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之以退为进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文:委曲反而能得到保全,屈就反而能得到伸展,低洼反而能得到充盈,破旧反而能生新,少取反而能多得,贪多反而会产生迷惑。因此有道的人坚守这一原则作为治理天下的范式。不自我表扬,反而能显明;不自以为是,反而能是非彰明;不自吹自擂,反而能功勋卓著;不自高自大,反而能长久。正因为善于谦让不与世人相争,所以天下反而没有谁能与之争高低。古人所说的“曲则全”等话,怎么会是空话呢?它是实实在在能够达到的。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为人处事上,同样是指责别人犯了错。

A是这么说的:“你看你,这么简单的问题都能搞错,怎么这么笨?”

B则说:“这个问题很简单啊,你是不是不够专心啊,小心我打你哦。”

那么作为犯了错的人,更愿意听那个人讲话呢?

答案很明显,我反正是更愿意听B说,我内心知道她是为了给我留面子,不让我下不来台,虽然被指责了,但我心里反而感激对方口下留情。

二、

委曲求全,对我们来说,是一种谦逊的生活态度,也是一种大智慧。对自然界很多的生物来说,委曲求全却能保全性命。

我们都知道自然届的动物们都有各种不同的肤色外表,只是因为好看吗?其实更多是为了适应生存环境,以更好地保全自己。

其中佼佼者当属变色龙,它们身体的颜色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显然这更加能隐藏自己,既方便接近猎物,也能更加有效地麻痹捕食者,以期能生存得更好。

三、

有一个笨小孩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听过。

是说村里有一个笨小孩,每次都会有人拿糖去逗他。

逗他的人会一只手拿两颗糖,另一只手拿一颗糖,让笨小孩自己选哪个。

小孩每次都是选择一颗糖,然后闹事者们就会哄然大笑,起哄喊“笨小孩”。

小孩的姐姐很愤懑不平,她知道弟弟很聪明,不该这么“笨”。

有一次,她实在忍不住问弟弟:“你为什么不选两颗糖?你明明不笨。”

小孩说:“我选两颗糖,下次就没人让我选了。”

姐姐一听,顿时哑然。

在本章中,老子的重点还是在于“不争”,“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这六个短句分别指代完全不同的事物,但都说明一个道理,那就是以退为进,委曲求全。一味求强、求盈,只会导致失败。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有时候看事物不能看表面,也不能只看一面,要知道任何事物都存在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

塞翁的马跑了,是坏事;

跑掉的马回来了,还带回多匹壮硕的野马,是好事;

塞翁的儿子见猎心喜,试图制服野马,结果被摔断腿,是坏事;

恰逢当权征兵,儿子因为断腿逃过一劫,免于战役,保全了性命,又成了好事。

所以说,任何事物都存在对立统一的两个面,有时候不争反而会比争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得道之人,也与天地一样,眼里没有自己,没有他物。所以没有任何东西遮蔽,也就什么都能看得见了。

他们对自己的成绩从来都不会夸耀,心中也没有功过的概念,没有想争取的,自然也没有能失去的,别人自然也无法跟他争辩,反而从心底里认可他的成就。

这是圣人才能做到的,我们平凡人能做到吗?或许可以,但是很难。

那我们要怎么办呢?

还是要委曲求全,以退为进,不争反而会比争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你可能感兴趣的:(《道德经》之以退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