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本质是孤独——《百年孤独》

买了好几年没看的书


        花了四天时间看完,对我来说速度比较慢,人名拗口,情节紧凑无法跳读。

我是靠网上找的人物关系图(专门打印出来)来厘清关系的。

      我从自动钢琴出现那一幕就开始懵圈了,百度后发现在20世纪20年代真的有。节奏真的很快,原本感觉在中世纪,突然就跳到了现代社会。从建设家园的田园文突然转变到政治小说。人名如果翻译成张三李四之类的(尤其配角),我估计能快点认清。

      但很快就爱不释手了,整整四天,我几乎没关顾过其他书籍(就晚上哄孩子睡觉时瞄了两眼手机上的微信读书),很难得,我一般会同时看两三本书。

        因为好看。

        魔幻现实主义,我现在才深刻了解这个词、这种文体。这几天,我在书中的魔幻和现实之间来回穿梭,像只不停飞来飞去觅食的小鸟。

        我并不是很了解拉美历史,但很轻易在小说里找到了开拓者、革命、战争、政治、宗教、资本、杀戮、荒芜,政治的肮脏、上位者的卑劣、普通人的愚昧刻画的淋漓尽致。

        在庞大的历史背景下,个人也不显得渺小,家族七代人,除了最后一代刚出生就被蚂蚁吃了的小家伙,十几个人物,包括几个常出现的配角,性格命运各不相同,个个精彩,个个孤独。如书名,孤独是主题,生命的本质是孤独,亲情是孤独的,友情是孤独的,爱情是孤独的,连死者都是孤独的。

        我曾是个孤僻的人,虽然生活在人群中,中二时代曾自命“享受孤独”。书籍给了我享受的底气,在时间的流逝下我几乎遗忘了。我依然生活在人群中,现在更是热闹,我有了两个小宝贝,我可以不孤独。但我不应该丢失享受孤独的底气,在我的宝贝们成长后,我可能就是乌尔苏拉,孤独的年老的只能充当孙子辈玩具的老妇人。

        这是我可能相隔了十年的读书笔记。

你可能感兴趣的:(生命的本质是孤独——《百年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