(1)。只需要修改前后节点的指针即可。
 综上所述,数组和链表的插入和删除操作的时间复杂度是不同的。对于数组,插入和删除操作的时间复杂度为O(n),其中n是数组的长度。而对于链表,插入和删除操作的时间复杂度为O(1),不受链表长度的影响。因此,在需要频繁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的场景中,链表比数组更加高效。但是,链表的查找操作相对较慢,因为需要从头开始逐个遍历节点,时间复杂度为O(n)。而数组的查找操作可以通过索引直接访问,时间复杂度为O(1)。因此,在需要频繁进行查找操作的场景中,数组比链表更加高效。


Mysql:左查询的特点,左右查询的区别

MySQL中的左查询(LEFT JOIN)是一种连接查询,它根据左边的表的所有行来匹配右边的表,并返回匹配的结果。左查询的特点如下:
 1. 返回左表的全部行:左查询会返回左边表的全部行,即使右边表中没有匹配的行。
 2. 匹配的行为NULL:如果左表的某一行在右表中没有匹配的行,那么对应的右表的列会被设置为NULL。
 3. 保留左表的重复行:如果左表中有重复的行,那么左查询会返回所有匹配的结果,包括重复的行。
 左查询的语法如下:

SELECT 列表
FROM 左表
LEFT JOIN 右表 ON 连接条件

左右查询(LEFT JOIN和RIGHT JOIN)的区别在于连接的方向。左查询是以左表为基准,返回左表的全部行,而右查询是以右表为基准,返回右表的全部行。其他特点和用法与左查询相似。
 需要注意的是,左查询和右查询在结果上可能是相同的,只是返回的结果集中左右表的位置不同。在实际使用中,选择左查询还是右查询取决于具体的需求和数据表的结构。

 有一篇博客讲得很好,Mysql关联查询几种方式图文并茂浅显易懂:

Mysql关联查询的几种方式(详解)

Mysql关联查询的几种方式(详解)_mysql关联查询使用什么关键字_想养一只!的博客-CSDN博客


Redis的应用场景

Redis是一种高性能的键值存储系统,它常用于以下几个应用场景:
 1. 缓存:Redis可以用作缓存层,将热点数据存储在内存中,提高读取速度。由于Redis的高性能和支持丰富的数据结构,它可以用来缓存各种类型的数据,如数据库查询结果、API调用结果等。
 2. 分布式锁:Redis的原子操作和高性能使得它非常适合用作分布式锁的实现。通过在Redis中设置一个键值对作为锁,可以确保在分布式环境下的互斥操作。
 3. 计数器和排行榜:Redis的原子操作和高性能使得它非常适合实现计数器和排行榜功能。可以使用Redis的INCR操作(自增)实现计数器,用于统计网站访问量、点赞数等。而有序集合数据结构则可以用于实现排行榜功能。
 4. 消息队列:Redis的发布订阅功能和列表数据结构可以用于实现简单的消息队列。生产者将消息发布到某个频道,而消费者则可以订阅该频道并接收消息。
 5. 分布式会话管理:Redis可以用于存储和管理分布式系统中的会话数据。通过将会话数据存储在Redis中,可以实现会话的共享和跨节点访问。
 6. 实时数据分析:Redis的高性能和支持丰富的数据结构使得它适合用于实时数据分析。可以将实时生成的数据存储在Redis中,然后通过Redis的数据结构和命令进行快速查询和分析。
 7. 地理位置服务:Redis的地理位置数据结构(Geo)可以用于存储和查询地理位置信息。可以将地理位置数据存储在Redis中,并使用Redis的地理位置命令进行查询和计算。
 总的来说,Redis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它在缓存、分布式锁、计数器、排行榜、消息队列、会话管理、实时数据分析和地理位置服务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Redis用的最多的基本类型,用在哪,可以替代

Redis最常用的基本数据类型有以下几种:
1. 字符串(String):字符串是Redis中最基本的数据类型,可以存储任意类型的数据,如文本、数字等。字符串类型在Redis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常用于缓存、计数器、分布式锁等场景。字符串类型可以被替代的数据存储方式包括文件存储、数据库存储等。
2. 哈希表(Hash):哈希表是一个键值对的集合,其中的键和值都是字符串类型。哈希表适用于存储对象的属性和值,比如用户信息、配置信息等。如果需要存储更复杂的结构化数据,可以使用关系型数据库或文档数据库来替代。
3. 列表(List):列表是一个有序的字符串集合,可以在列表的两端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列表适用于存储有序的数据集合,比如消息队列、任务队列等。如果需要更复杂的队列功能,可以考虑使用消息中间件(如RabbitMQ、Kafka)来替代。
4. 集合(Set):集合是一个无序且不重复的字符串集合,支持集合间的交集、并集、差集等操作。集合适用于存储唯一性的数据,比如用户标签、好友列表等。如果需要更复杂的集合操作,可以考虑使用关系型数据库或文档数据库来替代。
5. 有序集合(Sorted Set):有序集合是一个有序的字符串集合,每个字符串都关联一个分数,可以按照分数进行排序。有序集合适用于存储排行榜、热门内容等有序数据。如果需要更复杂的排序和查询功能,可以考虑使用关系型数据库或搜索引擎来替代。
 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来选择是否使用Redis以及选择哪种数据存储方式。Redis的优势在于其高性能、丰富的数据结构和支持的原子操作,适用于对性能要求较高、需要快速查询和处理的场景。但对于复杂的结构化数据、事务处理等功能,可能需要使用其他类型的数据库来替代Redis。


equals如何判断两个对象相同

在Java中,equals()方法用于判断两个对象是否相等。equals()方法是Object类的一个方法,所有的Java类都继承自Object类,因此所有的对象都可以调用equals()方法。
 默认情况下,equals()方法比较的是两个对象的引用是否相等,即判断两个对象是否指向同一个内存地址。如果需要自定义判断两个对象是否相等,可以在类中重写equals()方法。
 在重写equals()方法时,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对称性:如果a.equals(b)返回true,则b.equals(a)也应该返回true。
2. 反射性:对于任意非null的引用值x,x.equals(x)都应该返回true。
3. 传递性:如果a.equals(b)返回true,并且b.equals(c)返回true,则a.equals(c)也应该返回true。
4. 一致性:对于任意非null的引用值x和y,多次调用x.equals(y)应该始终返回相同的结果。
5. 对于任意非null的引用值x,x.equals(null)应该返回false。
 在重写equals()方法时,一般需要比较对象的属性是否相等。可以使用instanceof关键字来判断对象是否属于同一类,然后再比较各个属性的值是否相等。
 需要注意的是,重写equals()方法时,通常也需要同时重写hashCode()方法,以保证在使用对象作为HashMap的键或集合的元素时能够正常工作。hashCode()方法用于返回对象的哈希码,它与equals()方法密切相关。


String str="i"与 String str=new String(“i”)一样吗

在Java中, `String str = "i"`  和  `String str = new String("i")`  是不完全相同的。
  `String str = "i"`  是使用字符串字面量创建的字符串对象,它会首先在字符串常量池中查找是否存在值为 "i" 的字符串对象,如果存在则直接返回该对象的引用,如果不存在则创建一个新的字符串对象并放入字符串常量池中,然后返回该对象的引用。
  `String str = new String("i")`  是使用new关键字显式地创建一个新的字符串对象,它会在堆内存中创建一个新的字符串对象,然后将值为 "i" 的字符串复制到该对象中,并返回该对象的引用。即使在字符串常量池中已经存在值为 "i" 的字符串对象,仍然会创建一个新的对象。
 因此,虽然两种方式都可以创建一个值为 "i" 的字符串对象,但是它们的对象引用是不同的。在比较这两个字符串时,使用 `str.equals("i")` 会返回true,因为它们的值是相等的,但是使用 `str == "i"` 会返回false,因为它们的引用是不同的。
 需要注意的是,字符串常量池中的字符串对象是不可变的,而使用new关键字创建的字符串对象是可变的。因此,在实际开发中,通常推荐使用字符串字面量的方式来创建字符串对象,以便利用字符串常量池的优化特性。


接口和抽象类有什么区别

接口和抽象类都是Java中用于实现多态的机制,但是它们有以下几个区别:
 1. 实现方式不同:抽象类是一个类,可以包含普通方法和成员变量,但是其中至少有一个抽象方法,需要由子类实现。而接口是一个纯粹的抽象规范,只包含抽象方法和常量,没有普通方法和成员变量。
 2. 继承限制不同:一个类只能继承一个抽象类,但是可以实现多个接口。这是因为Java中的类只支持单继承,但是可以实现多个接口,从而实现多继承的效果。
 3. 方法实现方式不同:抽象类的抽象方法可以包含实现代码,子类只需要实现未实现的抽象方法即可。而接口的抽象方法没有实现代码,必须由实现类完全实现。
 4. 成员变量不同:抽象类可以包含普通成员变量,而接口只能包含常量。
 5. 目的不同:抽象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代码的复用,而接口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多态。
 总的来说,抽象类更适合于代码复用和封装,而接口更适合于实现多态和解耦。在设计类时,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来选择使用抽象类还是接口。

你可能感兴趣的:(java,开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