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上)2-2-陆澄录(度阴山)

海纳百川 才是正途

几点人生大道理

第一,人类历史上,无论是哪种宗教、哲学,归根结底都是指向人心、让人向善的。道、佛虽然有各种不同于儒家的奇思妙想,但教人向善的主题相同。如果有一种宗教和哲学没有这样的主旨,那它就不是好的宗教哲学。

第二,人在世上,通往的目标可能一样,但路径不一样。有人通过学佛学道做大官,有人通过科举考试做大官,有人靠祖宗的白骨做大官,无论是哪一种,都不是圣贤大道。圣贤大道只有一条:不在乎心外的这些功名利禄,只在乎心内的强大与否。

第三,击败对手的唯一方法,只能是强大自己。儒家如果强大了就会吸引那些参加道佛的人弃暗投明。所以,我们不是喋喋不休的攻击对方有多坏,重要的是我们自己做的有多好。

第四,道家和佛家理论深奥,是上达,是道,但没有实践,就没有下学,没有实践和术,而儒家很实际,恰好与道佛相反,只有术没有道。

王阳明总结了一点,他说,别说谁有下学、谁有上达,但凡你用心去学任何一种好的思想,就能学到,学到了就是上达和下学兼而有之;反之,如果总是在那里胡扯下学、上达,而不去做,那再好的思想也和你无缘。

这是一种海纳百川的胸怀,因为心外无学,凡是不用心学的思想,根本学不到,凡是用心学的思想,你管它叫什么名号,为我所用,即是天理。

内容为王,工具永远只是工具

无论什么时代,花里胡哨的形式只能赢在一时,唯有好的内容,才能赢得一世。如果你有了好的内容,什么样的形式都是锦上添花;如果你没有好的内容,那就算用尽世界上所有的形式,也只是穷折腾,留下笑柄。

阳明心学就是内容,无论你学习的形式怎样,都能有所收获。

有心为善 虽善不赏

按王阳明的意思,做件好事就是天理,但你做件好事非要让人知道,这就是人欲。念头、动机特别重要,很多人总是成不了圣人,就是因为想法太多,每一个动作中都包含着千百万个目的,这样一来,虽然你做了很多好事,但最终反倒成了坏事。

我们所能掌控的  只是我们的心

王阳明说,精神、道德、语音、行动,大多以收敛为主。这个“收敛”其实是管理和掌控,我们人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伟大,我们所能掌控和管理的其实只有我们自己的精神、道德、语言和行动。

唯有能管理和掌控我们精神、道德、语言和行动,宁静于内,我们才能在发散时做到无敌于外,不会受外界干扰而乱了方寸。

其实我们唯一能掌控的只有我们的心、我们的精神世界,我们只有掌控了自己的心,才能在不得已的时刻与客观世界建立对接,创造一个最能保护自己的全新世界。

真正的真相  是没有真相

这里讲一个小例子,1068年山东登州地界有个叫阿云的少女,父母早亡,在她守孝期间,他的叔叔为了点钱,把她强嫁给了当地极丑的男人。很明显阿云是不同意的,所以在一个晚上,阿云砍了那个男人几刀,但最终也只砍掉了一根手指。针对这件事情我们来看当时王安石和司马光的做法,在此之前,皇上发过‘敕令’,说自首者不能判处死刑,只能判有期徒刑。

王安石认为,既然有皇帝的敕令,那就应该按皇帝的敕令办,所以阿云不该判死刑。司马光认为,皇上的敕令不能大过法律,因为法律明文规定,杀人未遂,也是死刑。

双方展开激烈的言语大战,最后皇上出面说:“老子的话是放屁吗?就按王安石的意思办”。

这件事最精彩的在后面。若干年后,司马光成为宰相,掌握了实权,他重新翻出阿云案,将阿云判了死刑。一个人能坚持到如此境界,实在让人佩服的五体投地。

很多的意见我们放到当时的处境来看。当时,王安石正要进行变法,而支持他的只有皇帝,反对他的却多如牛毛,比如司马光。王安石必须表现出将皇帝的命令视为第一位的态度,如此才能将变法顺利推行下去。

天地万物,固然客观存在,但赋予它们价值、善恶、是非的却是我们每个人。因为所有的真相,不过是我们的一个投射,而我们作出的投射原理就是我们看待事物的视角。

视角不同,真相就不同,追寻真相的人,一直感觉自己的视角是正确的,当他真的追寻到所谓的真相时,其实那根本不是真相,而只是他的视角。

真正的真相就是没有真相。因为一切真理、天理都在我们心中,不在事物上,所以,我们用心追寻到的真相,不可能是事物本身,而只是我们良知和无良知的体现。

正因为没有真相,所以才需要我们诚心实意地致良知,以我们内心最真实的声音,作为视角,去审视万事万物。

名有千万种,实只有一个

元气、元神、元精,这是道家仙人的三宝,但其实这只是个名,道家喜欢云遮雾罩,故弄玄虚。王阳明就说,这三个名称只是一回事:流动的时候被称为气,凝聚起来被称为精,发挥奇妙作用是就称为神。

以名乱实,是人类的陈规陋习。在名称上故意搞复杂,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对一个事物,就算有千万种称谓,但都能归为一,这就是它的本源。今日世界,各种创新的概念层出不穷,仔细思索之下,其实都是新瓶装旧酒。无论是多么崭新、出奇制胜的瓶子,酒都是一样的。

王阳明想说的其实就是,无论是元气、元神、元精,都只是一个良知。

欲让人知,就是私欲

喜怒哀乐本事人心具有,属于天理。我们遇到突如其来的好事,就会惊喜;遇到让人焦虑的事,会立刻显出哀伤;看到不平事,会发自本能地呈现愤怒。这些感情的自然流露,就是中正平和。

但是,加入一点自己的意思,就是私欲,就不符合天理了。

“加入一点自己的意思”,就是我们在展现感情时,故意想让人知道,这就是别有用心,就不是中和了。如果一个人想隐居,但非要让人知道他隐居,其用心是做官,这就是私欲。

直接而言就是不端不装,遇事时全凭我们自然感情的推动,不掺杂一点故意让人知道自己感情的心,这就是中和。

私欲一起 效率降低

《中庸》曰:率性之谓道。什么是率性?就是顺着我们人的人性,听命于人性。我们每个人的人性都是善的,只要顺着它,视听言动就皆符合天理。

人生在世,有很多事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比如见义勇为,为民请命,为天地立心。但这些符合人性、遵循天理的事情,要么只是一念起就灭,要么半途而废。其原因就在于,我们有私欲掺杂进来。

只要有一丝一毫的私欲尚存,众多的恶念变会接踵而至。想得太多,效率就无法提高,事情就无法成就,没有效率的人生,就是恶的人生。

人心如明镜 看你怎么擦

阳明心学和传统心学不同,他说,人心是明镜,只要擦拭明镜即可。但拿什么擦?

禅宗的底子慧能认为只要拿自己的念头擦就是了,而王阳明则认为,拿念头擦,不是如枯木死灰地在那里坐着,认为天理在我心中就万事大吉了,你必须要去事上验证这个天理。

确切地说,这是一种科学精神,要不停地实验。做实验的真正目的不是创造新事物,而是验证已经存在的事物的正确性。经过验证后,若发现从前的天理不对,那就要立即纠正。这纠正的过程就会产生新事物。

镜子本身如果昏暗,就是良知不明,这样一来,你越是涉猎外物,就越是迷惑,越不能获取到真正的知识。若要良知光明,就必须擦镜子。擦的过程就是去事上磨练的过程,磨练的过程其实就是验证我们心中与生俱来的真理的过程。

真理非常简单,人所共知,所以人人都能验证真理,只要肯擦镜子,镜子就没有不明的。

人能弘道 非道弘人

王阳明的比喻很精准:好比这一间房子,人刚进来时,只看到个大概。待得久了,才将梁柱、墙壁一一看清楚。再待一段时间,柱子上的花纹都能看清楚了。然而,这从头至尾也只是同一间房而已。既然从头到尾只是同一间房,那看得精和粗就没有了分别。我只要看到我想看得,且能为我所用,道就是真正的道。

我们对一个事物,不比面面俱到,抓住适合你、能给你带来好处的一点就足矣,这就是道。

天下大道,并非客观存在,因为道是被人弘(琢磨)出来的——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学如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

学如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你不进,由于水在流动,你其实就是在退。

如何做到不退?必须前进。这前进就是对从前知识的复习以及接受新知识。王阳明的解释很耐人寻味:不用功的人,不会知道自己在退步,天长日久,你就真的退到愚昧之境了。

我们如何才能不遗忘从前学到的东西?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反复温习。反复温习,就会把深奥的东西变得浅显,浅显的东西,比如我们用筷子吃饭,是绝对不会被遗忘的。

所以,这个额公式就是,深奥化为浅显,浅显化为本能。

如何看清天理和人欲

有人问王阳明:“天理和人欲如何区分?”

王阳明回答:“如果你不切实不断地下功夫,那就没有办法区分天理和人欲,因为外在的天理和人欲的规定看上去都是不言自明的。”但真的是这样吗?凡是普世的东西真的就是真理?未必,所以,你必须去探究。

哥白尼如果没有探究精神,就不可能推翻地心说,提出日心说,这样人类的科学就没有办法进步。

怀疑的精神包括两方面:敢于怀疑,然后拿出行动来证明自己的怀疑有道理。敢于怀疑是知,拿出行动是行,这其实就是“知行合一”。

王阳明举的例子是,譬如你走路,从前常常走的一条路,好久不走了,今天你去走,发现岔路口多了,你该怎么办?

王阳明的办法是,遇到岔路口就问,不要以为你曾经走过,就认为自己掌握了路径,人需要不停地怀疑和追问,才能得到天理。这天理是与时俱进的,不是发家耳熟能详、不言自明的从前的道理。

你站在岔路口一门心思琢磨这条路该怎么走,可就是寸步不移,这对于走这条路毫无帮助,必须即走即问,即问即走。

若想搞清楚一些事,就必须去行动,就如走路,先走起来再说,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自然要问,这就是知行合一。

心外无道

孔子当初站在水边,说:“逝者如斯夫。”意思是,时间像流水一样, 一去不还了。

老子看着滚滚大河,由衷地说:“上善若水,江海所以能成为百谷之王者,以其善下之。”意思是,最伟大的东西莫过于水,江海所以能成王,是因为它肯谦卑地下流。

中国古代鸡汤大师们教导人们:“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

同样是水,孔子、老子、鸡汤大师看待它的角度不同,解析出来的道自然就不同。

但正如王阳明所说,大家总谈论天,可谁见过真正的天?将日、月、风、雷等天象视作天,这不对;认为人、物、草、木就不是天,却也未必如此。

大家总谈论水,但谁见过真正的水?有谁把水最本质的特性说了出来?

无论孔子、还是老子,或者鸡汤大师,他们说的水,其实都是我们感官能得到的水的特点,任何人都没有说出水的本质:它为什么不停地流?它为什么总会向下流?

如果用今天的科学来解释,是因为地心引力,所以水才会永远不停地向下流。

这就是水背后的道——地心引力。而这个道,根本不会轻易展现在所有人面前,你必须用心去琢磨、实验才可得到。

孔子、老子、鸡汤大师说的水,只是依据自己的偏见,得出的一种现象而已,并不是本质。只有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发现道。

王阳明说,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知天。这个知心,即是用心。

我们常常会被一些外表华丽的东西蒙骗,原因在于,我们从来没有用心去了解华丽外表的本质。正如我们从来不想去了解生活的本质,却把生活中的诸多外在的装饰(房子、车子、容貌)当作本质。其实,生活的本质只有一个,那就是心安。

住大房、开豪车、左拥右抱的人心未必安,倘若能安,房子、车子、女人这些表象才有真正的意义。

否则,就不是道,就不是天,就不是心。

心外无道,一切道都在心里。

不局限自己

每个人都有天赋,遗憾的是,很少有人刻意去寻找,只是随波逐流,看到别人在某方面成就很大,就钦羡起来,然后去学人家。拿自己的努力和别人的天赋去拼,只能累到吐血。

所以王阳明说,人要根据自己的才能去成就事业,才能有所作为。夔「kui」的天赋是音乐,稷的天赋是农事,因为他们的天性适合做这样的事情,才能做得特别好。所谓天性,就是天赋。

如何在心上用功,王阳明没有说透彻。他最后一句话大概就隐藏着答案:“像《中庸》所说,‘身处富贵则做富贵时该做的事,身处患难则做患难时该做的事。’都是不为具体的才能所束缚。”

不为具体的才能所束缚,就是不要把自己所谓的优势当成真理,必要时,要放弃自己的优势。不能执,万不可先给自己设定人生规则,一旦时间和空间发生转变,你所坚持的规则和你所拥有的优势,就成了扼杀你的毒药。

阳明心学主张心外无理,一切天理都在心内,所以根本不必去准备讲究,只要心光明,遇其事,就有其理。

人但能如此,就是圣人。

要做有源之水

朱熹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意思是,渠水之所以清澈永恒流动,是因为有源头,而源头是源源不断的。我们处理问题的方式就是渠水,良知就是源头。

“挖一个数顷之大而无源头的水塘,不如挖数尺深而有源头的井。”这句话正是王阳明龙场悟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的最佳注解。

它的意思,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一口深而有源头的井,但是很多人不在这口井上用工,非要到处去挖各种各样无源头的水塘。水塘固然能暂时解决问题,但它并不长久。

学问是什么?学问的第一法门,就是要认定,成败皆在我身,和其他无关,就是要认定自己是个能量源,能解决人生中所遇到的所有问题,通过调节自己的情欲和遵循人性,无往而不利。

我们要做有源之水,这有源之水就在我们自己身上,我们千万别做无源之水,这无源之水就是那些能暂时缓解我们痛苦,使我们推迟解决问题的特别坏的外物。

保持清明平和的心

所谓伏羲之世、尧舜之世,只不过是儒家学派一厢情愿的传说而已。如果真有这种光明之世,那它也已经消失,一去不返。

王阳明说,人能关注的只能是当下,最多也不过能关注一天,这一天就是一个修行的轮回。如果能把每一天过好,那就等于是在伏羲之世、尧舜之世。

人刚睁开眼,大脑还未正常运转,心没有与外物接触,还处在无善无恶的境界,这个时候我们每个人的心,是清明平和的,如同神仙、圣人一样。

倘若我们在与外物接触时,仍能保持清明平和的心态,这一天的时间中我们就永远处于伏羲之世、尧舜之世。

人醒来,保持清明平和的心容易,但一和外物接触,若还想保持就难了。而这种难,正是我们修心的帮手。

心要逐物 该怎么办

要铭记一点,阳明心学主张心外无物。所谓心外无物,有两种解释。

第一,物者,事也。心外无物,就是心外无事。凡是不用心做的事,都不能称其为事;凡是用心做的事,才叫事,只是个用心或不用心的区别。

第二,心外没有任何物,这个物,可当万物讲。我们每天都能见到很多物,但真正能记得的却少之又少,这是因为我们对那些物只是走马观花,所以我们不会记得它。真若想记得一物,就必须用心。

心要逐物,就如一个君主要去做六部的职位,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心中没有个定性。

心不逐物,就是要如君主一样,端坐中央,指挥若定,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

天下万物千千万,我们只找自己最应该视听言动的那些,除此之外,一切物都不在我们心内。

心外无物的提出,目的有二:

一、要我们专注于天理,做正确的事,把事情做正确。

二、人的一生精力有限,在你喜欢擅长的物上竭尽全力,这就是成功之道。

意志征服世界

人一出生,就带着良知而来。良知能分是非善恶,可解决天地间一切人情事变。依此而言,我们在人间遇到的所有事,根本轮不到你拼超能力,仅凭我们的诚意之心,就能解决掉所有的人生问题。

但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做了无数半途而废的事,最终一事无成呢?原因就在王阳明所说的意志力。西方心理学认为,所谓意志力,就是指人自觉地确定目的,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一种品质,乃至一种人格。

尽管我们常常用判断力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但最终能否解决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意志,而不是才智。

王阳明所谓的意志力是:善念萌发,就坚持把它扩充;恶念萌发,就不择手段地将其遏制。不管遇到任何困难,坚持这两点,那就是合格的意志力了。

一旦有这种意志力,那就能征服世界,天下无敌。

我们在善念和恶念上的态度,决定了我们将来的人生。归根结底,王阳明还是要你去行动,在行动上见真章,而不是满口的理论大道。

不要小看了对待善念恶念的态度,倘若你连善念恶念都不能坚持扩充与遏制,那其他事,根本就不比谈。

意志力,最基本的表现就是对善恶的分辨与行动,最灵魂的表现也是如此。知道了善恶,并以行动确定,你就是个圣人了。

闲思杂念 也是私欲

王阳明直指本心:“闲思杂念,到底是从好色、贪财、慕名这些病根上滋生的,你自己去寻求本源定会发现。例如,你自信绝对没有做贼之想,什么原因?因为你根本就没有这份心思,如果你对色、财、名、利等想法,似不做贼的心一样都铲除了,完完全全只是心之本体,还哪里有闲思杂念?这便是‘寂然不动’,便是‘未发之中’,自然可以‘发而中节’,自然可以‘物来顺应’。”

王阳明之所以说闲思杂念也属于私欲,还因为闲思杂念只存在于我们脑海中,还没有被实现。因此我们思虑的善恶、是非,并非如白昼和黑夜那样容易分辨。我们以为自己正憧憬未来,实际上却是贪欲;我们以为自己是在立志当一个伟大的人,实际上却是好名的私欲。在这些真假难辨的闲思杂念中,很容易会让良知无法判断,最终会遮蔽良知。

少点名利之心,心上就会很清淡,闲思杂虑就少。心如果清淡干净,没有杂念,就能专注于任何事,并取得成效。这叫釜底抽薪,是解决闲思杂虑的根本之道。

接地气和不接地气  都是知行合一

中国历史上有几位打亲民牌的皇帝,把国家治理的都不怎样,而那些看上去傲慢、永远不接地气的皇帝,反而把国家治理的很好。李世民、忽必烈是典型代表。

有弟子问王阳明:“《大学》讲亲民,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做大官的乃至皇帝,都要到基层和群众打成一片?”

王阳明回答:“天何尝与地打成一片,天只要做天该做的事,不必下移,就是真天。如圣人一样,做圣人该做的事,纵然高高在上,也能普度众生。”

在什么位置就把这个未知的事做好,这就是真圣人。

有些人接地气是知行合一,有些人不接地气也是知行合一。

至于贤人,就要按能力来做事为人,绝对不能把自己抬到高不可攀的地步,贤人接地气就是致良知。

一旦想脱离自己的位置,就是伪。为何要脱离?恐怕不是公心,必是私意。

圣人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所以不接地气;贤人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所以接地气,这样世界就和谐了。

中正不是目的  而是手段

程颐让人在涵养省察上下功夫,目的是保持正确的念头,也就是“未发之前”时的正念。要注意的是,这种所谓的正念,不能有丝毫目的性,比如你在喜怒哀乐未发之前就想着追求中正之道,那就大错特错。

如果这样,那中正就成了一种目的而不是手段。中正,必须是手段,以这种手段去行动,所行所为就符合中正。

所谓涵养省察即是这个意思。

李侗和程颐略有不同,他让人体会情感未发之前的境界,因为他担心有些人没有这种境界,一旦发出,就成了恶。

但李侗的方法值得商榷,他是用“戒慎不睹,恐惧不闻”——戒惧,就是通过外在的力量让人体察本心。

阳明心学不需如此,只是顺其自然。以心管心,不靠外力,这就是慎独。

无论是程颐还是李侗,说的都是同一件事:我们一定要在情感“未发之前”谨慎审视,以中正为手段,唯有如此,才能在情感发出去之后符合天理,符合良知。

天理就是中

阐述三点

第一,天理的概念。什么是天理?王阳明说,去掉人欲就知道了什么是天理。显然,他把天理和人欲合二为一,不是天理就是人欲,不是人欲就是天理。所以由此可以推论出什么是人欲,失了天理就是人欲。

第二,天理是中,也就是不偏不倚。什么是不偏不倚的状态呢?王阳明给出的答案是——如明镜,通体晶莹剔透,无纤尘沾染。而偏倚就是有所沾染,如沾染上好色、好名、好利等事,便是有所偏倚。一面光明的镜子,应该是这样的:它自己不动,物来则照,毕现万物本来面貌,从不作假。来一头驴它就照出驴来,来一头猪它就照出猪来。倘若它把一头驴照出一头猪,或者照不出驴来,就说明它沾染了尘埃,有所偏倚了。

第三,如何知道天理有所偏倚呢?很多时候,对那些不遇事的正人君子,因为他们善于伪装,所以我们不知道他们的真正面目。但只要你抛出一点点利益,他们就会蜂拥而上,以利试人心,无往而不利。即是说,若想知一个人,必须以利示之,一切结果都应该在行为上做出判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总结如下:

天理=去掉人欲=中=不偏不倚;

人欲=去掉天理=不中=偏倚。

我们人心中,要么全是天理,要么全是人欲。

圣人就是博文约礼

孔子弟子多如牛毛,可惜只有一个叫颜回的领悟到孔子所谓的圣人之道。这个圣人之道是,以文教扩充人的学识,以礼仪约束人的行为。简单而言,即是儒家系统里被说烂了的“博文约礼”。

王阳明认为,此句话的确是孔子作为圣人的标准。就好比说,孔子为何是圣人,因为他博文约礼。听起来简单,但为何只有颜回一人悟到了?

因为颜回有一种别人没有的精神:探索、实验,亲身去修行、去体悟。

另一个人就是周文王,这人在儒家系统里太过于经典,因为他“见到大道却如同没有见到一样渴求”。不是他瞎了,而是觉得大道这种物品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永无止境的。

这是一个良性循环:渴求、追求、见道,感觉没有见道,渴求、追求、见道,感觉没有见道……

而很多人没有这种博大心态,略摸索出点小技,就以为见到了道,然后手舞足蹈,傲视天下,不思进取,最后,道就从他手中滑掉了。

中国人说的大道至简,其实真的大道是简单的,正因为简单所以才容易被人忽略滑落。如果能保证不滑落,那就是真的见道了。

保证不滑落很难,迄今为止,只有一个方法论:博文约礼,永不停息。

按心学做事的套路——身、心、意、知、物

人在做任何事情时,绝对不只是简单地动手动脑动心,而是整个身体全部开动。

良知是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离了它,居等于自我灭亡。但空有良知,而不去真诚地执行良知的命令,也没有用。

身、心、意、知、物,全部到齐,整个流程不能缺少任何一环,事情才可成。

人做事,会成事也会败事。成事,就是身心意知物全部到齐。坏事,要么在“意”上出了差错,比如坏念头;要么就是没有把“意”发射出去,无法让“物”呈现。

明白了这点,我们做事就有了套路,按照套路来,任何事都可成。身心意知物,就是套路。

关注当下

每个人都在空间和时间中不停转变,特别是在时间上,由于它的流逝,所以会形成“从前的我”“当下的我”“未来的我”。你想过去事,就是用“从前的我”顶替“当下的我”思考问题;你想未来事,就是用“未来的我”顶替“当下的我”思考问题。这是一种神经错乱,你没有办法掌控从前的你和未来的你,你唯一能掌控的就是当下的你。

唯一能掌控的却不掌控,无法掌控的却千方百计去掌控。其实,你只有关注好当下、掌控好当下,才能掌控好未来。反之,就是缘木求鱼,注定镜花水月。

如何关注当下,这需要你学习。学习的方式就是时刻存养本心,存养本心就是听凭良知。当下所能掌控的任何事,都以良知为指导,能致良知,这就是圣人了。

因为圣人的基本要素之一,就是能关注和掌握当下。

话语是心的外化

中国古人始终相信:人情不同,其辞各异。比如心中有忤逆之意,言辞就会有惭愧意味,心中疑惑不定,言辞就枝蔓。顺利的人言辞很果断,焦躁不安的人言辞就啰嗦,没有操守的人说的话就很不坚定。

如何让自己说话不要颠三倒四?这只能在心上下功夫。

存养心,就是要让内心强大,高度自信,时刻训练能使自己在社会上生存下来的技能,内心宁静而不受外部欲望的吸引。人有技能在身,就会高度自信,内心平静,就能快速冷静地观察出事物的本质,找到这一本质,则能迅速解决问题。

“不动心”的两种境界

王阳明年轻时曾两次落榜,落榜后他无动于衷。有个落榜考生嚎啕大哭,看到他不哭,就说他不知羞耻。王阳明给出一句经典回答:你以落第为耻,我以落第动心为耻。直白而言就是王阳明对落榜这件事不动心。如果能做到对任何事不动心,那就能宁静于内,无敌于外。

但是不动心有两种境界,一种是告子的“不动心”,一种是王阳明赞同的孟子的“不动心”。

告子的不动心是强行把心捉住,让心不动。乍一看挺好,因为我们至少把持住了心,没有做坏事。但仔细一想,这种不动心不是长久之计。遇到美女你强行控制自己,虽然没有行动但心始终是动了,长期下去,你就会憋成变态。

孟子和王阳明的不动心就是另外一种神秘境界了,二人觉得,不动心是通过各种修养德行,让心自然不动。

修养德行只是个理论,方法是什么?

王阳明又说了一套理论:心的本体原本是不动的。心的本体便是性,性便是理。性原本不动,理也原本不动。不断修养德行,即是复归心的本体。

由此可知,此心自然不动,本是天理使然。人心的本体就是自然不动的,我们恢复了心的本体,就大功告成。

王阳明心学讲究心外什么都没有,该看的看,不该看的不看。在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做到这一点很难。所以,想达到心自然不动得境界很难。

正因为难,我们才需要去修养德行,以良知作为行为坐标,一切都听良知的,尽力做到,凡事不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

心外无物就是心外无事

作为王阳明心学的重要概念之一,“心外无物”在《传习录》中出现的频率极高。心外无物,物者,事也。心外无物就是心外无事。你心动了,产生个念头去做某件事,这件事才存在。你没有心动,就没有产生要去做某事的念头,那件事就不可能凭空出现。

做任何事,发心,也就是你的念头,非常重要。念头要绝对正,唯有这样,你所做的事才具备伟大意义。对于伟大之事,人人都会用心去做,一旦用心,天下万事皆可成。

大千世界,在我们心外的确什么都有,但倘若你心外有物,那你会被活活累死。心外之物永远是别人的,只有你肯用心的东西才是你的,那才是你的心内之物。

格物的公式

阳明心学所说的格物,格是正,物是事,格物就是在事情上正念头。

向外延伸就是,格物=存天理去人欲=为善去恶=行动=在每一件事上都正念头。不是说,你只在一件事上正念头,就格物了。

格物不分场合、不分动静,一天二十四小时都要格物。

为什么王阳明说,格物只需要在事情上正念头就可以了呢?

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心是具足的,这也是他龙场悟道得出的“吾性自足,不假外求”。何为吾性自足?第一,我们的人心是圆满的,无论是人性还是七情六欲都符合天理,所以,我们在心中就能通过对人性的把握和对情欲的调和,使自己达到圣人境界;第二,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个良知,它能判定是非善恶,只要依良知而行,何必向心外求取?

王阳明龙场悟道得出的“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应该是“吾心自足,不假外求”。心分两部分,性和情,王阳明说心即是理,性和情都符合天理,所以不仅仅是“吾性自足”,吾情也自足。

诚意:真诚无欺地对待自己的念头

格物致知的关键点就是诚意。所谓诚意,就是真诚无欺地对待自己的念头,做到这一点,后面的正心、修身就没有问题了。做不到诚意,后面的一切都玩完。

所以,诚意既要树立信念,又要为这信念做充足的准备,缺了哪一样都不是诚意。

阳明心学是行动哲学,没有了行动,一切都是虚无。所以无论是格物、诚意,还是正心,最终都要把事情呈现出来。凡是不呈现出来的,就是佛老,凡能呈现出来的才是阳明心学。

明明德和亲民,才是知行合一

阳明心学的“明德”就是良知,“明明德”就是致良知,之前的“格物”到“平天下”都只是致良知的具体展开。

但只谈致良知,不谈亲民,只有美德,却不能把美德呈现到事物上去,那就不是明明德。

朱熹虽然也把明明德和亲民并提,认为他们同样重要,但还是看做两件事,而王阳明将明明德和亲民合二为一,亲民是明明德的实效。没有了明明德的亲民,就不是亲民,只是一种形式,没有了亲民的明明德就是佛老。

阳明心学,把所以看似没有关系,甚至是水火不容的两样事物全部合一,心理合一、知行合一、天理人欲合一、明明德亲民合一。他只是告诉人们,一切问题,破开复杂形式和缠绕于上面的各种迷雾,都只是一个问题,那就是心的问题,就是知行合一的问题。

心搞明白了,真心实意地致良知,就解决了一切问题。

如何做到精准地格物

王阳明心学的格物,是在事情上正念头,但为什么很多人都做不到呢?有时候明明念头是对的,却不肯去按这个念头行动;有时候念头根本就正不过来,反而成了坏念头。

要做到精准的格物,就要明白格物前的四字诀:止、定、静、安。

这四字诀来自《大学》: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就安。所谓知止,即是知道人生所追求的一起,都止于我们内心。也就是说,我们心中有个良知,听心上良知的命令,就能解决一切问题,不需要去外求。知道了止后,你心中就有定见:不需要去外求,只关注自己的内心,听本心的,而且要明白,本心无所不能。如此一来,你就有了高度自信,志向和意志全部确立了,这就是定。

志向和意志确立了,又有了高度自信,你就会不受外界干扰,内心平静。这就是静。

静之后,就会感到心安。心安之后,你会发现心安的原因是我们在关注内心的良知,你更会发现,一切按照良知来,就能在考虑和做任何事情时都心想事成,就是能虑能得了。

止、定、静、安、虑、得

而“虑”和“得”就是格物的方法和结果,能虑必能得,格物必精准。

1508年,王阳明在龙场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其实悟到的就是格物不是向外求,而是向心内求。但如何能做到精准地格物?就是需要我们明白(知止):良知乃吾师,听凭良知就是立志,就是高度自信(定),感悟到这一点,你就不会胡思乱想,能静下来(静),听良知的声音,听良知后,你的心就会安(安),然后你再格物(虑),就必能得。

王门四规的“立志、勤学、改过、责善”,归根结底,就是要你止、定、静、安,为精准地格物做充足的准备。

博爱 不靠谱

王阳明说,仁是爱人,但有个发端处,也就是说,爱别人也是分等级的,我们最先爱的应该是自己和亲人,而不是和我们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如果一个人连自己和亲人都不爱,你怎么敢指望他爱其他人?

墨子说,要无差别的爱所有人。这就是没有根的爱,它无法生息,因为不符合人性。仁是从孝悌之情中生发出来的,不是从众生中生发出来的。

要想博爱,第一要务就是爱自己和身边的亲人,从此慢慢铺展出去,渐渐去爱别人。倘若有人大言不惭地说,他能爱一起人,那一定要小心他。

这种人,肯定有不可告人的勾当。

博爱不靠谱,圣人虽把天地万物当成一体,但在这一体中也有个轻重。当你在手指和脑袋中只能选择留下一样时,没有人会选择留手指而砍脑袋,这就是轻重。

搞不清轻重缓急,就不是良知,更不是博爱,只能是傻或者别有用心。

佛家是否有私心

天理是什么?王阳明认为,它就是我们人类为人处事时所依凭的一个心安的坐标系。为人处事,心安就是天理,心不安就不是天理。

所以他一直强调 :心即理。就是说,所有的天理何道理都在我们每个人类的心里,而不是心外,因为所有天理、道理都是我们人类自己用心创造的,而不是外星人和神仙创造好的。

失了天理就是私心,就是人欲。其表现特征就是心的安于不安。你追逐私欲太频太多,就会感到心不安。

那么你不追逐,比如出家当和尚,是不是天理呢?

王阳明的回答:不是。和尚把人之为人的对家庭、社会的责任都抛弃,只为了自己成佛,这是最大的私心,丧尽天理。

人生在世,必须有个坐标系,这个坐标系就是社会,你在这个坐标系上必须有位置,也即是承担各种社会责任。逃避,没有担当,跑进深山古寺一心想成佛,看似是信仰,其实是懦弱无能的胆小鬼,私信最重的,莫过于此。


本文抄录自本书

你可能感兴趣的:(传习录(上)2-2-陆澄录(度阴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