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小时看完《刻意练习》,我学到了什么?

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都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而是由多个步骤所构成。而要掌握这两项技能,不断的练习是不能少的。

昨晚用2小时时间,翻看了下《刻意练习》这本书,书中用大量的科学实验来说明刻意练习为什么如此重要。对如何进行刻意练习着墨却并不多。

书中说心理表征是一种与我们大脑正在思考的某个物体、某个观点、某些信息或者其他任何事物相对应的心理结构,或具体或抽象。

这样理解实在有些抽象,简单来说就是事物、行为、信息等在大脑中所形成的形象。

一个简单的例子是,我们在记录电话号码时,如果将单个数字作为记忆对象,往往不容易完整记忆,而如果采用组合式,比如3个数字一组,就很容易记忆。这就是更高级的一种心理表征。

而所谓刻意练习的目标就是形成更高级别的心理表征的过程,任何技能的掌握都是心理表征的升级。

再举一个例子,练习写字的过程就是一个可以刻意练习的过程,一开始你必须学习基本的笔画,将一个个字的笔画看做训练的重点,慢慢的掌握字的结构,每一个阶段都有其要达到的目标,直到最后忘记笔画,写出完整的字来,这个过程就是心理表征从笔画到完整的字的升级过程。

那究竟如何进行刻意练习呢?

一套行之有效的训练方式。
清晰可分解的目标。
建立反馈机制。
走出舒适区。
专注的练习。

以阅读为例,我已基本掌握了自己的一套阅读方法,并且在每次阅读之前都会问自己想要在本书中收获什么,有明确的阅读目标,也会通过记笔记,画思维导图以及写书评的方式,来衡量自己是否达到自己阅读的目的。

一般情况下,我的阅读目的主要有三个,学习技能、获取知识、收集素材。

不同的目的,所对应的阅读重点是不同的,如果目的是学习技能我的阅读就会更加功利一点,大量的内容就会省去不读,而是重在书中所提到的方式方法。

比如在读《刻意练习》这本书时,我的目的是了解刻意练习的方法以此用来提高自己写作的能力。这样就不必过多的关注刻意练习相关的那些科学验证,而是重点的阅读刻意练习的定义和方法,从而思考如何移植到自己的写作训练中。

如果阅读的目的是获取知识,或者说是提升认知。阅读的过程则需要重点去关注作者是怎样去验证自己的观点的,直到这些验证能够说服自己,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

收集素材为目的阅读又是另一种方式,一本书或多或少都有着反应作者观点的部分,而作者也往往不会只是进行简单的说理,会结合许多案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收集素材的阅读其实是贯穿与所有阅读方式之中的。

只是有一点需要注意,不是所有的素材都有值得记录,记录素材是一件相当费时费力的事情。

况且现在网络搜索也很方便,很多素材完全可以需要用到的时候再去搜索。之所以还要建立自己的素材库,是为了提高检索的效率。

这样就给我们搜集素材指明了方向,不是盲目的搜集,而是要以提高检索效率为前提,如果你看到一个案例,便不加思索的加入自己的素材库,结果就会是素材库中的素材越来越多,到用的时候却不知道自己有。

所以搜集素材不在多,而在于有用,这就需要对素材进行严格的挑选和分类。

除了阅读,写作也是一项值得刻意练习的技能。我却一直停留在低水平阶段

如何提升写作水平,很多人说多写多练就行,但这样毫无目的的练习,我很难相信会有大的提升。如何通过刻意练习来提升写作技能呢?

我必须尽快找到写作的方法。

你可能感兴趣的:(2小时看完《刻意练习》,我学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