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教师读书会学习内容总结:
《基于脑的课堂教学——框架设计与实践应用》本书以简明方式,给教师呈现了一些脑与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提供了一个基于脑的教学的实践框架,方便教师开展探索性和验证性的实践。本书将有助于引导教师关注脑科学研究成果,使教师走上基于脑的教育之路——一条实证教学的道路。
一 脑科学的有关知识
1.在春山茂雄的《脑内革命》这本书里,作者讲了人的三重脑。 最早形成的原脑被称为“爬虫类脑“,”爬虫类脑“是依赖生命的本能在执行功能,也就是满足生理方面的,吃饱肚子和穿暖衣服,以及繁衍后代。原始时代的人,就是以捕猎为生,到了发情期就会产生性行为。也就是原始人身上的一些行为也在我们的原始脑当中,这是第一重脑”爬虫类脑“。又比如我们天生就怕黑,这应该也是原始脑的本能,看到凶猛的动物,自动就会产生恐惧等等。
人脑的第二重脑,被称为叫“猫狗脑“,也可以称为“感性脑”,即会产生愉快与不愉快的功能,猫和狗虽然也具备”爬虫类脑“的原始脑的功能,但已经具备了愉快与否的感受,好和恶感,出现了情感的因素。人类的感情也是源自于此。
人脑的第三重脑,被称为“新哺乳类脑“,即人脑,也可以称为”理性脑“,人的这一层脑,和其他哺乳类动物相比较,已经发育得巨大而发达,并且分成了左半球和右半球,中间有”脑梁“,左右脑紧密连接,发挥灵活。
二 心理学上的有关脑科学的知识
.近代心理学之父弗洛伊德提出的“本我”,“自我”和“超我”,跟“原始脑”,“感性脑”和“理性脑”有相似之处。“本我”以生命的本能,生理需求为基础;“自我”以现实原则为需求;“超我”以道德原则为基础。
荣格提出的“意识”,“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其中“集体潜意识”是指物种进化和文明发展形成的心理积淀物,继承祖先的经验和行为方式,也就是人的“爬虫类脑”即“原始脑”的部分,而“个体潜意识”是个人的经历和体验所积淀下来的被遗忘的部分。
人本主义积极心理学代表人马斯洛提出的人类所有的行为是由需要所引起的。并提出了动机理论,一切行为都是有动机的。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人最初的需要都归在生理需要上,也就是“爬虫类脑”。
三 具体阐释
(一)生理的脑:
1.高耗能的器官:占体重5%,耗费20%的营养,氧气、水、葡萄糖、蛋白质。教室通风、饮用水准备,蛋白质营养摄入。
2.充足的睡眠与积极的休息
3.峰谷交替运行,一节课十几分钟分段:开始-中间-结束
4.学习敏感期,青春期,脑神经突触的生长期,大脑的可塑性 ,
5.最佳学习状态,放松、安全的环境,才能发挥最大 学习效率。A状态时最佳的学习状态。
(二)认知的脑
认知是大脑的主要功能之一。大脑在认知过程中,遵循一些规律。如果能够恰当利用这些规律,就能使学习事半功倍。
1.追寻意义
大脑的学习本质上是一个追寻意义的过程。大脑已有的学习经验是学习新信息的基础,也是意义产生的来源。只有大脑感受到学习材料对学习者的意义(如对生存的意义,对娱乐的意义,对自尊的意义等),满足他的某种需求,学习才能真正发生,学习材料才能被纳入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结构之中。教师在呈现新材料时,一定要给学生提供“意义建构”的机会,激发学习者内在的学习欲望。学生的学习准备、先行组织者、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探究性学习、思维导图等等,都对意义建构有重要的意义。
2.左右脑联合学习
大脑分左脑和右脑,两者由胼胝体连接在一起。左右脑虽有分工,但整个大脑以整合的方式开展工作,联合学习。充分调动左右脑协同学习,是提高学习效能、激发创造力的有效方法。
3.多元智能
每个人都拥有多元智力,各人的智力优势不尽相同。按多元智力理论进行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开发学习潜能。
4.多感官参与
大脑学习是一个多感官参与的过程。视觉、听觉、嗅觉、触觉、温度觉、味觉等,都能给大脑提供学习信息。不同的学习者有自己擅长的、喜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风格。视觉学习者对视觉信息学习最敏感,运动型学习者在运动状态下学习效果最好。所以多通道学习是有效学习的方法之一
(三)情绪的脑
1.情绪作用
人类在不同情绪状态下的学习效率也不相同。积极情感能通过促进某种化学激素的分泌促进学习,消极情感能通过同样的作用过程阻人类的情绪有很多种,可以是高兴、喜悦,也可能是悲痛、惊吓,它们大致可以碍学习。伴随强烈积极情感的学习内容被记得最牢,伴随强烈消极情感的学习内
容可能会被记得更牢,但也可能完全抑制记忆的提取。
2.情绪作为学习目标
情绪学习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目标,而不仅是认知的伴随过程。情绪智力对一个人的学习和事业成功的作用有时要大于认知。
3.积极情绪的获得
人类在身心安全的学习环境下最容易获得积极的情绪。情感的学习系统要求必须远离焦虑、恐惧和愤怒。积极情绪的获得途径包括良好的师生关系、成功的学习体验、强烈的自我效能感等。消极的情绪的产生途径包括睡眠不足、受挫、不良的人际关系等。
4.适度挑战的意义
大脑对于具有适度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最感兴趣。挑战性任务是指有一定难度,但经过个人努力就能够解决的任务,也就是学生“跳一跳就能把果子摘下来”的任务。如果教师一味让学生去应付能力水平之内的学习任务,是不会提高他们的自信心的。过分容易的成功不具有强化的属性。而接受挑战性任务是一种进取性行为,它能极大地调动积极情绪,开发学习潜能。
(四)社会的脑
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个本质属性,就是人的社会性。大脑在进化过程中,总是伴随着社会关系的转变。人的成长过程,本质上也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作为社会性的脑,学习过程需要满足学习者的社会性发展需求。这种需求包括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与自尊需求、成功需求、展示自我才华的需求等。大脑学习过程也是一个追求社会性需求的满足的过程。所以,能够提供这种需求的学习内容、学习活动是激发学习者学习欲望的强大动力。
1.社会交往需求满足的条件
合作学习、榜样学习(向他人学习)是满足学生社会交往需求的有效途径。因此,给学生提供协作、交流的机会是重要而不可缺少的。教师、家长和其他同学的言行对学生发展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2. 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学生社团、学生亚群体等构成了一个学生学习最重要的社会环境,这个环境的优劣(如安全感、归属感)直接影响到学习效果。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关爱,教师的权威,班级的人际氛围,学校的人文环境,都是影响学习效能的重要因素。
3.自尊与效能感
每个人都需要得到他人和社会的认可,都需要体验成功的感觉。所以自我效能感、自尊心等因素也会对学习产生重要影响。在课堂中,让学生有机会向他人表达自己的观点、向他人展示自己的作品,有机会为他人服务,是满足学生社会性发展需求的有效方法。
是的,大脑也是比较懒惰的,如果总是简单的重复,机械的重复大脑就不想理了,所以课堂就更加的无趣,如此就变得枯燥无味了。大脑也是需要刺激的,就像我们说的某某刺客一样。
四 总结
脑科学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教育教学,有效的课堂教学应当基于脑,适于脑,促进脑。
我们对学习和记忆理解得越深刻,也就越容易作出影响学生的许许多多的正确决定。
1.大脑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环境、经历能够改变大脑内的神经联系,任何经历都会影响大脑的发展。我们要关注的是,如何创设适于脑的学习环境,更好地促进大脑发展。
2.教育者实质上是大脑工程师。教师无论做什么,都在从事着改变学生大脑功能的工作。所有扩展学习经验和激发思维的教育实践都对大脑生长和神经发育产生影响。
3.每个人的大脑发展时间进程差异很大,每个脑都是唯一的。这是开展基于脑的课堂教学的认识前提。
4.对大脑的认识越多,越有可能设计出适于脑的学习环境。
5.基于脑的课堂教学是以脑与认知科学研究成果为教学设计依据,在充分认识和了解大脑发育发展规律以及认知活动规律的前提下,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与发展为目标,创设适于大脑学习、促进大脑发展的课堂教学环境,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方式等教学要素,使每位学生在获得知识、发展能力与提升情感的同时,学会学习,开发潜能。
也就是说,这本书给我们的启发是:设计基于脑的课堂教学框架,创设与脑相宜的课堂环境,在合作、分享过程中重新组织、建构材料,抽取提炼核心信息和重点难点,把知识、过程、方法重新内化、整理,加以确切、合理的表述。
让学生通过讨论、思辨、推理阐述来解决认知冲突,在互动中提高认知水平,进一步锻炼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思维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