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层林尽染的绚丽岂容错过!梅同学早早就开始谋划金秋之旅的行程,秦岭的秋色令我们欢呼雀跃,心生向往。10月17日下午,一则“西安发现新冠疫情”的消息,无异于一枚炸弹,在我们的微信群里炸开,我们快速调整出行方案,去河南!
10月18日早上,我们一行4人驱车北上,途经信阳,中午1点左右到达驻马店遂平县的嵖岈山南门。午餐后登山,我们选择了奇石精华线,沿途的山林犹如一座座盆景,秀美无比,明代诗人许赞曾感叹“嵖岈山秀寻仙踪,隐隐云壑十万峰”。
路遇一棵古老的野榔榆,顽强地生长在石缝间,仅靠石缝间涓涓细流的泉水,存活了600年,在这片山崖上绝对是奇迹。
黄昏时我们到达“飞天石”,此时的太阳已开始一点一点地接近地平线,落日余晖里的山峦和远处的田园、村庄,镀上了一层温暖璀璨的金色,夕阳将我们的身影投射在了对面陡峭的花岗岩崖壁上。
天空渐渐暗了下来,景区人员提醒我们,去景区交通车乘坐点还有一个多小时的路程,考虑到天黑后的安全问题,建议我们折回,于是我们决定择近道返回山下。近6点到达山下时,月亮已经挂上了天幕。晚上入住遂平县金霄大酒店,晚餐是一份河南风味十足的羊杂汤,让我们大饱口福。
10月19日上午,天气有些微凉,我们顺道在嵖岈山镇参观了新中国的第一个人民公社——卫星人民公社,创立于1958年4月20日,这里曾是我国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乡村政治的典范,墙壁上仍保存着那个时代的口号标语。如今这里已经成为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在公社旧址我们遇见了76岁的周留栓先生,老人精神矍铄,热心地为我们讲述了当年创立公社的经历,当时他只有13岁,从一位农民成长为公社的新闻记者,期间学会摄影、电脑操作,现在还玩起了抖音。其笔名“奋斗”的摄影作品仍不断出现在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等媒体上。
之后我们去了尧山县墨子故里。酒泉的“墨子号“量子实验卫星实现了古人对科学的探索梦,以我国科学家先贤墨子为名,体现了我们的文化自信。在此拾起一片枯叶,也许能感受到先贤的博学与圣明。
中餐,尧山特色的刀削面。样子差点,味道正宗。
傍晚时分,我们到达洛阳栾川县老君山山脚下,自驾车辆晚上七点后才允许进入景区,我们将车停在停车场,步行到了“蜗牛时光”民宿,布局比较温馨。
晚餐时下起了中雨,听闻老君山上飘起了雪花,我们一行人开始考虑明天穿什么,打算叠穿行囊里的秋装,并期待明天转晴,观雪景、云海和落日。
10月20日早上,天空飘着小雨,我们全副武装,乘索道直达老君山山顶,一路上被山坡上的雪景惊讶到了,山上白雪皑皑,与山下是二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老君山相传是道教始祖老子归隐修炼之地,北魏时在山中建庙纪念。
山中树木茂盛,风景如画。此时我们沿十里画廊,踏雪而行。
雪中的老君山,树木披上了银装,山峰间云雾环绕,宛若仙境。虽然着衣不多,不断的走动也不觉太冷。下午4点时,我们乘索道返回山下,天空中露出了一缕阳光。我们为秋色而来,却欣赏了一场银装素裹,意外的收获,满满的惊喜!
夜宿栾川县城的栾川宾馆,也是县政府的招待所,停车住宿条件都还不错。到县城找县政府附近的住宿,是梅同学屡试不爽的成功经验。
10月21日中午,我们到达洛阳市,品尝了洛阳水席。好看!味道不太适合我们的口味。
在中州中路锦江之星安顿下来后,我们乘公交车来到应天门,远眺对面的明堂和天堂,夜色中的城楼灯火辉煌,气势恢弘,再现隋唐洛阳城的盛况,犹如置身1000多年前的神都大地。
公元605年,隋炀帝命尚书令杨素、纳言杨达、大匠宇文恺主持营建东都,洛阳城根据象天设都的规划思想,巧妙布局,开创了我国古代城门建制的最高等级和天子享用的最高礼制。
10月22日,早餐是一份牛肉汤,泡上一碟饼丝和几粒脆丸,美滋滋!
上午参观洛阳博物馆,被馆藏的唐三彩深深吸引。洛阳是唐三彩的最早发现地,1905年,清政府修建陇海铁路汴洛段工程时,在洛阳北邙山的唐墓中发现了大量多彩釉陶器,也就是世人前所未见的唐三彩。我幼稚地询问讲解员,唐三彩是黄绿白,为什么会有黑蓝?讲解员告诉我们:“三”只是表示多而已,并不是只有三种颜色。
下午,我们向新乡辉县的郭亮村而去。郭亮村,传说是西汉末年王莽时期,以郭亮为首的农民起义军因不敌王莽麾下大将周君,撤退到辉县太行山,当时上山只有一条傍山羊肠小道,于是演绎了“周君困郭亮”和“悬羊擂鼓”的故事。为纪念郭亮,因此把这个无名小山定名为郭亮。郭亮村并没有姓郭的,如今的村民大多是从山西洪洞县迁移过来的,整个村子大都姓申,由三个自然村组成的一个行政村。
在红岩绝壁大峡谷西侧海拔1297米的悬崖边,明末清初年间,依次建造有四幢农家院落,这些院落就地取材,木柱石墙,浑厚古朴,座落在10亿年前滨海沉积的肉红色石英岩层上,院门朝东,门外三米即为绝壁悬崖,这也是现存最好的太行山古民居,被称为“崖上人家”。门前石碑上刻着:“千仞绝壁立太行,高阔雄险在郭亮;崖上耕织农家乐,青风白云拂石房”。
夜宿郭亮村“云游居”,夜游了郭亮洞。
“云游居”的老板是一位40岁左右、学历不高但有经营理念的豪爽女士,她的父亲曾参与过绝壁长廊(郭亮洞)的开凿工作。
绝壁长廊,是郭亮人20世纪70年代用血汗和生命在120余米高的红岩绝壁上开凿的一条长1250米、宽6米、高4米的人工隧道。亘古以来,郭亮人出行走羊肠,上下天梯,饱受路塞之苦。1972年3月,村支书率领13名壮士,像传说中的老愚公那样,栉风沐雨,不避严寒,挥锤凿石,苦战5年,工程进行到最艰难的第五个年头,辉县教育局250名人民教师,自备粮蔬,自带行李,鼎力援助,与郭亮人并肩施工,鏖战数月,终使郭亮洞于1977年5月1日竣工通车。郭亮村前辈们的精神感天动地,创造了世界一大奇迹。
10月23日,明知是多云天气,仍早上6点半出门,想去试试运气,期盼云开雾散观日出。
虽未能如愿,但一路的彩色岩层令人叹为观止。不同颜色的分层岩石,代表着沉积时的气候特点,红色表明当时炎热、蒸腾、含铁丰富。果然是雁过留声,任时光荏苒,大自然默默地记录下时代的变迁。
路遇一波从武汉来的游客,推荐我们一定要去太行山桃花谷。下午,我们向林洲市方向前行,黄昏时到达石板岩镇。
由于今年河南雨水较多,太行山大峡谷水资源丰富,24日上午,我们沿峡谷中潺潺泉水而行,一路潭瀑相连,水声轰鸣。
潭水清澈见底,在阳光下折射出不同的色彩,一潭碧绿、一潭明亮。
峡谷两旁断崖高起,群山拱翠,岩石陡峭,雄奇恢宏。
太行天路蜿蜒曲折,坐在景区的电瓶车上十分有些晕头的感觉。
登上玻璃栈桥,俯瞰峡谷在我们脚下蜿蜒。
冰冰背的红叶有了深秋的绚丽,粒粒红红的山楂果晒上了山里人家的屋顶,太行山脉的秋色渐浓,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下得山来,我们住在林洲市开元区,“于记石锅”的菜热热乎乎,暖了胃。
一路上我们时刻关注着全国的疫情,一周时间波及11个省,暗自庆幸没有河南,但我们仍缩减了行程,想能尽快回到武汉。
25日上午我们到达安阳,来到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探寻甲骨文的起源。
殷墟为商代后期的都城遗址,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都于此,历经八代十二王,共255年。上世纪30年代,发现夯土基址80余座,有宫殿、宗庙、祭坛等,并出土了大量的甲骨文、青铜器、玉器等珍贵文物。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的第33处世界遗产,是华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见证。
由于疫情防控需要,景区工作人员十分严格地查看行程码。我们归家的心情也变得急迫起来。从殷墟遗址出来,我们一路向南,考虑到回武汉的路程还较远,我们在许昌停留了一晚。
许昌地处中原,历史悠久,是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上古时期的高士许由是许昌这块富饶沃土的开拓者。西周初年,许由后裔孙文叔被封于许地,在此建立许国。公元221年,魏文帝曹丕以“汉亡于许,魏基昌于许”,而改许县为许昌。
10月26日早上,我们去了河南之行的最后一站,位于许昌魏武帝广场东侧的曹丞相府,这里曾是曹操处理军国大事的地方,奠定曹魏霸业的屯田令和求贤令都在这里诞生。
此行用时九天,同窗之谊,一路欢声笑语,行万里路,所见所闻皆欢喜。因疫情,未能见识羑里城周文王推演八卦,因导航,失之交臂涵谷关战马嘶鸣的古战场,一切皆为机缘巧合。
当前防疫形势严峻,我们不能为国家防疫工作添乱,今冬明春宜蛰伏,养精蓄锐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