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提前做准备

今天下午,被我们领导叫去办公室,对前段时间“彝娃进城”活动作后评估,我很随意的拿了本笔记本就去了。

去了之后,领导先对经费开始发问,有没有结清每一笔款项,我很肯定地回答全部结清了,没有让任何人私下垫钱。接着他问,我们这次一共花了多少钱,现在还剩多少?我一下子卡壳了,不太肯定地说,大概花了不到一万,应该还剩两万五左右。

“大概”、“应该”,我连续用了两个不太确定的词语,接下来就是一顿批评教育。其实这些数据活动后都分别做好了台账,但是没有记好带过来,明知道领导会问也没有提前做好准备,这确实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一个不太好的习惯。

凡事不喜欢提前做准备,做的时候就开始鸡飞狗跳,慌慌张张,结果当然也是不那么完美。比如月底要交个什么材料,一定是到了月底才开始着手准备,往往等到最后的deadline才交出去,当然也失去了完善它的机会。早晨出门上班,每天都急急忙忙小跑去坐公交,一路上都在看时间,是不是快要迟到了,偶尔遇到路上特别想吃的早餐,也没有时间特地去买。去参加演讲比赛,别的选手提前一个月就做好了ppt,交了演讲稿,我比赛前三天才开始写稿子,后面两天来背,没有多余的时间来完善,当然成绩也就平平。

类似的事情其实还有很多,凡事不喜欢做准备,实质上就是拖延症,行动力不够。早早就意识到了,却一直没有付诸行动去改正。

今天晚上,看到人民日报微信号上发了一篇文章,里面写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生活中,无论做任何事,早些做准备,不仅可以减少许多烦恼和麻烦,还可以更合理有效地利用时间。总有很多人一边抱怨上班高峰期太挤,一边又不肯早几分钟出发,总把时间抠到最后一秒才动身。于是恶性循环,越来越感到疲惫和心累”。

有件事情让我印象很深。我们单位上班时间比较早,八点,但是不打卡,所以大家一般是八点半以后才会陆陆续续到。由于我们部门比较特殊,所以领导要求我们八点半以前要到单位,我们都应声答应。

去年冬天,部门领导见我们还是来得特别晚,就偷偷给我们打了一个月考勤,记录了我们每个人每天的到岗时间,一个月后,他来我们办公室给我们公布了每个人的考勤情况,我们都惊呆了,几乎没有哪个人是每天按时到位了的。

这件事情对我影响非常大。后来我慢慢体会到,早到十分钟和晚到十分钟的区别,真的不是字面上的细小差距。

早到几分钟,我们可以提前梳理当天的安排和任务,做到心中有数有条理。而晚到几分钟,总处于手忙脚乱中,被推着催着赶着走。不仅效率低,出错的几率也非常大。

所以现在,我每天无论如何,都保证自己一定要提前二十分钟到单位。

凡事提前做准备,事实上,这给人感觉的确非常好,不信你也试试看。

你可能感兴趣的:(凡事提前做准备)