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河流,阅读是岸

生命是河流,阅读是岸

和文学院周佩瑶老师谈大学生阅读

周佩瑶,女,1977年生于广东,1996-2007年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导师王富仁先生。现任职于广州市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文学与比较文学。

读书于她而言是如此令人着迷,“阅读本身就是无穷无尽的,一旦进去了之后,你感觉它就像迷宫一样,不管你选择哪一个方向它都会通向无数的路径” 。当年,周佩瑶老师就读于北师大哲学系本科,但她却在课外时间坠入了文学的“情网”,带着“因为喜欢所以要为此努力一把”的决心,她如愿地考上了北师大文学院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对于曾经从哲学到跨考到文学的周佩瑶老师来说,阅读不仅仅让她踏上了文学研究的道路,更重要的是对她生命与人格的塑造,因此她对阅读似乎永远心怀感激,就像她于课堂上说过的一句话:“生命是河流,阅读是岸。没有岸,水则漫延成一片没有方向没有深度的沼泽,未能形成大江大河。”

 

阅读是学会和自己相处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本应该是最好读书的阶段,但现在的大学生似乎越来越不喜欢读书了:石牌校区图书馆图书借还量调查显示,2008年至2015年图书借还量呈直线下降趋势。2015年的借还量甚至不及2008年的一半。

“90后面对的诱惑太多了。”面对这样的现状,周佩瑶表达出了她对当代大学生的担心。在这个网络化时代,我们接触到的海量的信息像浪潮一样将自身淹没,而大学的寂寞则包藏在信息浪潮和各种追逐之下。在周佩瑶看来,阅读就是能够培养学生独处的能力,使之慢慢成为一种内在的力量,“这个世界是如此热闹,你往后会越来越觉得,人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和自己相处”,这种力量会在必要的时候将你支撑。

就像打开寂寞无尘的心扉的神奇钥匙,当我们的指尖无声地划过书页,而脑海里的思绪却在欣喜雀跃。打开书,你能邂逅书中的人物,领会着他们的人生际遇,聆听他们的行吟。“在阅读当中,你会更多地生活,更多地遇到你渴望遇到的那种生活,还有渴望遇到的人。那么由此你开始有信心、有勇气去成为你自己。”

 

真正有长度的作品意味着河流、山脉

选择一本怎样的书,一种怎样的阅读方式才会给我们带来这么大的影响和收获呢?周佩瑶给我们讲述了她曾经在游览国家公园中徒步行走的感受。那是一段长达几十公里的山路,她同其他游客一样坐在中巴车上,中巴载着游客穿行在美丽的风景中,她却在中途突然觉得,也许下去步行能有更能真切地感受到公园中的景致,于是她主动要求下车徒步行走,她觉得将双脚真真切切地踏入风景中,给她带来的幸福感是无比强烈的。

而阅读也是如此。周佩瑶坚信选择不同的阅读方式能够给人带来不同的力量,但相对于碎片化的网络阅读,她更强调大学生要阅读有长度的作品。“在我看来,真正有长度的作品意味着河流、意味着山脉,它需要沉潜下来,靠自己的双脚,靠自己的体力去攀登。”“而且坐在缆车上你体会不到你自己作为生命的力量。走的那种幸福感你会觉得很强烈,跟你从车上又或者从一张明信片体会到的是不一样的。”她极力想形容出其中的悟道,却又喃喃道:“那种感觉要怎么形容呢?”

深阅读的心境大抵如此这般,难以言喻。唯有一本好书能让人谦卑,乐于沉淀,甘于用踏实和虔诚的步履去丈量。当找不到概括的语言时,周佩瑶竟会这样形容书所带给她的:“很多时候,我觉得读到好的书你会觉得高兴得只想哭。”


我不愿活成一根羽毛

三国时期的董遇曾提出读书可用“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即主动地抓紧生活中的时间来读书。周佩瑶曾在课堂上也提醒学生,把时间消耗在刷微博和朋友圈,与把时间用来阅读相比,所经历的成长历程是完全不同的。“忙碌”可能是我们推脱读书的借口,但即使是出于兴趣的阅读,也要学会自己列计划和定目标。“一定要安排出一块集中的时间来阅读,制定出一个大致的规划才能有成效。”比如这一阶段读的是巴尔扎克的小说,那就连贯性地读完所有他的作品,或者这一阶段主要读20世纪的英国文学,就以一个纵向的时间轴把这一阶段的流派和作品一一涉猎,阅读时需要为自己订下一个标准,而且当你读一个作家的时候,也可以关注与他同一时期的作家,再关联起来看,就能起到一个由点到面的作用,你这时候所看到的东西也会是不同的。大约的阅读量定下来后你会产生一种无形的压迫感,如此才能坚持读完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法学院院长王涛在大学时期也有监督自己读书的独特方法:他把一天中所有读书的时间以分秒来计算,叠加,以算出每天“净看书”的时间是多少。在这种自我检查、自我激励的方法下,王涛院长大学时最长的阅读时间甚至能达到一天十个半小时。这种中强迫自己长时间专注阅读的方法,能让人形成能够深入阅读大块头作品的能力,这样才能坚持读完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不是匆匆碌碌,而是厚积薄发。优秀的人从不缺乏自制力和对未来的主导力。“大学时代看上去很自由,但它其实是暗藏着各种“危险”的。因为你可能不知不觉就被安逸的散漫的生活磨去了你青春时代最好的、最后的那种光亮”。周佩瑶认为,每个人都是有惰性的,“可是如果你活得轻松一点,你很有可能到头来就活成一根羽毛了。你永远都是在空中飘,没有具备一种比较深入的力量”。“我不愿活成一根羽毛”,她说:“不能被风带着走,而是要自己为风创造方向。”


思想之间的化学作用

在这一学期的文学选修课中,周佩瑶老师把每周阅读一本作品的要求带入了课堂,并且将课堂转变为轻松活跃的读书会:每周布置学生阅读一本经典文学的文学著作,并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探讨。而这种课堂的创新,想法也是来源于周佩瑶大学时期和朋友的读书经历。

大学的她和上铺的室友酷爱读书,没课时便在宿舍阅读、交流,互相推荐好书。“有时候她在看得一直在捶床,或者笑得不行,那我就知道那是极其精彩的,然后会立马爬下去问她今天看什么,两个人一起交流讨论。其实像是一个小型的读书会吧。”她的朋友也多年坚持每一周参加北京一个跨校的读书会,更有趣的是,这位朋友每周到了那天一定会很早起来认真地梳洗、打扮一番,像是要参加一场庄严盛大的仪式。“因为在读书会上,她一发言,然后就会有人针锋相对,提出不同的意见。所以参加读书会就像准备去参加战斗一样。”说到这里周佩瑶也忍不住笑了起来,“那种感觉会让读书变得很不一样。就像下棋,你永远希望和比你厉害的人下,即使有时会输,但也更会激发你的斗志。这样你才会不断的提高。”周佩瑶口中提到的读书会让人充满遐想和憧憬。阅读是一段孤独的旅程,但读书交流会让我们蓄势待发的思想相互碰撞、相互激发,拓展多样性,以此尽可能地达到无限的阅读。“思想与思想之间,不断地起着化学作用。相互地激发之后,所迸发出的那种结果,会改变彼此原来的那种状况。”这也是读书与交流的魅力所在。

你可能感兴趣的:(生命是河流,阅读是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