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关于“阅读”的书已经足够多了,但是读者对于和阅读相关的疑问依然很多。阅读量超过万册的阅读大师出口治明,在《书的使用法》一书中梳理了自己的阅读方法论。我把它整理成了十三问、十三答,也许能够解答读者的部分疑问。
一、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答:通过阅读,我们可以获得作为思考材料的信息与知识,而当这样的内容我们存储得越多时,在进行思考和直觉等大脑活动时的准确性就越高。思考质量决定了你的决策质量,决策质量决定了你的生活质量,因此阅读会多多少少提升你的生活质量。
二、为什么是阅读?没有其他方法可以替代阅读吗?
答:作者认为有三种学习方式:从书中学习;跟他人学习;在旅行中学习。
这三种方式中,阅读相比于其他二者的优势在于:阅读花费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是最少的;阅读不受场所限制,可以随处获得信息;书籍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即我们通过阅读可以了解几乎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事情;流传下来的经典书籍的错误率更低、准确性更高,而从人和旅行中的学习则充满不确定性。
当然,我们并不能说阅读一定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最好的,跟他人学习、在旅行中学习也有其独特的优势。我们应该做的是分配好这三者之间的时间比例,也许可以是7:2:1,也许是3:4:3,但是我们把读书的比例变为0时,毫无疑问是不明智的。
三、从互联网、书上获取信息的区别是什么?
答:在互联网上获取信息的优势在于速度和实效性,速度快是因为我们可以使用检索的方式,快速了解几乎任何百科全书式的问题。实效性在于,世界正在发生的事情最容易,也是最先通过互联网传播,书籍则会有滞后性。不足之处在于,有时会因信息缺乏准确性被误导,因此我们需要提高信息的辨识能力。
书籍的优势在于系统性和信息的准确性。如果想要了解一个领域的全貌,那么书籍当然是最好的方式。
四、如何系统学习新知识?
答:作者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和方法,那就是在数量上要阅读7——8本,而顺序上要先读“厚书”,再读“薄书”。
为什么要先读厚一点的书,再读薄一点的书呢?作者给出的解释是越厚的书内容越准确,也讲得更为细致,这是因为水平不够的人是写不出很厚的书,通俗地讲也就是肚子里没货。薄书往往更为精炼,由系统的总结和抽象的概括组成,用于我们复习和回顾就再好不过了。
五、确定方法后需要做什么呢?
答:正如作者所介绍的那样,作者的方法是:一个领域读7——8本书;先读厚书;再读薄书;最后在阅读学习之后,进行实际的运用。
当确定了方法后,作者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下去,而不应再存有任何困惑和疑虑。当然,这个规则也不是一成不变和死板的。作者认为如果严格执行3次后,觉得没有任何效果,那么就应该根据反馈做调整,换另一个规则。
这里作者强调的“坚持”看似老生常谈,但却极为重要,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正如商界和科学界那条亘古不变的法则一样:(1)找到一个简单的、基本的道理;(2)非常严格地按照这个道理去行事。
六、为什么要阅读经典?
答:作者认为,一方面超越时代留下来的经典错误率低,并且大部分事物并不会因为时间而过时,比如人类的喜怒哀乐。另一方面,我们可以把它当作案例来分析学习,这些经典书籍中的案例是锻炼思维能力的最好工具。
七、看不懂原著时,是否应该先看解说书?
答:作者认为先看解说书是错误的。这是因为,解说书的作者通常比原著作者理解层次差一些,有时甚至差很多,这里面必然就存在误解。因此先读原著,保持自己理解的独特性和自主性就很重要。
至于看不太懂,那么可以选择换一本其他书读来读,先缓一缓。又或者是先粗略理解一遍,再回过头来重复精读,不必追求痛苦的一遍完全读懂。
八、如何选择现代书?
答:作者认为,我们不应该盲目选择畅销书,因为有些书销量高,并不代表就是好书,有可能是符合时代特征或者是营销做得好罢了。而好书反而有可能销量并不是特别高。
那么如何选择呢?作者的方法有两个。一个是通过阅读一本书最初的5页来做决定,当然除了这个方法,我们也可以翻翻结尾、黑体字、自己感兴趣的一个小节等等,目的都是通过局部的质量来推断整本书的质量。另一个方法就是,看值得信任的人的评价和推荐,比如说书评。
九、读书时是否应该做笔记?
答:作者认为大多数情况下不应该做笔记,因为做笔记的停顿会打乱我们阅读的节奏,完全沉浸在阅读中才是关键。
十、读到不喜欢的书怎么办?
答:作者认为应该直接扔掉,而不是坚持读完。这里就涉及到“沉没成本”这个概念,虽然买书付出了金钱,但是花了的钱已经不可能回来了,因此我们决策时不应该再考虑买书的成本,而是自己对那本书好坏的判断。这也就是作者说的“all or nothing”。
十一、关注读书的数量对吗?
答:作者认为读了多少本书不是最重要的,而是自己记住了书中多少重要的内容。因此,作者不提倡速读的方法,而是提倡对自己认为重要、需要掌握内容的反复阅读、理解和记忆上。
十二、读书着重关注哪些东西?
答:一本书的观点并不会完全正确,有时甚至会出现错误,因此我们在阅读时必须具备批判性思维。那么,我们需要着重关注的3点就是数字、事实和逻辑。这里的数字能够让我们判断数据是否具备代表性与全面性(样本量),从而决定对归纳逻辑得出结论的信任度。同时,事实应该和逻辑区分开。逻辑通常指的是归纳逻辑和演绎逻辑,是一种作者思考得出的结论,事实则不同。
十三、是否应该写作?
答:写作不是思考的结果,而是思考本身。深度的思考往往需要依赖写作来完成,因此写作的过程就是完善我们思考的过程。
那么,我们是否应该深度思考呢?这也就解答了我们是否应该写作。
结语
读书无定法,在实践中找到自己的节奏和习惯即可。任何方法都只应作为参考,而非权威。
立刻拿起书来阅读吧,读书没有太迟之说。正如《书的使用法》的结尾语:现在的你,是剩余的人生中最年轻的时候。
参考书籍:《书的使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