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辉东《论语史鉴》15.17拒绝无用社交,不耍小聪明!

第17章

      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群:辈也,形声字。从君从羊,群字始见于春秋,早期多作上下结构,上部是“君”字,本义是国君,于此作为不表义的声旁,下部是“羊”,羊喜欢集群,所以“群”用“羊”作形符。

      纵观出土文献及传世文献中的“群”字,并无专指“羊群”的用法。《诗经·小雅·无羊》:“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群。”群在此是形容羊多。

      军队发车百两(辆)为辈,《说文解字》认为群有辈的意思,后延伸指聚在一起的人和事,如群体、群众。

    《周易·系辞上》:“物以群分。”这里的“群”泛指同一类的事物。

    《玉篇》:朋也,如《礼·檀弓》:“吾离羣而索居”。

      群也延伸指聚合、会合,如《论语》:“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言不及义:形容说话内容无聊,毫无意义,不涉及正经内容,后延伸指说不到问题的关键所在。

    如《魏书·阳固传》:“臣位卑识昧,言不及义,属圣明广访,敢献瞽言。”

好行小慧:好耍小聪明,何晏《集解》引郑玄曰:“小慧,谓小小之才知。”朱熹说:“小慧,私智也。”

      后延伸出好施小恩惠,如《晋书·殷仲堪传》:“及在州,纲目不举,而好行小惠,夷夏颇安附之。”

      晋朝时期,荆州刺史殷仲堪特别节俭,对人却好行小惠。他在荆州期间遇到洪灾,他每顿只吃两个个菜,连掉在桌上的饭粒都吃掉,他还经常告诫子侄们不要忘记自己曾经也贫穷过。由于他禀性直朴,深受百姓的喜爱。

全文理解为:

      孔子说:“整天聚在一起,说些毫无意义的话,喜欢卖弄小聪明,这种人很难有所作为。”

        孔子在这里揭示了一类人,这类人终日无所事事,有很多空余时间,靠闲聊、吹牛打发时间,说的话没有任何意义。

        孔子也不是反对人们群居,而是支持要有意义、有所收获的群居,比如曾子曾说:“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没有意义的群居就是浪费时间,浪费生命,甚至对社会有害!

        有些人群居的目的是炫耀自己,卖弄小聪明。这种行为对他人、对社会都没有任何益处,这种人要有所成就是很困难的。

      聪明是一种工具,我们可以利用这种工具做事情。但是再好的工具也要使用正确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否则,就会适得其反,对事情的发展起反作用。

      聪明才智用对了地方,就会促进社会发展,这种聪明才智是大智慧;如果聪明才智用的不是地方,比如用它搞点阴谋诡计,逞口舌之利,算计别人或计较个人私利,这不仅对社会和他人无益,还有可能害了自己。这种卖弄,就是我们所说的小聪明。

      说起耍小聪明,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这人本身不聪明,甚至是鲁钝的,但是自以为很聪明,而且虚荣心很强,一心想要表现,让大家看看自己有多聪明。最终成为笑柄。

      一种是这人确实非常聪明,但是自恃才高,不知内敛,过于张扬,这种人虽才华横溢,但往往用不到点儿上,或者因不知收敛而遭人嫉恨,受到打击迫害。

      不管是哪种情况,结果都不好,因此孔子奉劝人们不要耍小聪明。

杨修之死!

    楚汉战争时,最终以项羽于乌江自杀告终,刘邦曾许诺,杀死项羽的人可以封侯,所以项羽自杀后,有五人分得其尸体以邀功封侯,其中有一个人叫杨喜。

    杨喜封候后,他的家族成为史上最兴旺的家族之一!

      杨喜的曾孙杨敞是汉昭帝时丞相,司马迁的女婿,杨敞的曾孙杨宝是个隐士,九岁时,他在华阴山北见一黄雀被老鹰所伤坠落在树下,为蝼蚁所困。

      杨宝可怜它,就将它带回家,放在巾箱中,只给它喂饲黄花。百日之后,黄雀羽毛丰满,就飞走了。

      当夜,有一黄衣童子向杨宝拜谢说:“ 我是西王母的使者,承蒙您的搭救,非常感激。”并将四枚白玉环赠与杨宝,说:“它可保佑您的子孙位列三公,为政清廉,处世行事像这玉环一样洁白无瑕。”

      果然如黄衣童子所言,杨宝的儿子杨震是东汉时期名臣,他通晓经籍、博览群书,被称为关西孔子。

        杨宝孙子杨秉、曾孙杨赐、玄孙杨彪四代都官至太尉,而且都刚正不阿,为政清廉,他们的美德为后人所传颂。

      西晋名臣杨嚣、杨准,隋代皇帝杨坚、杨广等都是杨宝的后人。不过,杨家有个叫杨修的人,却因为爱耍小聪明而丢了性命。

      杨修是太尉杨彪之子,母为袁氏(司徒袁安曾孙女,袁绍姐姐)。史书记载他为人恭敬、好学,有俊才,知识渊博,极聪慧。

      建安年间(196—220)被推选为孝廉,不久改任郎中,后改任丞相府曹操的主簿。

      当时曹操军国多事,杨修负责内外之事,都合曹操心意。

      有一次,杨修负责修建相国府的大门,刚刚建好屋椽屋桷,曹操就亲自来视察了。看完之后,叫人在门上题了个“活”字就离开了。

      杨修看见后,就立刻叫人把门拆了。重新修建,建成以后,他说:“门里加个‘活’字,是‘阔’字,魏王正是嫌门大了。

      又有一次,有人送给曹操一杯奶酪,曹操吃了一点,就在杯盖上写了一个“合”字给大家看,没有谁能看懂是什么意思。

      按顺序传到杨修那里,杨修便吃了一口,说:“合就是一人一口,曹公教我们每人吃一口啊,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世说新语·捷悟篇》记载:他的才华曹操亦曾自叹不如。

      曹操的两个儿子争夺世子之位,杨修是曹植的谋士。当曹操考验曹植时,杨修会揣摩曹操的心思,“预测”曹操可能会提的问题,事先为曹植准备好答案。

      曹操每次考验曹植时,问话的内容,都逃不出杨修预测的范围。杨修希望他能帮曹植赢得曹操的青睐。

      开始时,曹操确实很高兴,然而时间长了,曹操就起了疑心,于是就派人去查,一查就查到了杨修头上,知道曹植的应对都是杨修代答的,从此曹操便慢慢疏远了曹植,对曹丕另眼相看起来。

    这些事都不足以让杨修被处死,让曹操痛下杀杨决心的事还在后面,公元219年,曹操率领大军准备和刘备决一死战。刘备夺取汉中,死守不战。

      曹操这时攻不得进,守无所据,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有一天,他的部下前来领取当日军中的口令,曹操答道:“鸡肋。”

      杨修听说之后,就开始收拾行装。大家不解,杨修说:“鸡肋都是骨头,啃起来没有肉,也没有什么滋味,可是扔了吧,还怪可惜的。主公用这个做口令,是打算撤兵了。”

      大家一听都信以为真,于是都开始收拾行装。事情传到曹操耳中,曹操非常生气,又想起他以前的种种自作聪明,更觉得此人可恶难容,于是借口惑乱军心把杨修处死了。当然,这只是《三国演义》的记载,不一定是真实情况。

      杨修在个人性格和为人处事上是存在巨大缺陷的,但他的死与曹操的“法家寒门路线”是有很大关系的。

      后来,由于政治局势的变动,门第出身高贵的世家望族的子弟们也逐渐选择明哲保身来保护家族以及个人的利益。而寒门庶族出身的有才之士,例如郭嘉在曹操时期发挥出了极大的作用。

    当然,政治家杀人往往不会把真实目的说出来的,从时间上看,杨修是于赤壁之战后被杀的,他死后三个多月,曹操去世。

      《魏略》记载: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秋天,杨修与曹植饮醉共载,从司马门出,又谤讪鄢陵侯曹彰,曹操闻之大怒,便以“前后漏泄言教,交关诸侯”等罪名下令将杨修处死,杨修叹息:“我固自以死之晚也。”时年四十五岁。

      漏泄言教就是泄漏曹操的心思,交关诸侯就是身为丞相主簿,却结交曹植,杨修既是弘农杨氏之子,又是袁术的外甥,身兼东汉两大顶级世家的血统,其身份之敏感远非其他人可比。

      这样的人以后要谋反,肯定是一呼万应,曹操自然对他不放心,为了曹丕位置稳固,他必须对曹植的心腹痛下杀手。

你可能感兴趣的:(赖辉东《论语史鉴》15.17拒绝无用社交,不耍小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